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传里看张:张爱玲传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8 10:59

第一章 张爱玲传记写作述评


1.1 张爱玲传记写作与出版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以煊赫的家世、非凡的文学才能、特立独行的个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吸引着世人注意的目光,也给人们的想象和言说留下了无数的空间。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初,“张爱玲热”在祖国大陆悄然泛起,人们的兴趣不仅仅停留于张爱玲作品,而向张爱玲传奇的一生延伸

于是,有“好事者”开始为张爱玲作传。1992 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于青打响了为张爱玲作传的“第一枪”,她撰写的《天才奇女张爱玲》当年七月由河北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张爱玲的传记作品。紧接着的 8 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知名传记作家王一心撰写的《惊世才女张爱玲》。大约半年后的 1993 年 3 月,阿川撰写的《乱世才女张爱玲》也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付梓。这三部传记不约而同地使用“奇女”、“才女”这样博眼球的字眼来渲染书名,目的显然在于吸引一般读者。因此,笔者认为,张爱玲传记的写作与出版从一开始就打上鲜明的商业化色彩,这与传主张爱玲自身的商业潜质是分不开的,抛开既雅又俗的作品不论,她的家世、感情经历、奇异的个性、飘忽的行踪,无一不吊足世人猎奇、窥视的胃口。以后二十多年的张传写作,大部分是沿着这种商业性的路径走下去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恰恰正是这几本有着商业化色彩的张爱玲传记,使得“新时期”的读者开始对张爱玲有了一个初步的完整印象。因为商业化,所以畅销,从而使更多的读者了解、懂得、欣赏张爱玲,加入到广大的“张迷”队伍中来。这大概也是这些存在不足的传记的价值所在。

1995 年 9 月,张爱玲在美国溘然长逝,立刻催生出了两部传记:第一部是张爱玲弟弟张子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第二部是美国学者司马新的传记作品《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提供了不少张爱玲晚年生活的新资料。之后的张传写作可以用波澜迭起来形容。迄今,张爱玲传记出版已达 70 余部。为了更加清晰完整地呈现出近 20 余年来张爱玲传记的写作态势,笔者将搜集到的已成书出版的张爱玲传记,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分列如下表:

传里看张:张爱玲传记研究

...........................


1.2 张爱玲传记的类型

传记在类型上可以说是一种“杂乱”的文学,关于传记类型的划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来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金科玉律”可循。传记文学理论家郭久麟先生曾以传记的文学性为标准将传记划分为“史传类”、“学术类”和“文学类”三种;赵白生博士又曾根据传记写作的动机将传记分为纪念性传记、认同性传记和排异性传记;学者杨正润在《现代传记学》中更是为传记的分类引入了形形色色的标准。为了简化这个问题,引入一种最基本的传记划分的方法,是从叙述人称的角度作归类,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传主本人为自己作传,“叙述主体”同时是“历史主体”;他传是他人为传主作传,“叙述主体”与“历史主体”进行对话、阐释、改造、再生成。张爱玲并没有为自己写过自传,本文研究的张爱玲传记均属他传,本节在此基础上对他传作进一步的类型划分。

他人撰写的张爱玲传记,数量繁多,形态各异,传记文本千差万别,增加了分类的困难。这里在理解和吸收前人对传记划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传记写作的实际情形,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张传加以分类,以明晰各版本传记的不同特征,对于张传中较为重要的传种——评传的写作特征,则给予着重论述。

一、按记述的时间跨度,可分为生平传记和阶段性传记。生平传记的记述时间横跨传主的一生,对传主的一生有比较完备的叙述,传记家“必须以有关传主的详尽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历史学的手段和方法真实而客观地叙述传主一生的经历,这类传记有宋明炜的《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刘川鄂的《传奇未完:张爱玲 1920——1995》、王羽的《张爱玲传》,任茹文、王艳合著的《张爱玲传》,邵江天的《风华绝代——民国上海四才女之张爱玲传》,等等。阶段性传记则未能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传主,而是截取传主人生的某个阶段或某些重要的事件来展开论述,使处在特定阶段或特定事件中的传主得到较为良好的塑造和反映,一般传记作家对这个阶段或者这个事件中的传主有着比其他书写着更为熟悉的心理基础。如侧重张爱玲童年经历的张子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叙述张爱玲晚年婚姻与生活的司马新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都属于阶段性传记。

.......................


第二章 张爱玲传记的个案研究


2.1 余斌的《张爱玲传》

余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陆最早一批为张爱玲写传的作者之一,除张爱玲之外,他还曾为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位大师周作人写过传记。余斌 1960 年生于南京,并在 1978 年至 1989 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已在该系任教),20 世纪 80 年代初张爱玲悄然浮出历史地表,他恰好是大学里 20 多岁的文学青年,以研究者的姿态较早地关注到了张爱玲,其后又是 90 年代初祖国大陆“张爱玲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可以说,余斌兼具了撰写张爱玲传记的时代底蕴和文学底蕴,是比较适合给张爱玲作传的人选。

余斌在读过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之后就对张爱玲产生了较强的好奇心,其后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时有机会读到沦陷时期两部全套的刊物《杂志》和《天地》——那一时期张爱玲在这两部刊物上发表作品最多,深为张氏作品所折服。由此,,余斌对张爱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选择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为研究对象作硕士论文,题目为《论<传奇>》。后来,余斌在此论文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补充了对张爱玲后期作品的讨论,对张爱玲的学术研究和生活经历做了更多的交代,遂改写成四十万字的《张爱玲传》于 1993 年 12 月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后作者对旧版做了些许修改和增补,又在附录部分增加了几篇与传主相关的文章,于 2001 年 12 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2007 年,余斌的《张爱玲传》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不过此版并未在旧作的基础上作出增删和修订,而是保持原貌,只不过新收入了《对照记——<爱>的来历及其他》、《张爱玲的自画像》两篇文章。六年后的 2013 年,余斌又在原著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与传主相关的插图,付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节以 2007 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为蓝本进行讨论。

余斌的《张爱玲传》洋洋洒洒三十六万余言,当然它的厚重绝不仅仅在于字数的充足。余斌以“不做人生传奇而做文学传奇”的立场,严谨细致地以海内外相关的文献为依据,对张爱玲的生平尤其是作品做了全面深刻的叙论。正与作者在该书引言中所说的相一致,他着重的是“去寻思张爱玲作为一个作家的传奇——她的有异于众的创造历程。”作者多次在书中着重强调“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作为文学家的张爱玲”,而全书的脉络也是沿着传主张爱玲的小说家、文学家的身份展开的。对于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张爱玲,对于“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以文学创作为指引去剖析张爱玲的生命轮廓,无疑是一个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价值的合适视角。显而易见的是,选择从这个角度出发,与余斌学院派出身的学者身份和对张氏作品的深切喜爱息息相关,由此生发出的对张爱玲作品的深刻而严谨的讨论,成为这本传记的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本传记的遗憾和缺陷,恐怕也是由特点和亮点而来。

.........................


2.2 张子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

张子静是张爱玲的唯一的亲生弟弟,张爱玲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对这弟弟有过介绍,并且她的短篇小说《茉莉香片》中的男主人公聂传庆就是以这位弟弟为原型,因此熟悉张爱玲的读者对张子静并不会感到陌生。1995 年 9 月张爱玲在美国悄然作古后,关于她的各种传闻持续不断,华语文化圈的各种纪念文章如潮水般涌现。在这种情形下,台湾《中国时报》副刊主编兼小说家季季来到上海找到张子静,旨在讨论撰写纪念张爱玲的文章,最后两人决定“为张爱玲合写一本书”,是以有了《我的姐姐张爱玲》问世,准确地说,《我的姐姐张爱玲》应是由张子静和季季合著,但季季的工作在书外。

该书的底本是张子静写就的一篇悼念张爱玲的文章,仅一万五千字,季季读过之后,认为其“骨架清晰,血肉则有欠丰腴”,想要再多加点“原料”和内容丰富它。于是他在初稿的内容之外先后拟了近一百个具体问题给张子静,而张子静根据记忆在“尊重事实”的大原则下以文字作详细回复,然后根据这些回复对张子静的初稿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丰富、润色,充实成十三万字的传记《我的姐姐张爱玲》。

该传的一大价值是对张爱玲的家世和童年经历作了强有力的补充和描述。张爱玲的显赫家世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也是众多张传写作者孜孜不倦大书特书的内容。然而众人大多只知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外曾祖父是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而张子静指出张爱玲的家世不应止于张家和李家,因为除此之外,母系的黄家和后母系的孙家也都曾是名望之家,张子静直陈黄、孙两家对张爱玲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这两家较不为人知。这不禁让人有眼界大开之感,因为我们从以往的有关张爱玲家世的论述中得到的印象,只怕也是止于张家和李家。而其他版本的张爱玲传记,也大都忽略了这一层。

...................


第三章 张爱玲形象在传记中的塑造与建构................. 32

3.1 历史语境下的传里看张:新遗少................ 32

3.2 政治语境下的传里看张:文化汉奸的疑云............ 34

3.3 传奇不奇:弱女子形象........................ 37


第三章 张爱玲形象在传记中的塑造与建构


3.1 历史语境下的传里看张:新遗少

这里所说的历史语境的内涵是:张爱玲显赫的家族史造成的历史语境。在这个历史语境下,以张爱玲传记为文本来“看张”,看看会通向怎样的张爱玲“形象墙”。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中,能有张爱玲这样的显赫身世的,凤毛麟角。张爱玲的家世是传记作家们不肯放过的“兴奋点”,也是大多数传记“探寻”张爱玲的起点和源流,笔者所见到的张爱玲传记,有许多都是从张爱玲煊赫的家世落笔写起的。

例如杨天舒的《图本张爱玲传》在第一章就用了全部的篇幅来介绍张爱玲的家族背景;刘川鄂的《张爱玲传》同样注重张爱玲的“贵族血统”,起首也是用一章的笔墨来记述张爱玲的家族人物;然而从家族历史的视角把张爱玲解读得最完全最透彻的典型传记文本,当属冯祖贻的《百年家族:张爱玲传》。

冯祖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是史学研究专家,他认为“人是时代的人和家族的人”,意图以家写人,分析张爱玲的“豪华家族”对她的影响,开辟一条解读张爱玲的新路。他打破了时空隔阂,在家族历史的语境下从各个侧面研究了张爱玲的行为、性格、思维方式,塑造了另一个角度的张爱玲形象。

家族历史对张爱玲的影响,还体现在婚恋观上。冯祖贻指出,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比祖母李菊耦大十七岁,曾外祖父李鸿章比曾外祖母赵夫人也大许多,这两段姻缘都可以说是圆满的。而张爱玲的父母张廷重和黄素琼结婚时都是二十岁,年纪相当,这段婚姻却屡受波折,最终走向覆灭。家族中亲近人物的婚姻警示着张爱玲,夫妻双方年龄差距悬殊方能使婚姻导入圆满之境,而年纪相当的却反要尝受不幸的恶果。男方比女方年纪大很多,反而是一种优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张爱玲选择的两任丈夫都比她年纪大许多。以张爱玲“个人主义者”的个性,“素来缺少人际交往的她,必然会以亲近的人的婚姻作参照,家族的婚姻往事不能不影响她的择偶考虑,祖辈和父辈的婚姻自然进入了她的思绪。”②也许冯祖贻的这段分析会被认为牵强附会,然而只要把张爱玲自己的话拿来加以对照,这段分析就会显得入情入理,请看“张氏说法”是何面目:“不过我一直想着,男子的年龄(比女子)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有了这段对比,读者应有豁然开朗之感。

.....................


结语

在现代作家中,像张爱玲这样能够融雅文学与俗文学于一炉,融都市现代化与民族传统于一炉,融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于一炉,集商业化与艺术性于一身的作家,微乎其微。无论从文学、人生、历史、社会等各个角度来观照,张爱玲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具有百析不透的言说空间与艺术魅力。这不仅使张爱玲引起文学研究界的兴趣,也使她获得了传记作家的青睐。“张爱玲热”渐次叠起,张爱玲传亦因之书写有据,畅销有道,成为现代作家传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出身名门世家却擅于书写小市民的苦乐哀愁,她无心涉足政治却与政治立场颠倒的人物结下姻缘,她表面上冷酷无情却在作品中与读者相伴相亲,她喊出“出名要趁早”的口号却在晚年隐居避世……张爱玲文学作品及其人物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为传记作家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张爱玲是历史人物,然而在诸传记作家的写作历程中,她的形象塑造也是一部不断演变和分化的历史;张爱玲是文学家,而在传记作家文学化的笔法下,她又成了传记作品中的文学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记赋予了张爱玲历史人物的二重性和文学人物的二重性。随着张爱玲旧作遗稿(如最近出版的《少帅》)的不断发掘面世,各种信件接连结集出版(如夏志清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加之张爱玲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宽,张爱玲传记写作的“生平”素材和“文学”素材正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这使得张爱玲传记的写作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

“绝对真实”、“历史真实”的张爱玲已离我们远去,“相对真实”、“艺术真实”的张爱玲在各类传记作品中不断复活。传记作家们乐此不疲地用个人化的方式去“想象”、“寻找”、“发现”张爱玲,套用一句警句来说,“一千个传记作家有一千个张爱玲”。这是一个绝无标准答案的无休止的阐释过程,传记作家们不厌其烦的言说与书写,只能让读者们“走近”而无法真正“走进”百分百真实的“张爱玲本体”,“张爱玲本体”只能以“喻体”的形象被解读以及被接受。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张爱玲传记出现,让她在最钟爱的文字里,不断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4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