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能源资源不是自然资源_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 转型见效后劲充足

发布时间:2016-10-14 15:34

  本文关键词:能源资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前不久,甲午年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暨首届鄂尔多斯民俗文化节举行。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附近的那达慕会场,马术队员献上了精彩的蒙古族传统马术表演。新华社

前不久,甲午年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暨首届鄂尔多斯民俗文化节举行。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附近的那达慕会场,马术队员献上了精彩的蒙古族传统马术表演。新华社

能源资源不是自然资源_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 转型见效后劲充足

尽管煤炭、地产已不再像前些年那样风光,但鄂尔多斯经济基本面是良性的,整体充满活力,后劲依然强劲。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积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层次,加快构筑非资源型产业集群,不仅摆脱了产业单一的束缚,还充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凌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梁喜俊

“鄂尔多斯速度”、“鄂尔多斯模式”曾经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备受瞩目。“羊(羊绒)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就了鄂尔多斯。

能源资源不是自然资源_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 转型见效后劲充足

前些年,鄂尔多斯车水马龙,百业俱兴。世界各类顶级豪车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五湖四海投资创业者跃跃欲试,铁路、公路、民航满负荷运转,餐饮娱乐酒店生意红红火火。随之而来的,则是“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重量级荣誉。

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是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三台引擎”;康巴什,一座在荒原上崛起的北国边疆现代化新城,是世界级规划机构和顶级设计师的“神来之笔”,现代化、国际化建筑元素融入其中,国家旅游局将其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然而,从2010年开始,原煤堆积如山、外来人口锐减、餐饮娱乐萧条、烂尾楼随处可见、房地产泡沫严重……有关鄂尔多斯“陷入危机”的传闻不时出现。一时间,鄂尔多斯似乎成为众矢之的,头顶上的光环也随之褪色。

鄂尔多斯真是每况愈下吗?前不久,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深入鄂尔多斯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实地采访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煤炭、地产已不再像前些年那样风光,但鄂尔多斯经济基本面是良性的,整体充满活力,后劲依然强劲。

十年,华丽转身

鄂尔多斯曾经很落后。所辖8个旗(县)中,有5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3个属于自治区级贫困县。但如今,当地已经摘掉了所有贫困旗(县)的“帽子”。

2008~2012年,鄂尔多斯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413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40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由第60位跃升至第35位,并进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前列。

目前,鄂尔多斯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陶瓷等非煤产业快速成长,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30%。全市城镇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改善。文化、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36.9%。

10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可谓荒山秃岭,每年春季都有沙尘暴。经过持续高投入、强治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好转,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向整体改善的跨越。截至2012年底,鄂尔多斯森林总面积已达3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06%。

2013年,鄂尔多斯市生产原煤6.31亿吨、天然气270.6亿立方米,发电量690亿千瓦时,生产电石300.2万吨、生铁13.2万吨、精甲醇351.2万吨、铁合金79.6万吨、水泥565.7万吨、PVC54.5万吨。全市已建成电力装机容量约1462万千瓦。

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新型煤化工形成产能达732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能达140万吨。

2003~2013年,鄂尔多斯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2003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为271.02亿元、2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分别为7204元、309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35.57亿元。到了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9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123元、12672元。

幸福,纷至沓来

目前,鄂尔多斯覆盖城乡、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整体保障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并实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08~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年增加生活补贴1200元,共减少贫困人口9.1万人,落实保障性住房13.5万套,改造农村牧区危房2万户。鄂尔多斯还在内蒙古率先实行了15年基本免费教育,教育事业累计投入200余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175所、幼儿园200所。

作为内蒙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鄂尔多斯推行了旗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医院“去行政化”、先看病后付费、药品零差价销售、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扎实推进。村、镇、旗、市四级医疗机构信息化诊疗平台实现一体化、全覆盖,20种重大疾病被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分别达到563元和574元,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2013年,鄂尔多斯完成民生投入422.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了2433元,城乡居民养老金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50元和31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了480元和390元。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0.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置率、覆盖率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均达到100%。

目前,鄂尔多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8个旗(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均进入国家等级行列,58个乡(镇、苏木)全部建立了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全市907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室,60%的文化室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市、旗(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均实现免费开放,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达56小时,文化馆、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达42小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鄂尔多斯农牧民家庭文化户达到11000户,民间文化组织391个,全市建立草原书屋76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和服务点45个,单机服务点覆盖所有嘎查、社区。全市已经形成“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和“牧区10公里文化圈”。

鄂尔多斯还建成了150个大型公园,37个休闲广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7%,绿地率达到36.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05平方米,并形成了“城市绿地花园、社区园林美景、城郊青山绿水、道路绿树成排、村庄鸟语花香”的格局。

动力,依然强劲

其实,早在10年前,鄂尔多斯的执政者就已经意识到“一煤独大”的巨大隐忧,并开始着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鄂尔多斯人不甘只赚取煤炭粗加工的微薄利润,不甘心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于是,鄂尔多斯打响了“3年煤炭攻坚战”,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资源深度加工转化,大力发展煤电化、煤气化、煤制油、煤提纯以及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煤化工产业。

鄂尔多斯还初步形成了以奇瑞、华泰汽车乘用车以及中兴重载卡车等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以京东方半导体公司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以宏大太阳能等为龙头的能源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主导产业。

2013年,鄂尔多斯汽车产业形成生产能力37万辆,汽车产量6.9万辆;非煤产业完成投资1700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0%。

鄂尔多斯建设了18个重点工业园区,这成为当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10个园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入园企业472家,吸纳从业人员6万余人。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9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2160.8亿元、142.9亿元。

目前,鄂尔多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一大批低碳、环保、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运行稳定,效益良好。

2007年,久泰集团在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煤化工基地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项目,并于2010年建成投产。这是目前国内煤化工行业中单套规模最大的装置。截至2013年底,累计生产甲醇297.70万吨,二甲醚22.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9.16亿元,利税14.95亿元。

“目前企业的效益很好。鄂尔多斯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政策优势,我们企业每年要消化大量煤炭,5500大卡的优质煤,在这里每吨仅需360元左右。这里紧邻黄河,水资源丰富且水价不高,所以,企业在这里投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久泰能源内蒙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段永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位于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鄂尔多斯中轩生化公司,专门从事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主要产品为黄原胶。中轩生化一期总投资22.1亿元、年产4.8万吨的黄原胶项目,目前已全部投产。该公司生产的黄原胶,70%供应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市场。目前,公司黄原胶产品供不应求。

装机容量达318万千瓦的华能北方达拉特发电厂,坐落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完成发电量1946亿千瓦时,实现利税总额128.3亿元。“我们厂的持续盈利,与鄂尔多斯得天独厚的资源、政策优势密不可分。电厂每年大约消耗3700万吨水,每吨水价仅为0.3元,而每吨标准煤的价格只有280元左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重在节能减耗、降本增效方面狠下功夫,我们厂每度电的成本比同行便宜2~5分钱。”达拉特发电厂副总经理李永乐说。

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积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层次,加快构筑非资源型产业集群,不仅摆脱了产业单一的束缚,还充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优势,密密匝匝

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人抢抓机遇,以“结构转型、统筹城乡”为抓手,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发展优势:

——从区位优势看,鄂尔多斯毗邻陕西、山西、宁夏三省份,是晋陕宁蒙资源富集区,与呼和浩特、包头共同构成内蒙古经济“金三角”。通过陆路口岸与俄罗斯、蒙古以及西北亚乃至东欧国家实现贸易往来。

——从交通优势看,境内总里程达1388公里的铁路横穿东西,贯通南北,可直达沿海港口和内陆诸多城市。以城市核心区为中心,辐射全境、连接周边的高、低速公路网遍布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7500公里。鄂尔多斯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33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从资源优势看,全年产羊毛9000吨,羊绒1700吨。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是世界羊绒产业中心。全市国土面积70%蕴藏煤炭资源,煤炭探明储量1702亿吨,约占全国的1/6,远景储量1万亿吨。全市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项目建设无需占用耕地和牧场,具备发展大工业的优越条件。

此外,堪比景德镇陶土的高岭土,是制造陶瓷制品的上等原料,鄂尔多斯的高岭土储量达到65亿吨。全市探明天然气储量2.8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煤层气远景储量达4万亿立方米,世界级陆上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坐落在鄂尔多斯境内。

鄂尔多斯风光资源充足,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150~200瓦/平方米,可利用风能资源总量约1000万千瓦以上,适合建立特大型风场。年均日照时数2763~3166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大于1700千瓦时/平方米。境内有1.9万平方公里的成片荒漠、干旱沙漠区,日照充足,适合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等各类景区22处,其中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7处。

——从政策优势看,鄂尔多斯市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国家和自治区在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赋予很多优惠政策,鄂尔多斯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当地明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煤炭深加工转化和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配置煤炭资源;对落户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点产业研发中心,给予总投资30%~50%的财政补贴;为重点产业项目提供50%的技术工人境内培训经费;对具备绝对竞争优势的项目提供产业基金支持。

——从产业优势看,目前,在入驻鄂尔多斯的企业中,投资超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超过400个。世界首个百万吨煤直接液化项目、中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项目、全国最大的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和最大的二甲醚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通过产业优化升级,鄂尔多斯培育形成了煤化工、光伏、云计算、汽车、PVC及深加工、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陶瓷、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集群。

定力,关乎长远

《现代鬼城鄂尔多斯》一文被国外有关媒体刊发后,又经大量媒体转载,负面效应持续发酵。虽然此后该文作者出面公开道歉,但鄂尔多斯已经被深深刻上了“鬼城”烙印。之后,由“鬼城”衍生出的“企业倒闭、老板跑路”、“地产崩盘”、“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政府债台高筑”等信息一并袭来,似乎都要“唱衰”鄂尔多斯。再加上煤炭市场疲软,一时间,“鄂尔多斯完蛋了”的说法不绝于耳。

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严重影响到鄂尔多斯的诚信体系和消费投资信心。当地及外来资本明显放缓了投资力度,尽管每年居民存款额度仍然庞大,但当地投资、消费意愿确实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8~2012年,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23.7%、17.8%,而2013年,两者分别下降为16.5%、10%。

鄂尔多斯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建荣曾经很无奈地表示,“我们欢迎媒体客观公正监督,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夸大、歪曲事实,把鄂尔多斯推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损害了鄂尔多斯的发展大好环境”。

与此同时,人口较少也被一些观点视为鄂尔多斯的“发展短板”。但事实上,世界上许多资源型国家和地区,都以人口较少、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经济较为发达为主要特征。

比如,澳大利亚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国家,拥有76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但只有2400万左右人口,人均GDP却达到68973美元左右。新南威尔士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悉尼之外,该州每个城市的人口都比较少。纽卡索是该州第二大城市,人口仅有52.3万;卧龙岗是该州第三大城市,也是传统的工业、矿业和渔业中心,人口却只有28万。

“资源型城市决定了其特殊的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应当坚持适度化城镇发展战略,不宜盲目拉大城市架构,中心城区人口应该控制在60~100万。对鄂尔多斯而言,人口恰恰是发展优势。鄂尔多斯应当朝着既定发展目标坚定前行。”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臣华说。


  本文关键词:能源资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14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