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融合教育背景下残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与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16-04-28 20:28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残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客观障碍导致学习适应从课堂到考试均面临困境;主观偏见导致缺乏有效沟通,人际圈层狭窄;日常校园生活凸显残障生适应力强的坚韧品格。由此提出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适应状况的具体策略,从环境层面构建物理与观念双重无障碍的融合校园环境,以及从个人层面培育乐观积极的态度提升抗逆力,从而增进残障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论文关键词]残障大学生 社会适应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推行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它扎根于人权和平等的理念上,各项融合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融入主流学校,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近年来,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推行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普及,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其中,残障大学生的融合教育状况相比基础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更为多元和复杂。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两方面的共同发展,目前我国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以为残疾人独立设立的高等教育学院这一特殊教育形式为骨干,以普通高校就读的融合教育形式为主体,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就读为辅的格局。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进一步贯彻融合教育的理念,其中特别提到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本文通过对残障大学生进行问卷和深度访谈等调查,深入分析目前残障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中的现状,并探讨可行性的策略建构。
一、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尽管融合教育的效果没有为实证研究所证明,它却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并顺理成章地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成为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经历了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优异的个人素养。但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意味着有诸多适应困难需要其面对,调查也显示出残障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生活中面临很多适应困难,这些问题从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日渐凸显,并转而影响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未来的发展。
(一)客观障碍导致学习适应从课堂到考试均面临困境
残障大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除了与其他大学新生一样面临从中学教育模式向大学教育模式的适应之外,还必须面对学习环境中的诸多障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残障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课堂学习障碍导致效率低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互动场所,涉及的因素包括教师、教学设备及学生等。教师作为授课主体而存在,教学设备则是传递知识必不可少的介质。对于很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大学生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障碍,使他们无法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过程,从而产生了过程中的不平等,也造成了残障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首要环节产生了学习适应上的种种困难。如对于低视力或全盲的学生而言,教师上课时通常会使用的板书、PPT往往包含着所传递知识的内容要点、补充与延伸等,在教学中则成了这些同学学习的盲点。
2.考试评价机制单一导致成绩落后。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属于教育评价中的微观层面,其功能有检查和督促以及激励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针对残障学生群体建立起不同于其他学生的、适合于不同残障类型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而是将其纳入全体学生的整体评价机制当中,因而也使得残障学生在面对这些评价时感到困难或难以应对。例如在学生评价中最为常见的考试制度。大多数高校课程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仍旧是传统的笔试考核形式,对于已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残障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笔试考核,但仍旧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如在一些题量较大、题型较难的科目中,低视力的同学均表示因看不清楚字体而需要花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四六级英语考试科目及计算机应用等公共课程上。很多难以应付这些考试的残障学生会选择课程的免修,但免修课程的形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单科考试的免修或成绩的不理想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在奖学金的评比、各类奖项的评选中,残障学生都会因某些课程考试形式带来的不利造成整体评价的不利局面,进而也会对其未来就业时的整体评价带来不良影响。
(二)主观偏见导致缺乏有效沟通,人际圈层狭窄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既是体现其心理适应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营造优良心理健康环境的重要方面。大学的人际环境包含了多种人际关系,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主要适应的就是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然而,由于大学生中存在对于残障学生的排斥与偏见以及残障大学生本身自我封闭等心理特征,导致残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互动情况并不乐观。
调查显示,不同类别的残障学生其人际适应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其中,聋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是封闭的圈层式人际结构为主,即聋生的人际交往对象往往也只限于聋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容易形成且颇为紧密,这也是聋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在与人沟通时他们往往必须借助手语、唇语或打字等形式,从而造成人际沟通中的很大障碍,因此,他们的人际互动结构和模式也就相对固定而难以打破,尽管在一些学校聋生也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融合教育,但现实情况中,聋人与其他大学生的交往很少,或只有很疏远的关系,他们的人际交往呈现很明显的封闭性。相比较而言,其他类型残障学生的人际互动与聋生相比,少了圈层结构,封闭性却依然存在,即人际互动呈现自我封闭的状态。调查中显示,无论是肢体残障、低视力或其他类型的残障大学生,其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建立尤显困难,对于残障学生的歧视仍旧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当中,而且这样的歧视并非直接的侮辱或损害,而是疏远和排斥。例如,有一位脊柱侧弯的大学生曾在调查中透露这样的情况:“我所在宿舍的同学都是正常生,他们经常参加学校活动,我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跟他们的话题也很少,其他同学都是和本宿舍同学关系最近,只有我连宿舍同学都疏远我,好像跟我做朋友很丢脸。”
由此可见,残障大学生在人际适应上所呈现的问题更为复杂和多元。对残障学生的排斥和隔离以一种非常隐蔽的形式存在,如在校园活动的设计中并没有给予残障学生展示的机会,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在进行招募选拔时也没有残障学生的一席之地,加上残障学生既有的自卑封闭的心理状况,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生活中去,从而造成残障学生的生活交际圈层很狭窄,甚至出现退缩和回避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残障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不仅仅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 更影响其心理状态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等。
(三)日常校园生活凸显残障生适应力强的坚韧品格
不可否认,在大学校园环境中依然存在一些因为无障碍设施的欠缺而导致残障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某些不便利。如对于肢体残疾的大学生来说,许多宿舍的住宿条件并不理想,上下铺的设计和高层没有电梯等问题,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还有很多高校的图书馆设计在很多方面不适合残障大学生使用,在结构设计、设备设施配置、书刊库布局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无障碍设置的要求,如缺乏盲文阅览室、书架的放置不便于坐轮椅的学生借阅,既无电梯又无坡道等,这些都给残障大学生的使用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相比较很多大学新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低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性差的现状而言,残障大学生反而表现出适应性强的特质。由于残障大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经历了各种适应上的困难,在进入大学之后,生活上的不便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困难,相反,他们表现出比一般大学生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品格。比如,低视力及盲生同学能够很快熟悉校园环境,借助盲杖等简单辅具就能够在校园环境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他们对于环境的唯一需求就是尽量不要有改变,即使很多没有盲道的校园,只要环境不变他们表示都能够应付,没有太大困难。
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语言”,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常常意识不到其存在。它主要利用人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点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中出于对残障学生的考虑而设置的无障碍设置等便利条件,往往也暗含着对于残障学生的接纳与尊重。因此,目前很多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已经将无障碍设施考虑进去,从而为残障大学生更好地实现生活适应准备好了物质基础条件。
二、融合教育中的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策略
(一)环境层面:构建物理与观念双重无障碍的融合校园环境
在《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把障碍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即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理环境方面的障碍和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的社会环境中的态度观念。残障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中出现的困境,究其根源都与校园环境中的障碍有关。障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残障大学生同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之所以称之为残障是因为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了适应性的困境。如果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也就消除了个体在参与环境互动中遇到的适应性困难,消除了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时的障碍,也就不再有关于残障的这一分类,因此,无障碍校园环境的创建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而言,创设平等自由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融合共生的环境品质,才能为残障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首先,就物理环境而言。为残障学生提供合理的便利,减轻和消除残障带来的影响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资源的共享,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为残障学生提供更为公平的方式方法,如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残障大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适应困难。特殊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作为一个实体,提供各种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习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学习辅具。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方案、网络课程、资源库、学习辅导计划和补偿与补救措施支持特殊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此外,通过课程的替代、考试方式的转化等方式给予残障大学生公平的教育评价,如为视障学生提供大字(盲文)试卷,并适当延长考试时间;听障学生的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采用题型替换或折合分值的形式给分等。
其次,比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更为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无障碍,《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指出,第一种障碍是由于无知和缺乏关心造成的,只要通过仔细规划,花费不大的代价就可以避免。与物理环境方面的障碍相比,观念上的障碍是造成残障大学生适应困难的更为重要的原因,而改变社会观念态度比建立无障碍的物理环境难度更大。在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困难的不同层面显示,诸如不良的人际关系、朋辈群体圈层的缺失等都是造成其社会适应困难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都是能够改变的现实。以资源中心为例,除了能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之外,还可以成为促进残障学生与整体校园相融合的关系中心,为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建立更广阔的朋辈群体圈层提供支持。
(二)个人层面:培育乐观积极态度,提升抗逆力
残障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源除了环境中所存在的某些障碍与不平等之外,还与群体中个人的特质有着密切关联。个体的生理、心理等状况也决定了其适应环境的品质。因此,不同类别的残障大学生往往在与环境的互动与适应上所呈现出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如,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上普遍较好,而人际互动和情绪适应上出现的困难较多。
从残障大学生本身来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进入高等院校就读,已经显示了其在克服障碍与困难,实现与环境的适应上拥有各种能力及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在大学生活中实现适应力提升的良好基础条件。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需要与环境达成适应的地方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也往往更为复杂,生理条件受限所产生的诸多不便进而会带来心理上的自卑、低落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进而会影响到他们在诸多层面上的社会适应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从个人层面入手,积极改变他们对负性事件的认知与应对,从心理素质提升的角度帮助残障大学生改变生活面貌,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在现有条件允许范围内更多地拓展生活空间与圈层。通过更多地获得社会参与及群体融合的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是实现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及残疾人工作者都应当承担起这样的工作,可以通过个案及团体等形式,积极加以引导和教育,把残障大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负性事件变成成长中的动力,以实现抗逆力的提升为目标,通过对残障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监测与干预,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
本文编号:35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