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金属探测仪_金属矿床的分类
本文关键词:金属矿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金属矿床的分类 2008-7-30 14:36:29 浏览: 次
[导读]金属矿床的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的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金属矿床常按其矿体的形状、厚度和倾角进行分类……
金属矿床的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的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金属矿床常按其矿体的形状、厚度和倾角进行分类。
一、按矿体的形状分类
从矿术开采的角度,将矿体的形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层状矿术:这类矿床多为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其特点是规模较大,赋存要素和有用矿物组成稳定,品位比较均匀,在一定程度上给矿床开采造成有利条件,多见于黑色金属矿床(图1—a)。
图1 矿体形状
a—层状矿床;b-脉状矿床;
c-网脉状矿床;d-透镜状矿床;e-块状矿床;f—巢状矿床
(二)脉状矿床:这类矿床主要赋存于热液和气化作用形成的矿床中,其特点是矿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赋存要素不稳定,有时呈网脉脱,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有色、稀有及贵重金属矿床多属于此类(图1—b、c)。
(三)块状矿床:这类矿床多见于热液充填、接触交代、分离和气化作用形成的矿床中。其特点是矿体大小不一,形状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巢状、块状等产出,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明显。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术多属于此类(图1—d、e、f)。
开采脉状和块状矿床时,布置巷道应有利于探矿,以便充分回收矿产资源。
二、按矿体倾角分类
矿体按倾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水平和微倾斜矿体:倾角小于3°;
(二)缓倾斜矿体:倾角在3°~30°之间;
(三)倾斜矿体:倾角在30°~50°之间;
(四)急倾斜矿体:倾角大于50°。
矿体的倾角与采场的运搬方式关系十分密切。在开采水平和微倾斜矿体时,各种有轨或无轨设备均可直接进入采场。而采缓倾斜矿体时,要用人力、电耙或运输机运搬。采倾斜矿体时,可借用溜槽,溜板或爆力运搬。只有采急倾斜矿体时,才可利用矿石自重的重力运搬。但必须指出,这种分类方法只是相对的,随着无轨设备和其它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按矿体倾角分类的界限,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使是在能利用自重运搬的条件下,也有广泛应用机械设备来装运矿石的。
此外,矿体倾角对选择开拓方法、采矿方法也有很大影响。
三、按矿体厚度分类
矿体按厚度通常划分为五类。
(一)极薄矿体:厚度在0.8m以下,开采此类矿体时,为创造正常的工作空间,均需采掘部分围岩。
(二)薄矿体:厚度在0.8~5m之间。采此类矿体,在缓倾斜条件下,可用单分层进行回采,单分层厚度即为人工支柱的最大允许厚度;而在倾斜和急倾斜条件下,回采时可无需采掘围岩。
(三)中厚矿体:厚度在5~15m之间。开采中厚矿体时,一般用浅孔或中深孔落矿,且矿块长度方向布成沿走向。
(四)厚矿体:厚度为15~50m。其开采时一般用中深孔或深孔落矿,矿块长度方向可作沿走向布置或垂真走向布置。
(五)极厚矿体:厚度为50m以上。开采这类矿体时,一般都用深孔,且矿块作垂直走向布置,而当矿体厚度大于50~60m时,布成两排垂直走向矿块,两排矿块间留沿走向矿柱。
矿体厚度与矿块布置方式的关系,见图2。
图2 矿块的布置方式
a—矿块沿走向布置;
b—矿块垂真走向布置;c—矿块垂直走向布置且留沿走向矿柱
本文关键词:金属矿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12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