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第一章绪论
图书馆合作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00年,图书馆界就留下了人类文献资源合作的历史印迹。以早期的图书馆合作项目主要以文献资源共享为主,包括编制联合目录、图书互借、业务交流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合作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平台支持、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延伸等,图书馆合作发展的广度、深度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与图书馆所处的社会阶段有很大关系。
从社会学视角看,每一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是经由社会转型而到来的,而每次社会转型都给图书馆合作发展带来了不一样的发展环境,也给图书馆合作发展带来了新的使命与挑战。一方面,时代、社会对图书馆事业机构职能的发挥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图书馆事业所处的信息环境、技术水平、公民权利意识、政策发展导向、图书馆行业自身对事业使命和价值彰显理念的认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因素使得图书馆合作发展在社会转型期担负着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重任。
社会转型不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产业升级、城市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文化转型等,这些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圓书馆事业如何应对社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挑战,如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转型主体对图书馆功能和价值的需求,如何保障公民社会对图书馆知识自由、平等服务等图书馆权利的诉求,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转型背景下公众对图书馆社会责任履行及价值实现的要求,将是图书馆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合作发展的趋势,探寻科学、合理、覆盖面广、化会效益实现明显的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成为近年来理论与实践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
在理论研究上,学者们探讨了合作发展的起因和目标追求,并且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合作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尽管图书馆合作如一些学者所言己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如何更好地达成合作目标,让合作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仍然是学者们研究。
苏珊 马下(SusanK Martiii)(1986)在其著作中认为,图书馆网络是由一些独立的图书馆相互进行结合,为达成一些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系统。1996年,《图书馆高新技术》(Library Tedi)专口做了关于图书馆网和资源共享活动的特刊,对美国46个州的图书馆和资源共享活动作了介绍,图书馆网合作模式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拉曼 奈尔(Raman Nair)对图书馆网络成立的原因、功能、类型作了详细介绍,并将其划分成五种不同的类型:分布型、等级型、自动化型、星型和混合型。图书馆网合作模式研究是图书馆合作研究步入正轨的象征,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许多后来发展较好的合作模式都是基于这一发展模式而来,无论屠基于资源共享还是协同发展,图书馆合作发展网络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构想已经形成。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库,以"图书馆合作"为检索词,以(题名OR主题OR关键词)为检索条件,检索期间选择1915-2013,共检得有效文献493篇,发文情况如图1.1所示。
……
第二章社会转型期的图书馆事业
社会转型体现的是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民主政治制度及与其相适应的现代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整体性的结构转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具有普遍性特征,如整体性、渐变性、异质性等,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阶段,从图书馆视角切入,其自身又具有鲜明的特点。
文化对人类或社会的发展有明远的整合和导向功能,一旦文化得以形成,文化的认同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人类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得以稳定、持续地传承下去。因此,人们经常把文化比做一种力学现象,其既可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个体也可通过文化表达和放大自我。以文化在狂会发展的不同范围、不同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同样如此。
在文化层面上,原本单一的传统文化向多元的现代文化转变,各种开放的、西式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体系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社会转型的"世界共同发展理念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实施,文化多样性的现状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构建要求主流文化或价值观体系尽快形成并且形成稳定和强势的发展力度,从而引导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多元文化狂会形态的构建,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带来了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如传统价值观的失承、西方文化的侵蚀、价值取向的扭曲、民族信仰的缺失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主流文化的建设及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的重塑变得至关重要。
……
信息的需求大部分来自于信息价值的推动,因其获取量的差异,从而产生了知识效益差距,在信息社会送种差距变得异常明湿。一方面表现为信息数量的变化,从社会整体需求上看,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持续上涨,表现为对各组织、各职能机构对信息透明与公开的权利诉求,对信息传播渠道及传播效果的重视及对信息获取在个人发展、社会发展方面促进作用的认知等。这种内部或外部的多方面需求刺激信息社会信息产生的持续增长,满足了社会对信息的多方位需要。同时,信息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如信息需求中信息的获取或选择问题,信息使用者在对高质量信息获取时会产生巨大的选择、判断和辨析成本。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源自于资源效益的普遍提高,这种资源效益的评价既针对资源共建,同时也强调资源共享。图书馆界和信息界已经开始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低效率使用等问题予以关注。从信息资源共建上入手确保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建设优势互补的工作已经开展,并且在区域内、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多类型资源共建系统的生成能否在共享范围内产生应有的使用效益成为目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的重点。肖希明、戴艳清对基于不同模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研巧的初衷即为社会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类的公民意识、公共意识、个体维权意识等不断得到强化,在接受政府公共产品服务时,越来越关注个人权利的维护和平等享用权利的实现。在图书馆事业内突出表现为信息获取的平等性,这种平等性尤指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在文化获取、信息接收等活动中呈现的弱势状态。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信息弱势群体知识权利的保障为度,从基层文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覆盖开始做起,为争保证数字信息共享工程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的数字覆盖,同时,利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方式送信息下基层,行动倡导知识权利的保障和履行。
……
3.1图书馆合作发展历程………………15
3.1.1图书馆合作的产生………………15
3.1.2图书馆合作的发展………………15
3.2对图书馆合作类型的划分………………17
3.2.1对图书馆合作类型划分的依据………………17
3.2.2对图书馆合作类型的分类………………18
3.3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研究综述………………21
3.4对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的归类………………21
3.4.1图书馆联盟模式………………22
3.4.2总分馆模式………………25
3.4.3区域性服务网络模式………………27
3.4.4基于项目合作的模式………………28
第四章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比较………………30
4.1基于体制角度分析………………30
4.1.1中美两国的图书馆体制对比………………30
4.1.2中美两国图书馆体制对比分析………………32
4.2基于政策角度分析………………33
4.2.1中美两国图书馆政策体系对比………………33
4.2.2中美两国图书馆政策体系对比分析………………35
4.3基于运行机制角度分析………………36
4.3.1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剖析………………36
4.3.2中美两国图书馆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对比分析…………37
4.4基于协同角度分析………………………………37
4.4.1合作组织的协同机制剖析………………37
4.4.2中美两国图书馆合作组织协同机制对比分析…………38
4.5基于技术支持角度分析………………38
4.5.1合作组织的技术支持剖析………………38
4.5.2中美两国图书馆合作组织技术支持对比分析…………39
4.6基于社会效益角度分析………………………………40
4.6.1图书馆合作组织化会效益剖析………………40
4.6.2中美两国图书馆合作组织社会效益对比分析…………40
第五章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的建设对策及趋势……………42
5.1我国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42
5.1.1模式建设缺乏政策法律体系的有效保障………………42
5.1.2模式运作特色化精细化发展能力弱………………43
5.1.3模式覆盖发展不均衡图书馆事业社会认同水平低………43
5.1.4模式建设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低………………44
5.2我国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的建设对策………………44
5.2.1与政府合作,明确政府责任,规避体制限制………………44
5.2.2精细运作,完善发展机制,不求大求全………………44
5.2.3加强技术平台的全面支撑,提供协同发展的合作平台……45
5.2.4完善评估机制,注重图书馆组织使命的彰盈…………45
5.3未来图书馆合作发展的趋势………………46
5.3.1战略配套发展方向明显化………………46
5.3.2资源全面共享认识趋同化………………47
5.3.3强调平等参与普遍化………………47
5.3.4跨界跨系统合作的全新拓展………………47
……
第五章图书馆合作发展模式的建设对策及趋势
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设置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体制现状,通过中美两国体制的对比,可知,我国目前的图书馆体制是图书馆事业合作发展模式建设的瓶颈和制约。在第三章对我国图书馆合作模式的归类中,邱冠华、于良芝等就在其研巧中对体制问题的制约进行了揭示,并且认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我国图书馆发展政策中法律体系建设的滞后和缺失。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图书馆法律,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立法工作开始启动,三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草案)》形成,由于法案制定的复杂性及其它原因,图书馆法制定工作进展并不顺利。2005年,全国性的图书馆法制定工作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图书馆法的制定工作,但至今全国性的图书馆法法案还未出台。
合作模式的运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前述研究中,己经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协同、技术支撑等方面做了简单陈述,可以看到,合作模式的运作需要科学的决策和长远的发展规划,组织整体的发展特质、整合发展效应的彰显、运作中横向及纵向的精细化发展等,都是合作组织在模式运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合作组织建设上,要系统考虑组织建设的初衷、组织的定位特点、服务的有效性等问题,选取适合的合作模式进行运作,避免盲目建设、跟风建设等发展问题。美国合作模式运作上特色化、精细化发展特点十分明显,在合作组织建设上、合作成员选择上,注重同质资源的优化组合,此发展特色化的图书馆合作组织。
……
结论
图书馆合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注重社会环境的分析,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是图书馆合作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整体发展趋势针下针对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将变得更加可行和有效。未来图书馆合作发展还需要国家、社会各界、地方政府和图书馆事业内部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力量加快实现合作发展的进程,为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7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