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可以发现隆起性病变,但原发性恶性病变较为少见。对于操作熟练的内镜医师,在十二指肠球部取黏膜组织活检并不困难,但临床意义有多少,需要探讨,毕竟十二指肠球部肠壁较薄,活检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对我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共20个月期间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内镜所见与病理学结果做一比较,以评价其临床意义。
1一般资料与病理学诊断标准
1.1一般资料
内镜检查过程的细致性,对于球部有病变的患者,应进一步仔细观察降段。在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20个月期间我院共行胃镜检查9 186例,其中男性4 810例,女性4 376例。检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检出率为1.05%(97/9186);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与整体病例性别构成比比较无性别间显著差异(χ2=0.134,P>0.05);年龄范围在19~85岁之间。
1.2病理特征
胃镜下所取患者的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标本,均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μm,HE染色,并由两名高年资病理医师阅片,明确诊断,病理诊断标准如下:
1.2.1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
光镜下异位黏膜为胃底胃体腺黏膜,含壁细胞和主细胞。
1.2.2十二指肠慢性炎症
镜下形态可看到十二指肠腺,有充血、水肿、糜烂、炎性渗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多,绒毛萎缩变形,表面上皮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形成糜烂。
1.2.3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
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可见大量增生而分化成熟的布氏腺,腺上皮无异型性。
1.2.4十二指肠腺管状腺瘤
镜下由排列紧密的腺体构成,腺体背靠背,固有腺很少,腺上皮异型增生,蒂由正常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构成。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内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2.1一般资料及内镜其他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
97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内镜其他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见表1。病理学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包括胃黏膜异位25例(25.8%),十二指肠慢性炎症62例(63.9%),布氏腺增生9例(9.3%),管状腺瘤1例(1.0%)。
2.2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
该97例患者在内镜下观察分为两种:①息肉样改变,息肉大小范围多数在0.1~0.3 cm之间,仅2例较大(<0.6 cm);②颗粒样增生改变,增生组织多数聚集成片,少数散在分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68,P<0.05)。
3讨论
3.1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
病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05%(97/9186),与整体病例比较无性别间显著差异(P>0.95)。病理学对97例患者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包括胃黏膜异位(25.8%),十二指肠慢性炎症(63.9%),布氏腺增生(9.3%),管状腺瘤(1.0%)等4类。在4组患者之间,仅见“布氏腺增生”组患者年龄与其余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其余两组之间无差异(管状腺瘤组因仅1例,未做比较)。同时分析可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57,P>0.05);内镜其他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χ2=1.66,P>0.05)。即本组病例十二指肠增生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的其他诊断之间无密切关系。
3.2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镜下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
本组97例患者在内镜下观察分为两种:①息肉样改变,息肉大小范围多数在0.1~0.3 cm之间,仅2例较大(<0.6 cm),包括单发与多发息肉;②颗粒样增生改变,增生组织多数聚集成片,少数散在分布。在息肉样改变病例中,病理学诊断十二指肠慢性炎症较为多见;颗粒样增生改变则较多见于胃黏膜异位病例;布氏腺增生两种改变均可见到。由此可见,尽管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68,P<0.05),内镜下观察到的息肉样增生及颗粒样增生改变在病理学诊断的各组之间比率不同,但是内镜下观察并不能明确区别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布氏腺增生及胃黏膜异位,准确的诊断需要病理学观察。
3.3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
胃黏膜异位可发生在消化道或内胚层分化形成的器官,常见于食管、小肠和升结肠,球部胃黏膜异位较少见。本组病例20个月期间确诊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病例25例,占总检查病例的0.27%(25/9186),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约为0.5%~2%的总检出率,与国内学者报告相近(0.293%)[3]。这些病例有如下特点:68%(17/25)的患者内镜下为颗粒样增生改变,与文献报告相近[4-6];有3例患者发生食管癌,而其他各组无肿瘤患者,所以要注意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本组病例占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检出病例的25.8%(25/97),低于温艳惠等41%的报告。本组病例虽然未见到较大的息肉样病变,但有报告在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可见3.0 cm×3.5 cm×4.0 cm表面光滑的肿物,手术切除后病理学诊断胃黏膜异位症。
3.4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及布氏腺增生
这些病变致病因素应该与胃酸相关,但是在内镜下也无特异性表现。曾有报告[8],在52例十二指肠黏膜标本中布氏腺增生可达到50%,本组病例仅为9.3%,加上“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为42.2%,可能与部分微小病变未能活检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布氏腺增生”组患者平均年龄(47.4±9.1岁)明显低于其他组患者,且伴发十二指肠溃疡的比率相对较高,进一步提示该病与酸相关。本组病例中,有1例早期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发布氏腺增生,患者未接受系统治疗,3年后经超声内镜证实发展为“十二指肠布氏腺囊肿”。另有1例患者较大的息肉样病例,经内镜下切除。因此,对于较大的布氏腺增生病例,要给予系统抑酸治疗,复查胃镜。
3.5十二指肠球部腺瘤
十二指肠球部腺瘤少见,但腺瘤有恶变趋势,所以一旦发现,要做相关处理。本组1例患者确诊后即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4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需要每例活检。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虽然少见,形态上常见为息肉样改变或颗粒样增生改变样改变,但内镜下难以确诊。病理学可以出现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布氏腺增生及腺瘤样改变。因此,仔细的观察与组织活检是十分必要的。共20个月期间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比较内镜下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改变或颗粒样增生改变,但明确诊断需要取黏膜组织做病理学明确诊断。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胃黏膜异位、十二指肠慢性炎、布氏腺增生及腺瘤样改变。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583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