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研究——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将之作为一项基本国情和国家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党对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理论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空闻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从"十二五"规划开始确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解决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举措。"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大幅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绩效的实质是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环境绩效的好坏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情况。因此,有必要对三方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动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和梳理影响巧弈行为的因素分析,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每一方的动因,如地方政府扮演双重角色,既有地方税收、监管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又要与中央政府博弈是否会因对污染企业监管不利受到惩罚;企业的环保投资仍需要政府政策推动,把外部环境成本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以降低企业不良行为的外部性等。此外,消费者在是否购买环保产品或非环保产品方面,与企业也存在博弈关系。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在当今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国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成本内部化正是充分符合了当前经济増长方式转变要求和顺应了可持续发展潮流。形成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前提是,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提巧环境绩效,都有责任去推动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要不断加强监管与规制,其目的是要弥补市场失灵和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本论文拟从环境绩效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视角探析环境绩效的优化及约束条件,分析博弈结果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行为的影响,阐述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内涵,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在环境可持续约束条件下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经济可行性以及供应链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环境负债偿还机制视角下政府应采取的环保激励与规制政策,及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机理和策略。
本论文研究拟达成如下具体目标:
一是通过对各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提出并阐述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内涵,从环境绩效利益相关者博弈视角分析环境绩效影响动因,研究企业环保投资机制参与主体在环境保护中各自发挥的作用,揭示环境绩效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关系,找出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的症结,为企业环保投资机制运行机理及政府环保政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研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约束条件下企业环保投资决策的经济可行性,通过对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所面临的环境绩效优化约束条件进行识别,构建企业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对模型求解与分析,从理论上对企业环保投资定价策略、企业生产决策和政府规制与激励政策给出相关建议。并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环保投资与政府环保规制与激励政策的可行路径。
...........................
2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环境绩效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2.1.1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首次为斯坦福研究院学者提出,他们将股东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对应,覆盖到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和对象。弗里曼提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足对企並实现自身特定的目标,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群体利益,而不仅是某些群体的利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弗里曼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以詹森为代表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之间发生了澈烈论战。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推崇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企业能够为投资者和所有者带来最大的长期价值,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如英国克莱因沃特本森通过样本研究发现,在3年半时间里,按照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原则运行的32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长了90%,而所有股票同期平均只上涨38%。
从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最大化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利益关系分析、利益相关者分类、企业治理和企业绩效评价等方面,认同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有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但也有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提出了质疑。如陈丽认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包括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较难实现,多重目标唐味着缺少单一目标函数所需的准确表述,,并且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范国太过宽泛,而企业目标本质上应反映所有权拥有者的目标。汪平也认为,假设把客户和供应商等也当作利益相关者,是否容易造成企业目标边界无法界定的问题。尽管目前对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还存在争论,但已有部分学者尝试对利益相关者价值进行衡量,大多用"顾客满意度"、"平衡记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但仅限于定性分析或者结合简单的附值来定量分析,很难完全量化。
........................
2.2环境成本内部化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2.2.1环境成本及其内部化
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要取得环境绩效,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在1870年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1920年,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将外部经济的概念扩展为"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于1932年首次将环境污染作为外部性问题进行分析。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在于其外部效应。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缕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环境污染是一种外部的负经济效果(即外部不经济性),它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对付外部不经济的一般药方是,必须用某种办法使之内在化,要借助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最优环保的边际成本应等于给本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而社会最优环保是其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效益。此外,国内外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对环境成本迸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时,往往倾向于立足自己特定的立足点和目标,因此,在环境成本的界定和构成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最主要的分歧是有关或有环境成本和资源的价值是否应计入环境成本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界定环境成本是否应考虑或有环境成本。很多学者关于环境成本的研究都只是界定了能够计量或者是事实上己发生的环境支出和费用,但是对于或有环境成本,并未做过多研究,只是有的学者提出企业应该计提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但对于将此类不确定是否支出的项目纳入环境成本持怀疑态度。
二是关于资源的价值是否应计入环境成本。对此,有H类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环境成本中不应包含资源的价值。既然是环境成本,就应只考量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的成本,不应该考虑资源的价值。第二类观点认为环境成本应包含资源的价值。朱学义提出,环境成本应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等;赵莉和蔡岩兵也将资源的价值纳入环境成本中。第三类观点则取折中态度,对此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和想法。
..........................
3企业环保投资机制及其动因分析..............31
3.1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内涵............31
3.1.1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参与主体............31
4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保投资决策分析............49
4.1环境可持续约束条件分析..............49
4.1.1环境容量约束.............49
5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企业环保投资协同决策分析...........67
5.1供应链企业协同的动因分析.........67
5.2基于环境资源及碳排放约束的可持续供应链模型................69
6企业环保投资机制的政策驱动:环境负债视角
6.1政府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的阶段性演进分析
我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也尚不成熟。在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的演进过程中,稱不可避免地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咱。在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上,考虑中国现实国倩,探索并形成适合于我国特点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在环境管理中,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制度、规则、规范、标准等,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达到提商环境绩效的目标。本文将政府出台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统称为环保政策。当前,由于我国环保政策不够完善,加之某些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导致许多排污企业的环境负债责任并未真正落实,往往是排污企业其缴纳的排污费、数额较低的罚款来替代环境负债,最终是由政府、社会公众来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环境负债。据此,本文将环境负债理解为,环境负债就是企业排污对环境所欠的债务。企业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应负有主体责任,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生产经营利润巧大化为目标,在依据政府当前制定的一系列环保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企业不会主动去消除其排污造成的环境损害方面的所有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制定严格的环保规制政策。另一方面,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巧要,在企业投入大量环保投资治理污染时,政府应给予环保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治理污染,偿还其环境负债。
.........................
7结论及展望
7.1研究结论
通过对所研究内容的详实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
(1)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企业环保投资机制不同于企业自主投资的一般内在机制,它是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提升环境绩效,对企业环保投资目标、成本、收益、约束等要素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各利益相关者间的互相影响和协同是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各环境绩效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作用而言,企业应发挥环保投资主体的作用,中央政府的职责作用是政府主导和监管(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为效用,地方政府应贯彻执行中央政府政府、直接监管企业的环境行为并代表地方公众的相关利益行使代理人职责,而公众作为消费者则通过购买环保产品或以举报、舆论监管等方式,推动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或揭露重大环境违法违规等问题。
(2)针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偏好及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协同机理进行分析,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傅弈,揭示了中央政府监管概率及对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不作为而给予的惩罚(减少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上缴罚金等)和地方政府监管概率成正向影响关系,,表明中央政府敦促地方政府履行其对企业治理污染的监管职责,将有效遏制其不作为行为.地方政府监管概率及对排污企业征收的罚款和企业环保投资概率成正向影响关系,表明地方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有助于威慑企业污染行为,敦促企业主动进行环保投资:消费者使用环保产品的经济效用与企业生产环保产品的概牵有正向影响关系,表明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驱动企业环保投资的动因之一。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3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