我国微信研究现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2011~2015年硕士论文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微信研究现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2011~2015年硕士论文的分析
【摘要】:微信是近两年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关于微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信的社会影响、微信营销、微信用户研究、微信的传播机制、微信与传统媒体五个方面。总体来看,国内对于微信的研究多偏向应用层面,理论层面的思辨研究比较缺乏。此外,定性研究较多,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也比较缺乏。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年07期
2 韩梅;;新媒体:网络营销新渠道——以“微信”为例[J];今传媒;2013年05期
3 陈力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世瑾;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媒体公众账号中的“去媒体化”现象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5年
2 徐田娣;微信的传播特性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陈小兰;政务微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冯灵;大学生微信使用与媒体素养[D];西南大学;2015年
5 郭禹汐;微信“朋友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秦瑶;微信新型交往文化与营销策略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7 高莹;微信的传播模式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8 周贻霏;微信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越;蒋忠波;;我国微信研究现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2011~2015年硕士论文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3期
2 文浩;彭李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堂点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12期
3 邱婧玲;;微信传播的特征及价值[J];青年记者;2016年17期
4 黄炜;余辉;李岳峰;;微信研究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6年06期
5 余佩;张勤发;;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新闻宣传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武汉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世界;2016年06期
6 刘洪;;整合与服务:电视民生栏目的微信新闻研究——以《夜线60’》微信运营平台为例[J];新闻世界;2016年06期
7 周颖;富娅琳;高成玲;贺辰程;赵子菡;周蒙;;微信模式下校园二手交易实体市场的开发[J];现代商业;2016年15期
8 王玉瑾;;电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研究——以省级卫视综艺节目微信公号为例[J];新闻战线;2016年09期
9 周娜;;微信公众平台在老照片宣传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6年09期
10 冷兆泉;;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探讨[J];民营科技;201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鑫苗;微信传播中多元传播类型的融合互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2 王建新;青浦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邓银华;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用户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胡翔;微信的过度使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谭佳佳;基于多平台联动的电视微信公众号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李岩;即时通讯软件对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凝聚力影响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澈;纸媒借力微信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齐红飞;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吴茹双;微信用户使用态度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马松巍;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邓睿;微博传播与互动的社会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秦英;网络社会网中关系强度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石亚男;行政信息公开范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光勇;微信平台上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2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114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