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5 09:04

1. 前言

通常认为,特定的情绪可以引起特定行为的出现,因此可以预期,职场活力与工作中积极的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个体能够体验到充满活力的感觉,那么他便能发展出一种能够很好地连结思考与行动之间关系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个体,能够通过采取更多积极的行动,思考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更多有创造性的答案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Fredrickson & Losada, 2005)。此外,前文提到,职场活力能够对工作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职场活力对于提高个体的工作绩效(job performance)以及整个组织的成效(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有着积极的作用。Shraga 等人(2009)的研究可以证明这一推论的正确性。由于情感状态是能够影响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的因素之一(Elfebein, 2007),因此可以预期,职场活力能够影响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对于这一推论,可以通过 Weiss等人(1996)的情感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 AET)进行说明。该理论认为,工作状况(job condition)可以导致情感反应的产生,进而对工作满意度等其他与工作有关的态度产生影响。此外,AET 还假设,当与工作相关的情境持续地对特定的情绪产生影响时,个体的情感模式会因此变得更加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出现某些特定的、可预计的行为和态度,这些行为和态度当中就包括了工作满意度这一因素。

......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已有的职场活力研究可以发现,不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都将其注意力放在普通企业员工的职场活力表现上,而对于职场活力在教师行业当中的表现则关注得较少。Shirom 在编制职场活力的量表过程中,对保健医生、教师和蓝领工人进行了访谈,以此作为编制情绪能量、认知活跃等两个分量表条目的依据(Shirom, 2004)。但在这个研究中,Shirom 并未对为何选择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详细的说明,也没有对教师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在职场活力上所表现出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在国内的研究中也有关于职场活力在教师行业中的表现的探索,如张函(2013)探讨了班主任的职场活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使用修订过的职场活力量表,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对班主任的职场活力状况进行描述,从而探讨班主任职场活力与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2 本研究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一共包括三个研究:首先,对已有的关于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通过元分析的方式进行计算,以探讨在中国大陆环境中,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真实效应值,再结合元分析计算得出的相关矩阵,使用路径分析方法,对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三个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所获得的中小学教师职业状况,结合职场活力理论,编制能够更为准确、全面地描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征的职场活力量表,并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最后,使用本研究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状况量表,探讨不同性别与学校类型的教师在职场活力量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中小学教师的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等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已验证本研究所假设的理论建构的合理性。本研究的整体研究设计框架与步骤如图 2.1 所示。

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3. 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元分析研究.................... 25

3.1 研究目的...................................... 25

3.2 元分析研究................................ 25

3.3 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的路径分析研究.......................... 30
3.4 本章小结........................................ 32
4. 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量表的修订与编制研究................................ 34
4.1 研究目的................................. 34
4.2 预研究.................................... 34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 37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 45
4.5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48
4.6 本章小结................................ 50
5. 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51
5.1 研究目的.................. 51
5.2 研究方法............................... 51
5.3 结果与分析.............................. 52
5.4 本章小结........................ 57

5. 中小学教师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5.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首先,研究者使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与学校类型的教师在职场活力各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探讨性别和学校类型因素对职场活力的影响。其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职场活力、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验证这三个变量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联系与特点。

5.2 研究方法

为了检验本研究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研究者依据 Podsakoff 等人的建议,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 Harman 单因子检验(Harman’s one factor test)(Podsakoff &Organ, 1986; Podsakoff, MacKenzie, Lee, et al., 2003)。研究者将所有 63 个项目同时进行未选择旋转方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考察因子分析的结果,如果只得到一个因子,或对变异解释率最大的因子所提供的解释率大于 40%,则说明数据存在着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Ashford & Tsui, 1991)。结果表明,共有 11 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 1,而且解释率最大的第一个因子能够解释的变异量为 33.34%。根据 Ashford 等人的观点可知,本研究的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

.........


6. 总讨论


6.1 对研究结果的总结与描述

研究一首先通过元分析方法,对已有的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合与计算,从而得到了职业倦怠、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等三个变量当中任意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真实效应值,其中,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的效应值为-0.49,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0.41,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 0.57,所有三组相关值均在 0.0001的水平上显著,研究假设 H1b,,H2b,H3 得到了验证;其次,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心理资本在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在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H4b 得到了验证。

6.2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研究一通过元分析研究,获得了职业倦怠、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真实效应值,其中,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组变量之间均有着中等强度的相关关系;为保证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还对对元分析研究的发表偏倚情况进行检验,发现三个元分析研究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的状况,这说明本元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心理资本是由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等四种积极的类状态组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探讨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构成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来推测,例如,有元分析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等两个变量与使用 MBI-GS 的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Alarcon,Eschleman, & Bowling, 2009),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原因。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4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