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第 1 章 绪论
山西省位处黄河中游峡谷北边,华北平原以西,是中华农耕文化之发祥地,同时也是黄河中游峡谷最古老的农区之一。山西省地势东高西低,内部高低悬殊、起伏不平、地貌复杂、河谷纵横,山川面积大概占全省总面积 80%以上,且大部分地区海拔高于 1000 米,这些自然条件在客观上制约了山西农业发展,也导致山西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以及植树造林等工作十分艰巨,所以想要加快其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高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研究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参考大量文献,搜集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整理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衡量山西省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结构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找出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财政资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现有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正确评估现状,实施更有效的支农政策,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三农”发展,这是本文最大的实践意义。
......
第 2 章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首先,农业的发展衍生社会分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文明的孕育,是其他经济部门存在的前提。其次,粮食没有替代品,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农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如果农业发展不利,会直接导致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必然也会影响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最后,在当今时代,一国的粮食储备和农产品跨国交易已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证农业部门稳定健康发展,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保证主动地位的必然选择。第二,农业具有弱质性特点。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都是通过观察研究动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宜生存环境等自然条件,利用其自身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及其他方式,取得农产品、副产品、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可变因素较多:首先,需要相对不错的自然条件,例如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仍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干旱、台风、洪涝等天气状况的影响.
2.2 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影响分析
政府通过拨付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化肥农药价格补贴等价格支持方式,降低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让农民用较低价格获得农业生产资料的财政补贴政策,被称之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政府对农民进行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可以拓宽农民获得农业生产资料的渠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理论上讲,政府支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一方面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拉升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前者让农民享受优惠,增加了购买数量,后者却抑制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量,产品提供者可能会因为产品价格增加退出流通市场。在图 2.2 中,S 表示某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曲线,D1表示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时,农业生产者对该生产资料的需求曲线,D2表示政府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时,农业生产者对该生产资料的需求曲线。在政府不提供价格补贴的前提下,该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为 P1,农业生产者对该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为 Q1。第 3 章 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18
3.1 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概况............183.2 山西省财政支农政策及其落实情况.........18
3.3 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20
3.4 小结..............28
第 4 章 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分析.................29
4.2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政府层级比较分析.........................32
4.3 小结.................38
第 5 章 促进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40
5.1 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拓宽农业资金渠道..................40
5.2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完善农业科研体系...........40
5.3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鼓励农村金融发展......41
5.4 完善财政农业补贴,加快支农补贴立法.......41
5.5 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健全支出评价体系............41
第 6 章 促进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配套政策建议
6.1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竞争优势
按照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纵向推行产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有效联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支持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以上一系列积极行动,健全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部门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6.2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落户。利益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体现,也是动员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共享机制,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山西省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相关部门应加快农村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结论与展望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地位,具有弱质性且符合公共产品特征,财政支农资金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结构,衡量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山西省财政支农绝对规模增长迅速从 1990 年的 5.6087 亿元,增长到2014 年的 327.58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12.88%,绝对增长量显著,然而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速不稳定,增长率呈波浪式变动。(2)山西省财政支农相对规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山西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总的来说呈不断上涨趋势;第二,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 GDP 比重从 1990 年的 5.61%增长至 2014 年的 41.57%,增加了 6.4 倍。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不管是对农业支出的重视程度还是支农深度上,都是不断增加的。(3)财政支农支出对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政府对农业投入资金增加会带来山西省农业 GDP 及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进而使山西省农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0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