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待遇_记者探访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

发布时间:2016-12-14 08:32

  本文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8日,吉林省多地都有降雨,一大早,看天阴沉着,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炮长张凤山就开始准备,擦拭发射架、检查电是否充满,一阵风般地忙活着。可到了10时,还没有合适的云出现。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待遇_记者探访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待遇_记者探访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待遇_记者探访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

 

他们,一到农忙时就特忙,但忙的不是自家活

他们,每次作业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

他们,为了让百姓丰收,无怨无悔付出一切

他们就是吉林省一线的增雨作业人员

8日,吉林省多地都有降雨,一大早,看天阴沉着,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炮长张凤山就开始准备,擦拭发射架、检查电是否充满,一阵风般地忙活着。可到了10时,还没有合适的云出现。“这太正常了,我们这些一线作业的人,早就习惯了等。”张凤山说。记者通过采访,对这些一线的增雨作业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的忙碌跟百姓的丰收息息相关。

谈作业站>>>

前后院种蔬菜庄稼

他们在作业站里安家

“现在是增雨期,我们24小时都在这,这里也就成了家了”

来到炮长张凤山的作业站里,从外观看,是典型的农家院,前后院里的大苞米长到一人高了,地里还种了柿子、茄子、黄瓜,一口地下水井。只是看到了大门上挂的“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牌子,才让人知道这里不是普通的农家院。按照规定,这里不允许外人进入,记者在公主岭市气象局人员的带领下才进入作业站。一进院,便看见菜地里,有一块圈出来的地方,这里是温压湿风区域自动站。在茄子地旁边,三个发射架出现在眼前,绕到后院里,还有两个更大的发射架。

出来迎接的是这个作业站的炮长张凤山,跟在他后面的年轻人是他的儿子张海龙,这个作业站由这对父子俩守护着,“现在是增雨期,我们24小时都在这,这里也就成了家了。”张凤山说。

最难时要算建点前

作业站一直都是寄居着

“在政府院里待了2年,在粮库待了10年,,在薄板厂待了4年,在种子站待了2年,还在敬老院里待了1年”

“这个点是1998年建的,从作业到存放炮弹都在这里。”张凤山说,最难的时候是建点之前,1980年开始有了“大榆树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也是两个人,但搭档不是他的儿子。但那时作业站居无定所,一直是寄居,“我们在政府院里待了2年,用的是值班室的电话,炮弹库在政府院里。在粮库待了10年,在薄板厂待了4年,在种子站待了2年,还在敬老院里待了1年。”张凤山说,那时感觉相当不方便,寄居在哪就得用哪的电话,要取炮弹,得求人拿钥匙开门,“多给人家添麻烦,尤其是在敬老院里,一发射防雹弹声音老大了。”

谈农忙时>>>

以前晚上作业完得连夜赶回家

光忙增雨作业有时帮不上家里

“老伴埋怨过,我的工资也不高,还那么忙,不想让我干了”

作为地道的农民,在忙完了防雹增雨作业后,他也惦记着家里的农田。张凤山说,“有时候赶上晚上作业,作业完我就得连夜回家。在政府院里那时,离家有10里地,那时也没有自行车,回家只能靠走,一走就是一个小时。”“现在可走不了,这离我家有16里,不过现在有摩托骑了。”张凤山笑着说。

因为到了农忙时,也是增雨作业的繁忙时,一边要增雨,一边要农忙,有时张凤山也会挨老伴说,“她也埋怨过,因为忙,农忙时有时帮不上家里,我的工资也不高,老伴总觉得挣得少,还那么忙,不想让我干了。”

谈作业时>>>

适合的云需要等

等上几天也是常事,早已习惯

“增雨这事急不来,预测是有天气过程,但实际情况啥样,得等”

“增雨这事急不来,预测是有天气过程,但实际情况啥样,得等。这才多长时间,有时晚上说有天气过程,需要晚上作业,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上面发令,等了半夜命令都没来。”张凤山说,适合的云需要等,有时一次合适的天气过程等上几天也是常事,他早就习惯了。

谈危险性>>>

一旦炮弹没发射出去或原地爆炸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必须在几秒钟内就得解决好”

因为发射炮弹、火箭弹,这本身对设备的磨损就大,设备出毛病的情况也是有的,“有的时候是炮弹卡住了,还有炮弹没响又从后面掉下来了,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在地面上炸了。一旦在准备发射时发生这样的情况,必须在几秒钟内就得解决好。”

谈设备维护>>>

发射架隔几天就得擦一遍

炮弹要擦去上面的锈迹

“我敢说,我们的设备维护能做到全省领先”

“到了秋天冬天就不那么忙了,24小时值班的人员可以由两人变成一人。不忙的时候我们也有活,作业站里有炮弹库,我们得看好,绝对不允许外人进来。”张凤山说,不忙的时候更要维护好设备,发射架隔几天就得擦一遍,充好电,再把发射架的视角得校对一遍,炮弹也一样,擦去上面的锈迹,每次打开炮弹库,都要核对一下炮弹的数量,“我敢说,我们的设备维护能做到全省领先。”

这些事都做完了,作为炮手还要学习,“每一台发射架都有自己的发射程序,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没事时多看看这些知识,尽量避免关键时刻出问题,院里有一台新进的发射架,还没用过呢,据说炮弹长1.8米,那么大的炮弹,容不得发射上有一点疏忽。”

谈取得成绩>>>

连续十余年获全省先进炮点

大榆树镇近30年无雹灾

“无论错过了什么我都不后悔”

张凤山说,无论错过了什么他都不后悔,“1981年我获得全省先进个人,1983年起大榆树镇炮点连续十余年获得全省先进炮点,同时也是公主岭市先进炮点,大榆树镇方圆近40里,近30年无雹灾。想想这些就够了。”张凤山说,回到村里,乡亲们见了他格外亲切,“有时候给我打电话,要给我送西瓜。也有的知道要放炮增雨了,想走走后门,特意让我往他们家地的方向打炮。”张凤山笑着说。

■人物掠影

他,张凤山

20岁时就成为一名海军特种兵

海军高炮本科毕业

在部队上是文书加机械员

“因为工作,战友们找我聚会,我去不了”

原来,张凤山在20岁时就成为一名海军特种兵,海军高炮本科毕业,后来又在唐山炮校学习。

张凤山说,“在部队上我是文书加机械员,专门修理大炮的。25岁复员,26岁开始参与防雹作业。”

今年已经62岁的张凤山,没事时会回想这些年的经历,“因为作业点地点都比较偏,而且需要24小时值班。我那些战友们找我聚会,怎么也找不到我这个人,找到了,我还去不了。”

他,张凤山儿子

从小对放炮有一种亲切感

放弃美术专业回来做起炮手来

“我觉得我做的事,对大家有用,那就行”

作为炮手的传承人,张海龙来到这里也有自己的一番经历。1998年,这个固定作业站建立,张海龙那一年恰好中专毕业,“当年我学的是美术专业,其实在别人眼里,美术专业挺好的,也很高深。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来这里。”张海龙说,从小他就听父亲讲过炮手的事情,所以对放炮自然有一种亲切感,“毕业后,我就决定回来做炮手了,正好那时父亲缺一个搭档。”虽然年轻,但工作不会按照年龄来分,增雨期时24小时两人值守,因为有增雨任务,爱人在长春住院等着做手术,他只能第二天早晨起早到医院去签字。“我觉得我做的事,对大家有用,那就行。”

■人物链接

他,农安县气象局副局长李明哲

流动增雨作业 哪里有云往哪去

“最长的一次增雨作业时间达到三天两夜”

据记者了解,农安县气象局有一支流动的增雨作业队,李明哲是负责人。哪里有合适的天气条件时,移动增雨作业车就会跟着云到哪里。农安县增雨作业任务是比较多的,前几次增雨作业都是在半夜,熬夜等时间就不用说了,3个人一个小组就在野外等着,最长的一次增雨作业时间达到三天两夜。在野外作业,白天还好,要是赶在晚上,因为云层一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等原因,经常和同事在车里过夜。

李明哲除了作为一线作业人员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农安县气象局的副局长,“因为学气象出身,在技术上更熟练,所以每次流动增雨作业是必须到现场的。增雨期时,一般就住在单位,不是增雨期时,局里各项业务需要抓。虽然说忙了一些,但增雨能让百姓丰收,这是我们气象人最想看到的。”  

记者 朱晓云


  本文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2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212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