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
本文关键词:物理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实验室简介
物理生物学
机构人员
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
研究平台
科研进展
学术交流
招生招聘
实 验 室 简 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物理生物学研究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的背景下面向国际学科发展新趋势,由其前身纳米生物学研究室及所内相关研究人员有机组合而成。物理生物学是正在形成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体现了21世纪新兴学科的特点:综合与交叉,旨在将生命科学建立在定量的物理学基础之上。物理生物学的理念是发展全新的物理手段,为生物检测与诊断、药物设计与研发、重大疾病防治等国家重要需求提供新的思路。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目标是在我所长期积累的交叉学科基础上,将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未来物理生物学领域有影响的一个研究中心。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学科定位是依托大科学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致力于发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我所积极参与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研究,在应用先进物理学手段进行单个生物分子的探测和操纵方面已有近二十年历史。近年来,随着学科调整及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我所在物理与生物交叉,尤其是纳米尺度的生物学研究方面正在逐渐形成优势,形成了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研究力量,并将目标凝聚在应用先进物理学手段(包括同步辐射和纳米技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精确地观测和调控生命过程。 特别是,依托我所的第三代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它先进设施,实验室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细胞显微成像、纳米生物机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先进和强有力的物理学手段。
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现有研究员14名,其中2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名获得优秀青年基金,6名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1名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团队成员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 重点研发计划、高科技发展计划(863)重大与重点、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以及上海市科委纳米重点专项等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项目。 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国内外诸多奖项。自2004年以来已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其中100余篇论文在Nature子刊、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著名杂志发表。
物理生物学方向历史沿革
本文关键词:物理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24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