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就业障碍与职业探索行为关系研究:以择业效能感为中介变量
1前言
1.1研究背景
2011年,人力资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中国现阶段就业难首要就是大学生就业难''。截止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达699万,相较2004年280万增幅巨大,加之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经济形势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状况更不容乐观。但实际上,人才“供过于求”的表象背后,却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表现满意度逐年降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稳定性低,不易培养。
上述情形,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不合理因素,这可能与高校培养机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多数大学生在读期间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不清楚自己的特质、能力、想要的生活,更不懂如何立体判断未来工作的需求和核心价值,及与自己的匹配程度。这些问题在临近求职时集中爆发,并表现为大学生求职“随大流”等现象,问题的存在也为大学生步入职场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当就业后发现现实工作和理想差距太大时,毕业生往往选择离职的方式逃避,这会直接导致供需双方人力、财力损失。
实际上,以上情况带来的资源浪费是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的。大学生在读期间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接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也有机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解读社会和职场。但是,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时就开始面临着来自社会就业的压力,背负着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多专业的学习也是因为“被选择”而不得不坚持、对于求职信息的乏同样也给他们带来障碍,这些对未来就业障碍的认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对未来就业的准备,比如,有些学生感知的障碍极大,于是紧张、焦虑、放大压力、失去信心,采取消极抵御方式,被动做职业准备,最终也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发现兴趣点。相反有些同学比较能坚持信念心,在不同的实践领域积极探索,为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及早发现自己的潜力、价值、兴趣。
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就业障碍进行研究以了解大学生感知的主观障碍来源,从而针对性地从外部环境着手进行改良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再者,进一步了解不同个体的信念机制如何影响最终的职业行为,若这种信念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外界干预而发生变化以致最终职业行为结果优化,那么研究结论无疑能给教育组织适当的“职业生涯辅导”设计提供参考,这也有益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供需双方的职场满意度。
1.2研究意义
现念音义
1.本研究希望打开从学生主观就业障碍到探索行为的黑箱,为学校等教育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已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因此根据主观就业障碍类别做有系统的、针对性的效能干预设计,能有效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行为。
2.本研究的样本来自经管类大学生,其在感知到就业障碍后会影响择业效能感,从而影响最终的职业探索行为。本研究希望能给大学生一些可参考的方向,以便提升大学生择业的结果有效性,职业生涯前期的探索会为大学生本身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稳定的基础,也能够提升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稳定性。
理论意义:
1.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厘清主观性就业障碍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职业行为的这一过程,这一机制的研究可以扩充国内在职业理论方面的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的研究,丰富化研究方向与内容。
2.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这一机制(主观就业障碍择业效能感职业探索行为)在中国本土化情景中的可行性。国外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研究虽然较为普遍,但在“主观障碍信念职业探索”这一研究方向上仅有理论支持,缺少实证研究。而国内在此研究方向上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均无涉足。因此本文在中国情景下所做的研究,结果如能符合预期假设,则该机制的有效性可以得到部分验证,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善可能产生一定作用。
本研究以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以心理学“认知情感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本研究的模型:
2文献综述
2.1主观性就业障碍的研究
2.1.1主观性就业障碍的含义
国内和台湾的学者也对“职业障碍”进行大量研究。吴雪梅认为主观性就业障碍是个体针对未来的某个职业目标、任务为出发点,再根据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而主观感知的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该障碍可能出现在择业前期也可能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主观性,即主观评价造成障碍的各种内外部的因素。赵颂平和张荣样认为职业阻隔就是个人目前与理想职业状态的差距。台湾学者们将译作“生涯发展阻隔”、“生涯阻碍”等,袁志晃将其定义为“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当中或是在职业生涯发展到达某个阶段,自己觉得尚缺乏某些正向发展或处在一种发展阻力状态中,只是个人形成较低的职业生涯成熟度,或者较缺乏自主定向的发展状态。
本文根据Albert的定义认为,主观性职业障碍是个体主观感知未来职业可能遇到的相关障碍,在时间维度上可分为择业遇到的障碍和实际工作后遇到的障碍(职业发展障碍,本文研究主观性就业障碍。
国内及台湾的学者对此的研究大多面向大学生群体。基于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证实女生较男生感知到的职业障碍更多。但台湾学者认为在感知的障碍来源上性别间差异,男生的障碍主要源于背景因素而女生感知障碍更多源于社会、人际等方面。田秀兰从大学生职业阻碍因素与职业选择适配性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男、女的职业选择适配性在职业生涯阻碍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该项目上较男生更有预测力,感知到的影响更大。吴雪梅、张大均对1539名在校本科生的调查表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学生感知的就业障碍亦有差别。
...........
2.2择业效能感的研究
2.2.1择业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个体的择业效能感的现状研究主要集中于与个体因素,如人口、心理特征等,也有家庭因素、外界干预等因素有关系。择业效能感在人口统计上的差异性研究
2004年,刘晓燕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效能感与艾森克人格质中的内外倾、神经质维度显著相关,其高低水平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人格与择业效能感有紧密的相关。
国内研究者王金良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等环境因素不同会导致择业效能感差异,其中成就性和矛盾性维度的预测力最强。但赵冯香,2005年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本科子女的择业效能水平显著负相关,研究生则不受影响。另外还表明独生子女与否也与学生的解决问题效能感相关,独生子女普遍高于非独生子女。
在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内的学者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在结论上并未达成统一。杨林等学者的研究发现职业价值的每一个维度都与择业效能感的每个维度显著相关。李力也得出类似结论,职业价值取向对择业效能感存在一定预测作用,但起作用的预测因子存在性别差异。
关于职业兴趣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偏少,但确有研究表明职业兴趣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有直接影响,胡艳红的研究也表明頑业兴趣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有很大影响。
............
3研究设计......22
3.1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设.........22
3.1.1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22
4数据分析.........29
4.1量表信度效度分析........29
5结论及启示........55
5.1结论汇总........55
4数据分析
4.1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包含三个变量,分别是主观性就业障碍、择业感效能、职业探索行为,其中的主观性就业障碍包含六个维度,分别是专业水平障碍、亲人态度障碍、职业知识障、就业竞争障碍、家庭状况障碍和社交能力障碍等。第二个变量择业效能感包含五个维度,分别是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问题解决、自我评价效能感。职业探索行为变量主要包含两个维度,职业外在探索、职业自我探索。用量表进行假设的验证分析前,需要对量表分别做效度、信度检验分析以保证问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内容的准确性。
人口学上的差异性和特征,如性别在分析职业相关变量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证明性别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和效能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家庭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大学生能够接受到的社会支持多少,也会对他的职业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在梳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几个最有意义的控制变量来进行对比研究。这些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对于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检验,如性别、家庭来源(城镇、农村)、是否独生子女等釆用T检验统计法,对三个以上群体,如年级间平均数差异检验釆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
............
5结论及启示
5.1结论汇总
社会认知理论的“刺激认知行为”在CAPS的进一步扩充下,形成“刺激认知信念行为”这一机制,本研究运用这一机制将探讨个体感知的的障碍(主观就业障碍),通过个人的职业相关的情感、信念(择业效能感等,最终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相关行为(职业探索)这一过程。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情感框架理论,想要探讨的是关于职业探索行为在大学生感知到这么多的外界、内部障碍后是会有所不同?这中间有无传导机制?该传导机制的变化可否受外界影响呢?等这些问题。根据前面章节的数据及讨论结果简要整合,进一步形成并阐述主要结论,以揭示本研究所具有的的现实意义,以期望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个人角度出发为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定程度上丰富“认知情感行为”这一理论在职业生涯方向的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情感人格体系在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应用较为广泛,但在职业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多集中于认知行为、认知情感,或者是人格认知的机制,对于完整的刺激认知情感行为的生涯相关研究比较缺乏,这在指导职场、学生的职业生涯行为时缺乏落地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职业理论有一定扩充。
2.基于中国情景,研究这一机制形成
国外基于大学生群体职业生涯研究较为普遍,国内相关研究虽已起步,`但仍集中于与人格等较少因素相关联系上。在“主观障碍信念职业探索”这一研究方向上国外仅有理论支持,但国内并无前人研究,因此在中国情景下做本研究,希望能进一步通过结果证实该机制的普遍适用性。
总得来说,本研究涉及的几个人口统计量对于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探索行为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尤其是主观性就业障碍在人口学统计量上的差异较大,重点表现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上,这些都将是后续给出职业生涯指导启示的参照点。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5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