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体的突围路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进入 21 世纪以来,伴随互联网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态势,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手机报、电子报刊等新兴媒介凭借独特的优势,不断侵蚀着纸媒体的发展空间,“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裂变式发展,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4G、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相互叠加与嵌套,带来新闻传播业生态的剧烈变化和媒介格局的全方位调整”,传统的传媒格局不断被改写,新的传媒生态逐渐形成,以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为最初形态和主要载体的纸媒体遇到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尤其是近几年纸媒体更是遭遇到了“生存危机”。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免费模式”冲击着纸媒体的“收费模式”,网站、微博、微信的公开性、即时性、和互动性让纸媒体在新闻报道面前丧失了报道先机,计算机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的全新阅读体验把纸媒体甩在了身后。时至今日,对于纸媒的担忧仍在业界和学界蔓延,甚至“纸媒消亡论”也被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认为,“新媒体的许多优势是纸质文献永远不可能具备的,纸质文献会在 50 至 100年内消失”。互联网技术的趋于成熟的确给纸媒体等传统新闻机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纸媒体也纷纷投入巨大的资金、人力、设备到新媒体平台上,从纸媒的电子版、纸媒新闻网站、纸媒手机报、纸媒新闻客户端到纸媒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虽然纸媒体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求变,但是这些被动的举措并没有给纸媒体带来太大的改观,在新的媒介生态业已形成的既定事实下,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发生了真正的改变,纸媒体的广告份额仍然在逐年下滑。今天,,再次审视纸媒体的尴尬处境时,我们发现纸媒体仍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优势,纸媒体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纸媒体积累的忠实读者群、纸媒体享有的政策和制度红利等优势在当下的传媒生态中依然明显,也能够预见未来这些优势也不会轻易丧失。在组织结构、传播功能、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融合加快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纸媒体的优势,利用好随着互联网崛起的新媒体平台,顺利度过纸媒体的“寒冬”,实现纸媒体的突围,迎来纸媒体的“春天”,是当前和未来新闻业界和学界仍需研究的难题。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方式——数据新闻,为这一难题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国内外纸媒体对数据新闻的实践也正在兴起。
......................
第二节 研究任务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生态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不断出现的新媒体平台使得全球纸媒业陷入困惑与迷思。在新闻传播的实践层面,形式上从单纯文字为主向影音图全媒体变化,载体上从纸媒介向移动终端变化,平台上从新闻纸向网站、微博、微信的变化,技术对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新闻报道模式不断演进,数据新闻就是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新闻业面临时代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
继承了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的特点,数据新闻充分重视数据对新闻报道的作用。如今,数据新闻的理念正在被国内外媒体接受,数据新闻的实践逐渐增多,“‘数据新闻’正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认可,他们认为‘数据新闻’将成为新闻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卫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等知名媒体为数据新闻树立了标杆,我国《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财新传媒、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媒体也开始试水数据新闻,国内外媒体已经产出了许多的优秀数据新闻作品。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数据新闻置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梳理数据新闻的操作理念和生产模式,分析数据新闻为媒介融合中的纸媒体实现突围提供的可能性,论述数据新闻模式对纸媒体的利好,通过国内外数据新闻的实践分析我国纸媒体数据新闻的不足,同时对纸媒体数据新闻的未来进行展望,提出数据新闻对纸媒体的功能和进一步发展纸媒体的数据新闻需要加以努力的方向。目前尚未出现关于纸媒体数据新闻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这一研究都具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纸媒体
第一节 媒介融合环境中纸媒体的困境和优势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成熟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信息生产速度加倍提高,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量巨大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不同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在这些领域中传媒领域受到的影响既广泛又深刻。互联网技术冲击了传统媒体既有的新闻生产流程,在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前,对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垄断一直是新闻媒体的核心优势,现在传统媒体必须面对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局面,伴随互联网而生的新媒体在新闻生产、传播和呈现等环节都与传统媒体大相径庭,互联网络、计算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带来网民规模的急速扩张,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新媒体的受众,同时传统媒体积累的读者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新媒体,旧传媒格局被打破,新传媒格局形成,在新的传媒格局中,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逐渐减小。
一、纸媒体的困境
传统媒体中的纸媒体由于时效性、互动性、承载能力较差,其生存的空间不断被侵蚀,传统纸媒的发行性、广告份额巨额缩减,正在遭遇生存的危机。进入 2014 年的第一天,纸媒业就传来噩耗,曾经的上海主流大报的《新闻晚报》宣布停刊,令传媒界人士唏嘘不已。“多数纸媒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吊诡的是,全球纸媒危机却愈来愈重。十年实践足以证明,再走老路只会雪上加霜,亟需反思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实务”,我们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造成纸媒体困境的缘由。
(一)新闻理念滞后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几乎所有的纸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之后投入了不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纸媒体依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纸质的媒介上,新媒体平台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记者的新闻报道仍然按照纸质媒介为投放对象来采写完成,而不是顺应趋势,围绕新媒体平台的特点来进行新闻采编,纸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从社长到普通的记者在观念上并没有转变。
(二)新闻的时效性和用户体验较差
纸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中,记者首先制定选题,然后走街入户进行采访,采访完毕编写稿件,随后提交到编辑部,这一固定的生产流程造成了新闻的时效性不足,尤其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即便记者赶到新闻现场获取信息后第一事件通过纸媒体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时,新闻事件可能已经被现场的围观群众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甚至已经被大量“转发”、“评论”。另外传统纸媒体的各类新闻发布平台上,无论是纸媒介还是网络新媒体平台,都是以文字为主的呈现方式,同时受到新媒体运营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的界面不够美观,缺乏对用户的吸引力。
(三)报道内容定位上的“迷失”和“错位”
纸媒体在新闻报道内容环节上的“迷失”和“错位”在于,在互联网新媒体不断挤压传统纸媒体的生存空间的压力下,纸媒体一味的追求时效之快,大力发展新媒体平台,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倾向于关注“短、平、快”的新闻事件,新闻报道停留在事件现象层次。传统媒体在专业性、权威性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新闻选题上关注事关公共领域的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够通过对事实的挖掘,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就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增加话语权。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下纸媒体的革新趋势
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击”,日渐式微的纸媒体做出必要的“反攻”显得亟不可待。事实上,当前纸媒体在组织架构、报道设计、叙事视角、资源调配等方面做出大量的努力,许多媒体投入了巨额资金、人力、设备,以期扭转纸媒持续的颓势,焕发纸媒活力。纵观近几年纸媒体的实践,革新的方向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的现象,具体的举措比如建设新媒体平台,把纸媒内容“搬运”至新媒体平台,调整新闻报道的话语风格、版面风格等,这些革新的举措并没有收到纸媒体预期的效果。结合目前纸媒体革新的实践,我们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纸媒体的革新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这既是一个对既有实践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实践的展望。
一、议题的公共性转向
纸媒体在传统新闻报道议题的选择上很大一部分是民生问题,多是关注某一个个体生活中比较微观的事件,以一种琐碎的形态出现。在新闻报道的叙事形式上,主要是通过挖掘事件的构成要素和发生背景,进行故事化的叙事,叙事过程中夹杂了报道者的主观倾向。传统的新闻报道的这种固定的模式并不能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诉求,在突发事件面前纸媒体的时效性与新媒体不能相提并论,在新闻的深度挖掘上纸媒体受到主观倾向性和需要大量文字支撑下阅读体验较差的制约,使得纸媒体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在议题上进行公共性的转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前的纸媒体议题选择上并不缺乏对公共领域的关注,但是受到报道视角、报道形式的局限,报道没有收到最佳效果。公共议题指的是事关公共生活的议题,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这种议题能够引起公众的热议,议题也会在公众自由的议论中逐步形成主导意见,进而影响公众舆论的走向,“这对于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民众声音的出现,以及良性的国家一社会关系的沟通,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①。纸媒体议题的公共性转向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在众多的议题上选择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的公众议题,这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系统认知,许多事件都具有公共性,但是并非所有事件都能够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受限于记者和受众双方的注意力稀缺,纸媒体必须对议题进行筛选;二是对公共议题的报道上,应该选择最佳报道视角,要选择公众最关注的事件细节,针对具体细节,采用最佳视角才能收到最佳传播效果;三是对公共议题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引发读者持续跟踪的关注,并通过交互性的设计吸引用户参与,延长公共议题的被关注的时间,同时运用数据等方式提高客观性和可信度,通过精细化的内容设计,引导舆论发展方向。
......................
第三章 数据新闻之于纸媒体革新的利好 ................ 16
第一节 数据新闻的产生和发展.......................16
一、精确新闻............16
二、计算机辅助报道...............16
第四章 国内外纸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 .................. 26
第一节 国外纸媒体数据新闻实践 .................... 26
第二节 国内纸媒体数据新闻实践 .............. 27
第五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体数据新闻报道的未来展望 .. 34
第一节 意义和功能展望............34
一、扭转颓势,迎来纸媒体的新生................34
二、破解难题,增强舆论引导能力.................35
第五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体数据新闻报道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意义和功能展望
一、扭转颓势,迎来纸媒体的新生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纸媒体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不过挑战中亦有机遇,数据新闻这一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为纸媒体扭转颓势提供了一个很好切入点。大数据时代中人们生活在被大量的数据包围的环境,这些数据本身是冰冷、乏味的,但是数据背后却潜藏着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价值,在对数据的解读上,纸媒体有着先天的优势,纸媒体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既在数据获取上具有独特优势,也具有发现数据背后价值的新闻敏感,纸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关注宏观的公共性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数据挖掘、分析和呈现工作,能够让读者看到宏观数据和新闻事件与自身的联系。新媒体环境下的纸媒体在新闻的及时性上存在难以弥补的劣势,数据新闻报道拒绝了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更加关注事件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和趋势,克服了纸媒体新闻报道及时性不足的劣势。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是影响媒介融合环境中纸媒体发展的一个因素,传统新闻报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采写新闻时难以规避在立场、情绪、知识上的主观性,互联网环境下的受众教育程度更高、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对新闻报道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更高,数据新闻报道将数据作为新闻报道的信源,运用计算机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工,用数据说话,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主观性缺陷降低到最大程度,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特征得以彰显,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更高。数据新闻在呈现环节上,通过可视化工具呈现新闻,这种新闻与新媒体环境中大量肤浅的碎片化信息相比,对受众的价值高,受众在冗杂的信息世界中更青睐于这种可视化的信息,在数据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交互性设计也激发了受众获取新闻甚至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纸媒体采用数据新闻报道的形式,既能够增加既有受众的用户粘度,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在受众市场中的占有率。
.......................
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和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体正在处于媒体发展历程中最困难的时期,近年来新闻学界和业界一直在思考关于如何拯救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体这一问题,发端于国外的数据新闻这一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为新闻学界和业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经过几年的发展,数据新闻的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纸媒体的重视,数据新闻的实践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展开。通过关注公共性的议题和将渠道转向新媒体平台,有利于纸媒体扭转当前发展的颓势,有利于纸媒体在新的传媒竞争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数据新闻是纸媒体发展的可能和必然的转向。
数据新闻在生产方式、报道理念、叙事方式以及传播效果上都是对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革新,数据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卓越的新闻素养和优秀的数据素养,包括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需要新闻工作者熟练掌握相关的软件。虽然数据新闻为纸媒体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但是纸媒体的传统理念是未来数据新闻发展中最大的羁绊,所以纸媒体需要在未来洗心革面、自我革命,加强对数据新闻的研究,提升进行数据新闻报道的能力。
数据新闻这一全新报道形式的意义和功能正在显现,这在国外的数据新闻报道上已经得到充分展现,对于我国来讲,采用数据新闻还有利于破解当前舆论引导上的难题。当然数据新闻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体外部和内部环境,除了媒体要更新新闻理念、建设数据团队之外,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主动公开相关数据,另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该以实践为导向,加强理论研究,培养数据新闻人才。
数据新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全新报道形式,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相对来讲仍然较少,加上笔者在学识和科研素养上的欠缺,论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诸多的不足,这些问题亟需其他研究者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0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