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硕士论文 >

提高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25 14:23

  本文关键词:提高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位论文工作是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影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学员的知识结构、学员的工学矛盾和教学管理等.严把工程硕士选拔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产学研紧密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食品工程 工程硕士 学位论文
【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08-GJ-032)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在教育体系、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学生选拔机制等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晓莉,李方伟;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余达淮,姚纬明,任旭华,曲永岗;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胡小梅,任学敏;优化课程设置 强化工程硕士个性化教育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2期

4 刘宗瑛,李云章;工程硕士学位的设立与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2期

6 姜尔林,马桂敏 ,常宗惠 ,钱伟芳;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7 古瑶;杨秋波;;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建构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3期

8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9 曾兴雯,史耀媛;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0期

10 王钰,沈岩,高述珉,刘惠琴;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之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红;朱小硕;;从外企工程师的视角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走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国际同行关注中国工程硕士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2期

3 郑惠强,戴兰妹;工程硕士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4 王钰,蔡志辉,高述珉;推进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5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6 王大中;张文修;叶取源;陈皓明;刘惠琴;;创新工程硕士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19期

7 岳庆军;;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4期

8 张海英;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工程硕士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王秀彦;赵曙东;吴斌;翁建成;;提升高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途径探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黄善富;;对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陈续;我工程硕士教育驶上健康快速路[N];光明日报;2002年

2 记者  飞雨;工程硕士教育十年:在实践中创新发展[N];新清华;2006年

3 姜晨怡;培养工程与管理双精通的高级人才[N];科技日报;2006年

4 记者 延宏;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成果初现[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张宝敏;师资培养培训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施亚玲 杜娟;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求发展[N];科技日报;2005年

7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理事长 崔宝璐;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校获奖成果简介[N];新清华;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晨光 卢丽君 纪秀君;特等奖自有特别之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瑞霞;大四:寂寥的教育 忙乱的学生[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本文关键词:提高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394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