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团队相依性、团队氛围对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知识资源具有内隐性、实体资源替代性、整合重构创造性、边际效用递增性等特点,企业界越发注重知识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理论界也纷纷提出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来进一步探索企业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的重要意义。而在这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资源要素的改变,必然也会带来组织管理模式、任务作业方式、及劳动力素质需求的重大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的组织成员实现任务目标、如何有效的通过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知识的价值效用,己成为当今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团队形式的组织结构,因其灵活性和协同作用而备受实践界青睐,尤其是当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成员共同工作时,其知识、技能、经验的差异,可以通过交流分享,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增值,带来更多的认知视角和更有效、更有新意的问题解决办法,也能进一步为团队和沮织构筑独特性的知识资本。团队发挥其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彼此知识资源的交流共享,但对于成员来说,其独有的知识技能是保持自己竞争优势和组织地位,获得较高收入回报的重要倚靠,因此往往不愿意和其他成员进行分享,送就形成了成员之间的竞合矛盾及成员-团队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清晰的认知成员知识共享的行为发生过程,并探索有效的矛盾解决方式,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分析。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从博弈论的角度讨论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及其损益,社会学的学者则运用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理论来分析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也理学领域的学者则从个体心理的认知决策路径出发,考察影响共享行为决策的个体因素。本研究则按照组织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還揖,探讨团队层面的任务特征及情境氛围对于困队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机制。
.........................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考察知识型团队相依性的任务特征和团队氛围对于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机制。为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中英文文献和研究著作进行广泛阅读,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维度划分、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梳理出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研究框架,并确定最终的研究主题。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借鉴前人设计的相关概念测量量表,以企业中的知识型团队成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团队为单位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为实证研究和假设检验提供相应的实践依据。
(三)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借助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来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在收集足够的样本数据后,对测量问卷研究相应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保证研究王具的有效性,进行团队层面数据整合检验,保证团队层面数据的有效性,并进而通过相关分析、层级回归等统计处理,来验证各个假设。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团队及其特征的研究综述
一、团队与知识型团队的相关研究
(一)团队的定义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増大,为了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生产任务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较为灵活的团队工作形式。学者们往往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对团队的概念进行相应界定。Hackman(1990)提出团队就是成员承担高度相依性的任务,并以团队整体的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员工的表现。Katzenba浊和Smith(1993)则提出了较为经典的定义,认为团队就是具有互补知识技能的群体成员,承担各自的责任,并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努力。此后,学者们主要围绕送定义的要素进行描述,如Hellriegel提出,当一个群体的成员具有高度的共同目标承带互补的知识技能和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就构成了一个团队。Belbin(1999)认为,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角色目标和任务要求,分工协作开展工作。也有学者关注成员间知识、能力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效用,如Lewis(1993)指出,团队由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其成员具有特有的个人能为和专业知识,且在团队工作过程中都有将定的功能或角色,通过彼此的适应性、动态性互动活动来达成共同的任务或目标。Quick(1992)认为团队成员拥有专业性技能,相互支持合作,成员之间能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团队工作以整体目标的实现为首要目的。
虽然不同学者对团队的定义不同,但可发现定义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团队的主要特征包括;(1)对共同目标的承诺,团队目标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2)成员知识技能互补,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有效弥补个体知识技能的有限性,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3)彼此依赖,团结协作。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具有较高相关性,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4)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技能和能为等完成任务,将个体资源有机整合,进而实现整体效能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因此,本研究认为,团队就是一群个体为了实现对共同目标的承诺,积极沟通协作,充分整合彼此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使团队绩效表现高于个体投入之和。
........................
第二节知识共享的相关概念
一、知识的概念和分类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生产要素已难以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求,知识资本对实物资源的替代性,使其越发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企业的竞争能力就表现在其对内部多元化知识、技能和资源的有机结合。对于知识定义的探讨缘来已久,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根据自身的考察视角对于知识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博伊索特(2005)从信息经济的角度提出,对于某一事件的期望集合或行为方式构成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结构,而知识资产则是其中具有增值潜为的行为方式的集合,它能够嵌入在个体、群体或其他人工制品中,并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对实物资源实现替代和节约。而沮织和知识管理领域,则关注如何有效的利用知识这一增值作用,实现组织业绩,构筑企业竞争优势。
知识作为一种无形但影响巨大的资本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性。首先,知识的内隐性使其不易被察觉到,但也难以快速学习到,累积知识需要付出较大成本;其次,知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可以在横向上相互融合、重构,也可以在纵向上累积、衍化;而知识的垄断性和稀有性,可使具备该种知识的个体或得知识权力,进而获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和优越的知识收益;知识的增值性则体现在它可不断被完善和补充,呈现更大的持有优势,也可以被反复使用而呈现边际效用递增。谁持有稀缺、有益的知识谁就可以获得收益和竞争优势。企业期望通过有效开发、整合、利用所有成员的知识储备来构建组织竞争优势,以应对日益激励的竞争市场。但组织成员个体也面临的严峻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个体耗费较大成本,通过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中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其构筑自身竞争优势,获得较高报酬和组织地位的重要资本,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保持知识的独有性,不愿进行知识扩散和分享,这就形成了组织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因此,如何有效激励成员进行知识分享,成为组织知识管理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第三章研究设计.............40
第一节研究模型与假设...............40
一、已有研究局限...............40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41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64
第一节数据的描述性统计................64
一、样本个体恃征的描述统计...............64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81
第一节研究结果讨论................81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
如下表所示,显示了各个变量测量条款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描述性统计情况。有学者认为,当数据的偏度绝对值小于3,峰度的绝对值小于10时,样本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可见,本研究的各个测量项目的样本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
.........................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果讨论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研究关注团队层面任务的相依性特征与团队知识共享之间的作用关系,并考察了团队氛围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数据样本主要是测量团队成员个体对于团队整体任务特征、氛围和知识共享情况的感知情况,在确认团队数据符合陈晓萍等提出的团队整合要求后,将团队成员个体数据进行整合,从而获得团队层面的变量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任氛围在任务相依性与团队知识共享之间存在完全中介关系,但在产出相依性和团队知识共享之间仅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这很可能是因为信任的产生更多是来源于成员彼此密切的交流、互动,进而相互了解、信任。但产出相依性强调成员间在目标和薪酬上的相互依赖,这种依赖更多的是依靠互惠共赢等经济纽带来维系,即,成员为了共同获得较好回报会进行知识共享,但这更多仅是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是因为团队内具有良好的信任氛围。此外,认同氛围在任务和产出相依性么间的中介作用均仅获得部分支持。该很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认同的概念既包括对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也包括对团队身份的归属感和同一性,这就需要考察成员个体与团队整体之间的主观情感羁鲜,并不会受到较为客观的团队任务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影响理论,认同一种是个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不同态度和行为的作用机制,它往往受到自发性因素的影响,能够促使成员对于分享行为的产生非常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偏好,而这更多是通过文化、价值观宣传等途径,改变成员的行为信念而实现。但无论是任务相依性还是产出相依性都是从客观的工作设计或管理政策等方式来影响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并不会让个体对其他成员和团队产生深切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100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