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抗战时期国民党新闻政策衍变下的民营报纸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6-08-31 06:57

一、民营报纸在抗战前的发展概况


(一)关于抗日战争和民营报纸的界定

1.抗日战争的时期界定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大举侵略中国,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就此拉开。但当时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决心不坚定以及决策失误加上当时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弱小,导致大片国土沦陷。东北、华北、华南等地相继落入日本人手中,这些地区也被称为沦陷区,而国民党的统治区域就被称为国统区。在国统区内,国民党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措施来对其治理。当时处于其统治范围内的报纸发展受到政局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

2.民营报纸的界定

民营报纸是在晚清民国时期开始出现,它是伴随着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办报条件的好转而产生的。当时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报纸,使得社会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报业种类,那就是后来的民营报纸。然而学界对于民营报纸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解说,曾宪明在《论伪民营报纸》一文中给出了民营报纸的概念,他认为,所谓民营报纸,“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界定。广义概念应是,凡以民营形式经营的报纸都是民营报纸。狭义的概念,应是专指既为民有也为民营的报纸”。在甘惜分所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并没有“民营报纸”这一词条,但是与之相似的“民间报纸”是这样定义的:“私人独资或集资,编辑方针和言论相对独立,报业行政自主,经过登记注册出版发行的报纸,同官方报纸相区别”。可以说,这个定义也可以作为对民营报纸的解释。本文认为的民营报纸就是以民营形式经营的,出版发行的与官方报纸相区别的所有报纸。

3.新闻政策的界定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在国统区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新闻检查措施,用以控制舆论,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本文所说新闻政策指得是在国统区内,国民党借由战争原因,颁布的对新闻业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新闻法律法规政策。国民党为推行其政策以形成新闻统制思想来压制与国民党独裁统治和持有不同政见的新闻事业。国民党寄希望于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权利,对能够利用的报纸进行利用,对不能够利用的报纸进行打击压制,“彻底完成新闻一元主义之任务”。

........................


(二)民营报纸在抗战前的发展

中国近代的民营报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历经政权更迭,它的发展在抗战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创立期(1873年——1894年)

中国最早的民营报纸是商业报刊,它最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报刊是 1833 年 8 月 1 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后来,随着西方办报思想和经验对中国人的影响,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国人开始了自办民营报刊的艰难探索实践。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民营报纸是《昭文新报》,它由艾小梅 1873 年在汉口创办。紧接着王韬于 1874 年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它是早期国人自己创办的民营报纸中对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份,一直出版到 1947年停刊,历时七十多年,同时它也是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据统计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国人自办的民营报刊大约有 30 种。因为在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推动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创办的民营报刊商业性质比较明显,并且很多不是私人自己独资创办而是集资与他人合作创办。这一时期私营性质的民办商业报刊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以及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于 19 世纪 70 年代在中国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2.发展期(1914年——1921年)

1914 年 7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这就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暂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对于国内来说,武昌起义胜利后,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公约》。两个月之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得以成立,这就为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了民主的思想和短暂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时间,报纸的数目急剧增加。据统计,“民国元年,全国报纸陡增至 500 家,总销数达 4200 万份。”这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民间独资或集资创办的民营报纸。例如湖北地区第一家民营报纸《大汉报》就是在武昌起义后的第五天,由胡石庵独资创办的。此外,一些传统的民营大报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注重报纸的经营管理和发行等业务,并且不断改进技术,因此使得报业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申报》在 1912年 9 月,由国人购买了股份,次年由史量才独资接办,使得《申报》的事业有了迅猛的发展。然而从 1912 年下半年开始,袁世凯政府开始对报纸进行大力打击和压制。到 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由 500 多家锐减到 139 家。一些新创立的小报由于缺乏生存经验加上资金不足纷纷停刊。但是相比之前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


二、民营报纸抗战时在国统区的发展概况


(一)上海、南京地区

抗战全面爆发前,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南京当时是国民政府首都,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国民政府经济和财政利益聚集之地,所以报业发达,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中心。但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企图进一步侵占上海、南京,1937 年 8 月 13 日开始大举进攻上海。当时中日双方共有 100 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了三个月。但是蒋介石集团内部没有全盘计划,更无长期抗战的打算。“孤注一掷”了三个月后,只得“战略转移”。从此上海成为孤岛,越来越远地被抛在敌后。“孤岛”里的三百多万居民,顿时成了孤儿,开始在腥风血雨下艰苦挣扎、奋斗。几家不愿接受敌方新闻检查的报纸,于 12 月 14 日宣布自动停刊。《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在报纸停刊的次日,立即宣布:工厂暂时维持,其余职工,除留一部分清理善后外,一律遣散,给薪三个月作为遣散费。但是,持续的战争使得这两地的民营报纸一部分被破坏或者是陷入日军之手,一部分被迫将人员设备转移到了内地。在这期间,报人胡政之、张季鸾都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上海非可久守”,并断定“沪版必将继津版而牺牲”,于是在虹桥机场事件发生不久后就立即决定创办《大公报》汉口版,以用来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

但是抗日报刊在上海这个历来是全国新闻事业中心的城市被攻占期间开始迅猛发展,率先出现了一大批抗日爱国报刊,在其中民营报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有重大影响的《救亡日报》就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 1937 年 8 月 24 日作为群众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创办的。该报是一份小型报纸,四开四版,在编辑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与一般报纸有了明显的区别,如对新闻报道进行精编、缩编,由于其内容丰富、言论精辟、形式生动活泼,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一些传统大报如《大公报》、《立报》、《申报》、《新闻报》等在抗战的新形势下也开始对报纸进行改编,积极报道抗日故事,加强抗日宣传,,发挥了民营报纸在抗日中的重要作用。

.......................


(二)武汉地区

武汉在当时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处于长江的中游,水路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所以经济十分发达,人口众多,超过了二百万,是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这个城市因为河流众多,天然的被分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担任着政治中心、商业集中地、工业重镇等不同的职能。

南京、上海沦陷后,武汉实际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的首都,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新闻机构的聚集地。从沿海迁来许多重要的新闻机构和报纸,如《大公报》创立的汉口版、《申报》,外加新创办了一批民营报纸。然则当时武汉周边战火已起,人心惶然,商业不景气,广告刊登不多,报纸只能依靠原有的积累来勉强支撑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盈利甚微。另外还要应付日本的突然空袭,所以发展的很困难,但是很多报纸仍坚持出报,还经常印号外,鼓舞人心。曹谷冰、金诚夫在写于 1946 年的《大公报八年来的社难》一文中曾这样说道:“汉版发刊之始,人员极少,社评仅季鸾先生一人执笔。除阐述战时性质,为争取国族生存,不断鼓舞军心民气之外,更强调意志集中,力量集中之必要,长期抗战遂成国是……销数竟达 53000 余份,创武汉报业史上发行最高之记录。”

但由于战前武汉工商业十分发达,交通又便利,所以新闻事业得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如《今日报》、《罗宾汉报》等。后迁入的民营报纸根基尚未牢固,因此影响力相对较弱,新闻影响力仍以本地报纸为主。

...........................


三、民营报纸在国民党新闻政策衍变下的发展策略................. 12

(一)抗战初期民营报纸的发展策略转变 ................... 13

1.抗战初期国民党采取的新闻政策 ................. 13

2.抗战初期民营报纸发展策略的转变 ........... 14

四、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民营报纸的转变原因 .................. 28

(一)由民营报纸外生态环境决定 ................ 28

1.特殊的社会环境 .................. 28

2.严苛的政治环境 ......................... 28


四、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民营报纸的转变原因


(一)由民营报纸外生态环境决定

民营报纸外生态环境就是民营报纸传播活动的最外层部分,也就是它生存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报业环境等。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特殊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到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共历时八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日军初期的疯狂进攻策略,华北、华南、华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先后沦陷。大批民众迁往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地区,吃不饱,穿不暖,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各项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民众依然支持抗战。所有国人都在为救亡图存努力,民营报纸也不例外。当时的中国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强暴。民营报纸顺应当时国家局势的发展,转变自己报道的重点。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民营报纸和其他报纸一起扛起了抗日宣传的大旗,让民众了解抗战信息,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为抗战的胜利做出贡献。

2.严苛的政治环境

约翰.亚当斯曾经说过“如果人类生存状况能有什么改善的话,那么立法者、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家将会发现,在他们不得不解决的最重要、最危险和最困难的问题中,对于新闻的管制居于首位。如果缺乏这种管制,治理人类就无从实现”。可见新闻媒体在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对新闻媒体实施管制,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对新闻媒体进行限制,尤其是民营报纸和共产党报纸为甚,从而通过新闻媒体达到个人集权化。在这种情况下,民营报纸想要生存发展,只能改变自己的报道内容等来规避严苛的新闻检查。比如《新民报》为了生存,凑出了“中间偏左,遇礁即避”的八字方针。中间偏左,要左到不至封门;在国民党的高压下,有时会偏右,但也不能右到与国民党一个鼻子出气,甚至骂国民党。同时因为严苛的新闻检查,日报没有了发展空间,所以有些报纸开始以发展晚刊为主,从而让记者编辑能够更好地发挥。

.........................


结语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一场影响深远、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国统区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经波折。抗战前民营报纸的发展已经处于繁荣阶段,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开始走向衰退。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内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新闻媒介进行管控,以此来控制社会舆论。国民党所实施的新闻政策随着战争的发展阶段不断进行调整。在抗战初期由于全民族抗战的需要,国民党对新闻媒体的管控开始放松,使得民营报纸在这一阶段有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开始为全面抗战积极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民众传递前线消息以及鼓舞士气。但是到了抗战中期,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面目开始显现,对新闻媒体采取了严格的新闻政策,这一阶段的民营报纸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发展策略上做出调整、在新闻报道上开始转变,以使自己可以在严苛的新闻检查中生存下来。到了后期,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更甚从前,民营报纸的生存举步维艰,不得不进行反抗。民营报纸开始在发展策略上呼吁民主,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在抗战的三个不同阶段,面对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民营报纸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而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从媒介生态学角度来看,完全是由于当时民营报纸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环境和原生态环境所决定的。

抗战时期,国统区民营报纸的发展在整个新闻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一时期国民党所实施的新闻政策以及民营报纸在这种新闻政策衍变下所采取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可以对民营报纸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的发展有所认识,更好把握整个民营报纸的发展脉络。民营报纸虽在建国后逐渐消失,但是它的一些发展策略以及有益尝试对于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