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Swales的语类结构模式为分析框架,以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应用语言学方向的100篇硕士论文的"前言"部分为分析语料,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总体语类结构与英语为本族语的写作者基本一致,但在具体语步的选择上仍存在差异。无论是在"确立研究领域"还是在"占据研究地位"等方面,中国学生能够以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建立自己合适的研究课题,确立科学的分析视角,构建合理的结构框架。但由于过分受"学习者"身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设置合适的研究地位"时缺乏竞争意识和挑战性。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尽快地与国际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接轨,本文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语类结构模式。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学术语篇 前言 语类结构 语步 步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一般项目“中、外学生英语硕士论文语类结构的对比分析”的部分成果,项目号为08JA740005
【分类号】:H315
【正文快照】: 1引言学术语篇,作为语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术语篇的不同内容进行了探讨。其中,学术论文的“前言”部分,因其对论题的提出、研究过程的展开、研究结果的呈现以及整个论文框架的建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但此部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秀白!510640;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伟;任丹青;;基于体裁理论的语篇构建模式及其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云清;;任务与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姚迪;;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4 吴宁;徐筠;;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论文体裁对比分析——以方法部分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5 李永宁;;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6 王伟强;;体裁教学法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7 谭英;感知 理解 欣赏——利用体裁分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尝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海盛;;英汉语言对比与英文写作[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孙立华;;国内体裁分析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10 李润强;蒋成;;论英语课堂的篇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云清;;任务与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沈小兵;张佐成;;英语商务传真话语类型分析初探[A];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俊儒;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丁炜;全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颖;写作测试的语境效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叶枫;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李先锋;全球语境下的实用文章研究与教学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小坤;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瑞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岩霞;过程体裁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劲竹;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霞;沉浸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燕;范文背诵与过程—体裁英语写作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敏;基于篇章体裁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艳萍;语篇分析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湘萍;“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鲁国芳;仿写法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蕊娜;;从语类集看英汉语言学学术文章的摘要和引言[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立芳;;美丽的中国结[J];艺术·生活;2000年04期
3 辛志英;;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识别、评估与运用——兼评Hyland的元话语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Dan Levin;王潇慧;;辅导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英文)[J];大学英语;2011年08期
5 单刚;王英辉;;留苏中国学生的课堂内外[J];留学生;2010年05期
6 陈明芳;;学术语篇文献综述的批评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管文娟;窦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8 尹雪艳;;英语白皮书前言的体裁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李立芳;;美丽的中国结[J];艺术·生活;2000年05期
10 梁庆福;;英语学术语篇的对话性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林;;前言[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前言[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前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4 刘连芳;李陶深;;前言[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5 刘连芳;李陶深;;前言[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6 ;前言[A];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杨晓虎;;前言[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英;;前言[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9 ;前言[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前言[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芳林;中国学生对未来更具信心[N];中国人口报;2002年
2 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成立[N];光明日报;2009年
3 陈末怡;展开双手 迎接中国学生的加入[N];国际商报;2011年
4 记者 张冬冬;英国大使重申欢迎中国学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评估创新的标准要不落窠臼[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张学工;中国学生进哈佛难上加难[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7 晓波;中国学生李嘉英获青年奉献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易边;中国学生奶计划受到国际社会好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唐闻佳;美国公立高中“瞄上”中国学生[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刘畅;英留学改革,驻华大使称仍欢迎中国学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保国;中国学生英语冠词过渡语知识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王蕴峰;中国学生对英语被动结构的习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鹏泽;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体素养的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6 张韧;对英文报纸书评的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杨连瑞;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发展的话题突出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范杏丽;汉语请求策略研究:一项基于跨文化视角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杨玉晨;语篇关系和语篇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鉴;英语教科书前言的语类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刘媛;[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袁佳音;[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许琳;留法中国学生的适应性因素调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应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田长荣;出国留学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向婵;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议论文结尾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红艳;基于乖戾—消解理论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D];长安大学;2011年
8 张国强;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的语类对比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9 胡慧娟;英汉学术著作他序的语类结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蓉;经济学学术论文引言的英汉对比[D];东华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33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