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3年我国图书情报学博硕士论文及引文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1999-2003年我国图书情报学博硕士论文及引文计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引文分析 图书情报学期刊 博硕士学位论文 计量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98篇图书情报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和引文的网络数据库计量分析,对1999-2003年图书情报学博硕士论文研究主题的分布特点、研究热点、平均篇均引文量、引文文献类型构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对68555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专业期刊被利用的角度对图书情报学期刊质量和学术价值进行测度和评价。
【作者单位】: 山东泰山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G353.1;G250
【正文快照】: 博硕士生是高等教育结构的最高层次,培养目标是造就青年学者、学术中坚和骨干。博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解决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比较重要和前沿性的课题,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参考文献具有数量大、范围广和学术质量高的特点。“’博硕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瑞雪,冯玛联,孙凤录;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3期
2 马卫平;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统计与分析[J];情报杂志;1998年01期
3 陈玲庆;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兼论博士研究生文献利用状况[J];情报杂志;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慧锋;富秀兰;伯韦;胡亚青;戴菁;;《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2004年载文、基金论文比和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04期
2 杨昀,周笑镭,周挚;《云南化工》2000~2004年载文计量分析[J];云南化工;2005年02期
3 唐小利;外文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对生物医学期刊的评价报告[J];医学情报工作;2003年03期
4 祁秀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表论文的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年01期
5 章毓晋;;中国图像工程:2005[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年05期
6 缪黎明;;读者阅读心理与阅读需求分析——以集美大学学生阅读心理、阅读需求为例[J];情报探索;2006年06期
7 乔敬萍;《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作者生产率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李韶红,侯金川;自引与自引分析[J];图书馆;2001年06期
9 何灵巧;法学文献引用《法学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图书馆界;1999年03期
10 林晓军,王昕;“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J];情报科学;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垠;;关于美、日、中地方政府网站首页的比较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江丽丽;杜政;唐辉;;中文医学核心期刊简介[A];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运景;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景;本体理论及在农业文献检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花卉学本体建模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3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花;2001年~2005年3种体育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2 金京;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明辉;《中国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吕建荣;20世纪菲尔兹奖获得者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李健;网络结构单元中学术信息分布的计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军亮;广义S形曲线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冯坚;国际著名研究所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8 刘亚兵;西文全文医学电子文献数据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许莲莲;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与作者分布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景祥;《天津理工学院学报》引文分析与评价[J];津图学刊;2000年01期
2 张芝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1期
3 张贤澳;引文分析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3期
4 杨定芳;博士研究生利用文献的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年02期
5 李玲,游丽云;《广西农业大学学报》文献信息量及引文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洵;;引文分析中的“同引”[J];情报科学;1982年03期
2 梁二军;;中华外科杂志引文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5年06期
3 杨桂荣;;期刊收集与剔旧中的引文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1986年02期
4 李晓宁;;初读“系列性论文引文分析”的体会[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7年05期
5 高忠婉;引文和引文分析在发展高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年02期
6 厉平;我校科研动向及学报引文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孙玉玲;郑爱平;;国外医学《儿科分册》引文分析[J];图书馆学刊;1988年06期
8 谢蜀葵;;《建筑机械》引文分析[J];建筑机械;1988年04期
9 王兴堂;对植物学研究级文献的引文分析——兼谈该学科的文献情报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王国龙;引文分析用于藏书建设的一点尝试[J];晋图学刊;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素华;;农业大学学报论文的引文统计与分析[A];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论文集[C];1988年
2 冷怀明;张蔚;谢怿;;《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1991年引文分析[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3 高大海;陈应文;李永镇;;《西南工学院学报》文献源研究[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4 秦瑜;袁瑞华;;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引文分析[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5 陈应文;高大海;;《编辑学报》1990年-1996年引文分析[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6 孙群;洪明华;汪海英;;试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7 刘冰;;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缪建兰;;《中国科学》引文分析研究——以A辑与B辑为例[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9 王维焱;钱苏鸣;叶方寅;;《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的引文分析[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10 王[?;游红;;从学报论文引文分析看我校读者对外文期刊的利用[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风;科学评价: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N];科技日报;2000年
2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SCI的态度[N];光明日报;2002年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界应当如何对待SCI[N];光明日报;2002年
4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络中心 方东权;图书馆的终结者[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本报记者 厉力;SCI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N];科学时报;2002年
6 姜晓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与计量评价[N];光明日报;2004年
7 叶继元;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法”[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刘学东;学术数据库的深度需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丹红;成功期刊是这样炼成的[N];科学时报;2005年
10 马费成;如何评价人文社会科学[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岩;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胡小君;用引文分析法评估遴选医学重点学科的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陈姜;“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专题论文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杨建秀;论知识管理学的创生和发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唐小荃;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D];武汉大学;2005年
6 赵会懂;1999-2004年我国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庞龙;科学引文分析的科学评价功能和意义[D];山西大学;2006年
8 范静;基于共链分析的学术网站评价与聚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钟镇;错引现象折射出的科学家群体引文失范行为[D];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侃;基于CSSCI的管理学引文可视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6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124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