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手工活动中4-6岁幼儿计划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23 07:46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笔者在参与 H 幼儿园区角活动专题调研时,幼儿活动前的行为表现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在调研中发现,幼儿在选择区角时,有的幼儿犹豫不决、迟迟未进入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了更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有的幼儿却能够很快地做出选择,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并以目的为导向而“有序列”的操作。例如:片段 1,毛毛在工作时段选择活动时,迅速的跑到了折纸区,随手拿了一张折纸,在受到同伴和教室墙面(有教师提供的折衣服和折宝塔的流程图)的影响下,他选择了折小衣服的活动,在活动中他边看边折边拿取(根据需要又拿了两次纸张)而操作,但活动结束时也未完成衣服,放下手中的折纸不舍的离开。片段 2,同伴们都陆陆续续地进入区角开始活动时,明明仍站在教室里一动不动,老师看到并询问了他原因,他表示不知道要去哪里活动。老师给与明明的回馈是其他区人数已满,折纸区还有选择的名额。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去了折纸区,进区之后,看到同伴在折青蛙,他也选择折青蛙,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一直在那里摆弄,折了拆拆了折,也没有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就这样折纸最终也被折成了一团??片段 3,在工作时段选择区角前,教师给孩子五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孩子想一想接下来要干的事情,然后再进区角活动。乐乐一直在那里嚷嚷着要去折纸区折手枪,当选择进区时,他毫不犹豫的进到了折纸区,进区之后并向教师要了十三张纸,随后他又选择了剪刀和胶棒。紧接着开始操作,他操作的顺序是先折然后粘(从枪的把手开始),他在活动中是折一点粘一点,就这样最后又把纸卷起来做了枪膛,手枪完成。在活动后,乐乐折的手枪一度受到同伴的推崇,并要求乐乐教授。片段 4,在工作时段选择区角时,晴晴把自己将要活动的事情画了下来,在晴晴的图画纸上画有一个小衣服,在小衣服一旁又用正方形表示自己需要的纸张乘以四(过后,了解到晴晴用这个表示她需要四张一样的纸),还画了一个类似圆柱体的东西(胶棒),接着她按照自己需要的选择材料,之后进区操作,她先用一张纸做了衣服领子,接着又用一张纸做了衣服的衣身,又接着做了衣袖。折好之后,她又分别用粘胶把它们粘在一起进行组合,成功的完成了衣服。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试图在 4-6 岁手工活动中探索经验的丰富性以改善幼儿计划。通过 4-6 岁幼儿计划的研究,以对先前幼儿计划的研究加以证实和巩固并为幼儿计划理论、幼儿元认知理论和幼儿执行功能理论找寻新的研究契机。 适宜的引导幼儿活动是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科学教育观的体现,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引导幼儿计划,以提高教师对课程方案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丰富幼儿教师对幼儿计划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并为开展此研究做理论支撑。 

(二)实践意义 
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经验以丰富原有的经验,在新旧经验不断交互作用下不断的学习和发展。幼儿通过经验的学习和整合以达到经验的丰富性,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自我调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真实的情景中与教师共同合作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好的组织和开展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本研究的合作,为教师以后能独自的进行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而积累经验和知识。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相关幼儿计划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调查手段对河南省 4-6 岁幼儿计划现状进行了把握和分析。综合现状问题,并以行动研究为导向,与一线教师合作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深入实践活动,针对手工活动中 4-6 岁幼儿计划为切入点根据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幼儿计划行为表现情况来加以改进调整方案。在活动教学中,既把计划作为活动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展开,又把幼儿计划作为活动目标之一,幼儿通过经验的学习和整合达到经验的丰富性以对计划加以学习和改善,并让幼儿学会和养成良好的计划习惯和获得这一关键性经验,从而通过计划以实现幼儿自己的意愿。通过本研究也试图发现幼儿是如何自己做计划和教师又如何支架式的引导促进幼儿计划以实现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基础。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手工活动中 4-6 岁幼儿计划的行动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准备与收集资料阶段是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是对相关幼儿计划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以了解掌握当前对相关幼儿计划方面的研究动向,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找寻更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思考幼儿计划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在准备阶段一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深入幼儿园以观察的方式了解幼儿计划的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在幼儿园观察的同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并为将来确定合作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熟悉教师的情况下有目的的选择合作者,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无关因素和干扰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研究的背景 ....... 19 
一、理论背景 ...... 19 
(一)研究幼儿计划的心理学背景 ......... 19 
(二)研究幼儿计划的教育学背景 ......... 21 
二、现状实践背景 ..... 23 
(一)问卷调查现状背景 .... 23 
(二)基于 H 幼儿园幼儿计划的观察现状分析 ......... 37 
(三)总结 ....... 45 
第四章  手工活动中 4-6 岁幼儿计划的行动实施与改进 .... 47 
一、行动研究计划 ..... 47 
(一)研究问题的界定 ........ 47 
(二)研究目标 ...... 47 
(三)研究方案设计 ..... 47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与改进 .......... 50 
第五章  本研究的结论及教育建议 .... 81 
一、研究结论 ...... 81 
二、教育建议 ...... 82 

第四章  手工活动中 4-6 岁幼儿计划的行动实施与改进 

本部分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对所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界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试图以经验的丰富性改善幼儿计划,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行动研究计划 

(一)研究问题的界定     

在幼儿园中,我们应该把时间和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对自己的时间学会规划。那么,在幼儿园中,怎么样在尊重幼儿身心年龄发展的特征下,既引导又放权的把机会和时间还给幼儿,使幼儿成为真正的时间主人?如何设置计划时间并让幼儿学会利用时间段而规划自己的活动? 在现状背景的分析下,幼儿计划还处于低水平的程度,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的改善幼儿计划的现状?怎样能让幼儿学并理解计划,能利用计划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把计划作为自己实现目标的导向?在做事情之前学会更详细更具体的做出打算?幼儿计划之所以处于此现状最为关键性的原因是幼儿的相关经验相对较缺乏,那么,如何增加幼儿的相关经验,使幼儿获得丰富性的经验而完成计划以促进幼儿自我意愿的实现?

手工活动中4-6岁幼儿计划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

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活动方案设计,幼儿在相关经验的学习与整合下计划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幼儿相关经验的获得是幼儿计划的基础,是幼儿计划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预期的目的和完成计划。相关经验包括活动相关经验和计划相关经验的获得和整合。当幼儿对经验加以整合和迁移下,幼儿才能够发生有意义学习和主动学习,只有幼儿产生内部动机的前提下,一切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活动效果。 对于 4—5 岁幼儿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计划的,但学做计划是需要教师的的引导的,幼儿的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目的、材料选择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考虑。4-5 岁幼儿计划的特点大都处于第一水平之上,计划主要表现出活动目的泛而不具体、材料选择较周全、内容预设不周详、活动程序考虑的零散化、方法选择明确化。幼儿在制定计划时,大多数幼儿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计划,大多数的幼儿表示能够完成,在执行中不会遇到困难。5-6 岁幼儿的计划设计到的计划要素会更多,各要素内在的关系更加的密切。计划表现出了计划目的明确而具体、材料选择较周全、内容预设不周全、程序考虑不周详化、方法选择较明确。通过一定的引导,幼儿的时间意识是可以培养的,在研究中,幼儿把零碎的时间整合化,把时间看成一个整体而做估计,对所需时间加以打算和估计。在幼儿计划中,幼儿小组计划是提高幼儿计划的一种有效方式,幼儿的小组合作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预期目标的机率会更大,在活动中幼儿的合作更有效,小组合作计划的人员控制在 4 人,活动效果会达到更佳。在计划合作中主要的类型是领导型合作,即合作小组中有一名幼儿处于领导地位而组织与其他幼儿协商,以生成共同的计划。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