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个体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20 21:24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个人旨趣
拖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十几个小时的睡眠似乎也无法让连续加班一周的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小研艰难地摆脱了对被窝的眷恋,挣扎着、据转着、在昏睡与清醒之间揭开了眼帘。耀眼的阳光被窗帘阻隔着,却变得和照而温柔,她轻轻拨开窗帘一角,窗外明亮得像一幅薪新的画作,阳光肆无忌惮地洒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想要把这个世界照得愈加清晰、透亮。楼下的行人行色匆匆,就连卖早餐的大妈都推着她的小车,匆匆而过……这是周末的开始。小妍舒了一 口气,揉揉惺松的睡眼,划开手机锁屏,一看时间,己是上午11点10分。“不用上班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丨”小妍心里乐着,想着,“今天要做什么呢? ”她不自觉地点开了微信,在姐妹淘的群里吼了一声,“大伙儿,起床没?今天什么活动啊? ”就把手机放下,去洗漱一番。回来翻看微信上的回复,上面小伙伴们已经机机喧唆地聊开了: “我还在床上躺着呢” “我刚起,今天不想动啊” “宅女” “这么好的天气,出来逛街啊? ” “又逛?你的那点工资迟早被你败光” “不然干嘛?好无聊哦” “人生就是这么无聊”……小妍看着最后一条信息苦笑着,拇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跳跃着,几秒后发了句“算啦,待在家里得了”。随后跟发了 一个撇嘴的表情,就将手机与自己一同扔在了床上。时间似乎凝固住了,一间不大的屋子却安静得可怕。小妍不知道该干什么,孤独如刺,寂寞似针,无孔不入,穿过身体,直至心灵。突然,小妍一个猛地翻身而起,她打开电脑播放音乐,将声音调到最大,屋子里充斥着朴树的声音,“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
........


第二节社会背景:研究意义的寻求
自1899年美国学者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的《有闲阶级论》一书问世算起,此后的近百余年间,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人们的休闲生活日益丰富,不仅包括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还包括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理解与体验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休闲” 二字,并赋予了极其深刻的内涵。“休”有“吉庆、欢乐、美善”之意,暗示人倚木而休,表达了人类原始无意识中对自然的敬畏。“闲”通“娴”,通常具有婉静、安宁之美。古人对休闲的理解,不仅是闲暇时的娱乐时光,更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心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每一项休闲活动的背后都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新华网中的一篇资料显示,原始人一生中的劳动时间占33%,而闲暇时间只有16%;农业社会以后,人的一生中劳动时间占28%,闲暇时间占22. 9%;到了工业社会,人的一生中的劳动时间约为10. 4%,闲暇时间占到38. 6%。从1995年5月幵始,我国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1999年10月又推出了"黄金周”休假制度,我国职工的法定休息日每年达到了 114天。2007年12月又在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此后,我国法定休息日每年达115天。休闲时间的历史性增长是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美好的休闲享受呢?刘春海教授在《生命与休闲教育》一书中警醒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休闲简单地等同于吃、喝、玩、乐,伴随着贪欲、浮躁、喧器、奔忙、自私等等,传统的休闲智慧与休闲固有的精神价值正在消失。2正如罗素所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当我们逐步迈进了这个普遍有闲的社会,我们如何找寻休闲活动的生活本质,如何在这些用来休息、反思、娱乐或是沉浸于创造性活动的时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休闲栏下了这个飞速奔跑、日新月异的社会,问一问文明的最终方向。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而我们是否渐渐偏离了这个中心呢?
.......


第二章小西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业余音乐人小西素描
简单收拾好背包,跟同事打了声招呼,“走了啊,明天见”,小西系好围鹿,匆匆锁上办公室的门,准备开启自己的业余生活。小西,上海人,即将迈入三十岁,在这个学校她度过了四年的本科时光,三年的研究生时光,自2011年留校工作开始,又添上了三年的青春。作为该大学某学院的一位青年辅导员,主要负责处理一些学生事务和行政事务。白天,她跟这个城市其他的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工作,但下班之后,她立即恢复了自己另一个身份,就是摇滚乐队ZYZ的主唱。音乐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现在为止,乐队就是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因为你……你认识的人,你的圏子,你的朋友圏有大半变成了这样,或者跟音乐相关的,所以我,现在叫你脱离这种生活是不太可能了,因为你朋友都是这样,然后你每天、每星期,见面的、交流的,都是这些。”从她五、六岁,读幼儿园开始学琵琶接触到音乐,到大学二年级获得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冠军。从此,她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组建原创独立乐队ZYZ,获得多个上海市乐队大赛奖项,现仍活跃于上海独立音乐舞台。一阵风吹过,撩起了小西干净清爽的短发,有谁会想到,这个外表素净文雅,面庞清丽白暂的女生会是一个地下乐队的乐手。小西来到了上海凯旋路上一幢白色的独立小楼前,那是上海第一家摇滚现场酒吧一一YYT,它背靠一座公园,欲遮还羞地将自己嵌在层层叠叠的绿色树丛中,像一个梳妆待嫁的少女等待意中人打开她的心扉。黑色木门透着古朴之气,里面的世界在门打开的那一刻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昏暗的灯光,狭小的空间,几张桌子零星地站立着,桌上的烛光在杯中摇曳,四周的墙上画满了充满个性的涂鸦,一个不算大的舞台上面摆放着各式乐器,三个男青年在那儿调试着设备。“嘿,你们这么早! ”小西与三个乐手打着招呼,凑上前去。
.......


第二节小西的音乐探索历程
“小时候比较有文艺天赋,就诗歌朗诵啊,什么唱歌啊,这种课外活动参加的比较多,然后小时候因为一直学一些,……乾琶嚇,国画啦,就类似这种东西”。对于小西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琵琶、评弹接触到音乐,学习国画的时候出于本能地喜欢意境美,到了初中进了一所昆曲特长的学校,昆剧成为了她日常的课程。然而,这些中国传统的音乐表达形式却没有让她走上传统的音乐道路,一场偶然让她与摇滚邂逅。“我小学的时候,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一个歌手,是郑的,就是我听摇滚最早的不是崔健啊,是郑钩。郑销之所以会吸引我的是郑釣的第一张专辑有非常多的民族元素,包括西藏啊。第一张有一首歌叫《回到拉萨》那首歌,包括他第二张专辑里面,他用了非常多的藏族的民乐,包括藏族的女声,用的那种唱调,非常非常好听,非常喜欢!所以郑钓,小时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也是因为他才开始听、演出摇滚乐的,那个时候就叫中国“土摇”嘛!(笑)”带有民族元素的音乐风格与个体过去接触传统音乐的经验发生了联结,但在该阶段,相遇状态的联结还处于感受层面,属于一种非概念性、非本质性、非理性的感受思维。小西表达了对听郑钧的摇滚乐的感受,就是“非常非常好听,非常喜欢”。此时的摇滚乐对于小西来说,仅是一种感受存在。
...........


第三章小苑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60
第一节自由摄影师小苑概况.......60
一、小苑一一用相机述说精彩世界的拍客.......60
二、小苑的生涯成长历程.......61
第二节小苑的摄影探索历程.......64
第三节小苑休闲活动的意义生成.......72
第四节小苑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生成机制.......78
第四章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跨个案分析.......87
第一节时空体悟:休闲活动的范围与历程.......87
一、休闲活动的范围.......87
二、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历程.......89
第二节经验感知:休闲活动的体验与理解.......92
第三节实践反思:休闲活动中的学习与成长.......104
第四节理论探索:休闲活动的生涯意义建构.......110
一、休闲活动的生涯意义.......110
二、休闲活动的生涯意义建构.......113
第五章反思魂议.......117
第一节研究主要发现.......117
第二节研究限度.......123
第三节反思与展望.....125


第五章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研究主要发现
行文至此,不知不觉来到了尾篇,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在上一章中已渐渐浮出水面,本节内容主要对上一章进行归纳概括,将其分为五点内容作简要呈现。第一点对应第四章的第一节,第二点和第三点同时对应第四章的第二节,第四点主要阐述跨个案比较分析的结果,第五点对应第四章第四节。下面是主要发现详述。本研宄主要发现之一:个体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历程与社会背景下休闲活动的发展和个体自我的发展相呼应。该发现来源于质性研宄的访谈文本,小西的休闲活动意义建构历程与摇滚音乐到独立音乐的过渡相适应,与个人自我的发展、内心价值的追求相呼应;小苑的休闲活动意义建构历程与当代影像在中国的发展相应和,与自身的成长路径、个性发展相对应。(如图5-1个体休闲活动意义建构历程图所示)社会背景下休闲活动的发展影响着个体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历程,个体赋予休闲活动特定的时代意义,并与休闲活动在特定历史条件中的发展相呼应。而个体自我的发展与其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反之,自我的发展完善也使得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更加深化。综上所述,个体休闲活动意义建构的历程与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并相互应和。

个体休闲活动的意义建构研究


........


结论


闲暇时间人人都能拥有,然而休闲的状态却并非人人都能达到。有的人即使身体逃脱了禁锢的牢笼,心灵却依旧被纷扰俗事纠缠而不得闲。这就是所谓的“身闲而心不闲”。他们就像被宽大为怀的典狱长放出去透风的犯人,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身心自由。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双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解放,但是我们的内心却很难得到真正的休闲。乍眼一看,我们的休闲选择增多了,休闲时间增加了,休闲条件丰富了,休闲环境也更好了,我们似乎变得更加自由了。但是,实际上,盲目的休闲使我们变得更加空虚、更加寂寞、更加无聊,在看似自由的世界中我们被金钱束缚、被消费绑架,我们追求简单快捷的感官刺激与享受,妄图以热闹喧11打破冷清孤寂、以眼花缭乱对抗形单影只、以应接不暇填补空虚寂寞,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被消费、被娱乐、被休闲,而那个自由自在的、充满创造的休闲空间也在被占据、被腐烛、被异化。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回真正的休闲,达到那种超越德性的“心闲”的人生境界呢?究竟又是什么占据了我们的心,使它不得闲呢?是工作上的等级晋升还是银行卡中的数字?是傲敵待哺的孩子还是家中病弱的老人?是电视广告里的优质生活还是邻居家的奔驰宝马?心若这样忙着、累着、担忧着、恼念着,又怎么能回归简单与本真的自己呢? “闲”并不是逃避责任、无所作为、消极度日,而是让我们从心底放下世俗纷争、放下功名利禄、放下千斤重担,去找回那个真实的、独特的生命存在,,去找回出生时那不同凡响的啼哭,那与众不同的睡姿,那个尚没有名字、没穿衣裳的赤裸的、本真的自己。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6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