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6:31
本文关键词:中外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语言学专业中国学生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在硕士毕业论文引言中使用元话语手段的情况,揭示了二者使用元话语手段的异同。其研究结果旨在丰富元话语研究,并为中国课堂上的英语学术写作教学提供些许启示。 本研究自建两个语料库,包括2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外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所写的硕士论文的引言以及20篇以英语为外语的语言学专业中国学生所写的硕士论文的引言。基于Hyland (2004)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作者采用AntConc统计软件对两个语料库中使用的元话语手段进行频数统计,并辅之以手工标记的方法。随后采用SPSS (15.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两个语料库中各个元话语子项在使用频数方面有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在频数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之后,作者对两组语料进行了语篇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探讨二者使用元话语手段的异同。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两组语料库使用的“文本交互型元话语”均显著多于“人际互动型元话语”,但二者在使用“人际互动型元话语”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使用“文本交互型元话语”上并无显著差异。在具体元话语子项的使用方面,二者使用最多和最少的元话语子项的类型完全相同,但在使用“过渡标记”,“证源标记”,“态度标记”以及“参与标记”的频数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作者从三个方面解释了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包括“中介语”、学术英语写作惯例以及文化差异。
【关键词】:元话语 对比研究 学术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8-9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CONTENTS11-13
- LIST OF TABLES13-14
- CHAPTER I INTRODUCTION14-18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5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5-16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8
-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18-34
- 2.1 Metadiscourse18-24
- 2.1.1 Definitions of metadiscourse18-19
- 2.1.2 Classifications of metadiscourse19-24
- 2.1.2.1 Vande Kopple's classification20-21
- 2.1.2.2 Crismore, Markkanen & Steffensen's classification21
- 2.1.2.3 Hyland's classification21-24
- 2.2 Theoret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24-26
- 2.2.1 Functional approach24-26
- 2.3 Empir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26-34
- 2.3.1 Academic writing27-29
- 2.3.2 Cultural conventions29-30
- 2.3.3 Chinese EFL writers30-34
- CHAPTER III RESEARCH METHODOLOGY34-39
- 3.1 Research questions34-35
- 3.2 Methods35-38
- 3.2.1 Data collection35-36
- 3.2.2 Identification of metadiscourse markers36-37
- 3.2.3 Data processing37-38
- 3.3 Summary38-39
- CHAPTER IV RESULTS AND DISCUSSION39-71
- 4.1 Metadiscourse in the NS and NNS corpora39-41
- 4.2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41-56
- 4.2.1 Transitions42-45
- 4.2.2 Frame markers45-48
- 4.2.3 Endophoric markers48-50
- 4.2.4 Code glosses50-52
- 4.2.5 Evidentials52-56
- 4.3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56-70
- 4.3.1 Hedges56-58
- 4.3.2 Boosters58-60
- 4.3.3 Attitude markers60-63
- 4.3.4 Self mentions63-66
- 4.3.5 Engagement markers66-70
- 4.4 Summary70-71
- CHAPTER V CONCLUSION71-76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71-72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72-74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74-75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75-76
- REFERENCES76-81
- APPENDIX 181-82
- APPENDIX 2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建平;;元话语的语体特征及互动[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4期
2 李佐文;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3 成晓光,姜晖;亚言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作用的研究[J];外语界;2004年05期
4 徐海铭;;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元语篇手段的发展模式调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5 李佐文;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徐海铭;潘海燕;;元语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徐海铭;龚世莲;;元语篇手段的使用与语篇质量相关度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971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97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