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里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5,6]。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中后期,是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形成、定型的关键时期[7]。他们心理比较脆弱,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使他们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 16%~25.4% 左右[8],并明显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方面的问题[9]。如果这些问题长时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并在积极的开展和实践之中,许多院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相关的心理学教师,同时也开设心理课堂、组织社会实践教育,而且校园的社团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等,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队伍还是相对比较薄弱,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护理本科生 16PF 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心理素质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促进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不少,而针对护理本科生这一以女生为主的特殊群体心理素质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对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调查,探讨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可以加深我们对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的认识。在实践上,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依据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性,促进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2 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某高校护理专业 2011~2014 级 16 个班 603 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发出问卷 634 份,收回有效问卷 603 份,有效率为 95%。其中,一年级 196 人(32.5%),二年级 160 人(26.5%),三年级 145 人(24%),四年级 102 人(17%);男生 41 人(7%),女生 562 人(93%);年龄分布在 18-24 岁之间,平均(20±1.49)岁。本研究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戴忠恒、祝蓓里修订的 A 式 16PF 问卷[27],该问卷共 187 个条目,均有三种答案可供选择:A 是的;B 介于 A 与 C 之间;C 不是的。凡答案与计分标准相符者为 2 分,相反为 0 分,中间者给 1 分。每个因素包括 10 或 13 个条目,相应条目分的相加之和等于各因素原始分,经模板将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采用标准 10 分,分数范围 1~10,均数为 5.5,标准差为 2),16PF 的标准分规定为 1~10 分,1~3 分为低分,4~7 分为中等,8~10 分为高分。次级人格因素心理健康均值为 22 分,专业有成就均值为 50 分,创造能力均值为 78~87 分,成长能力均值为 22 分。2.2 研究工具
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简称 16PF)为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量研究所卡特尔教授采用因子分析统计法编制的,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可靠和科学的心理测量之一,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短期重测信度分布在 0.65~0.93 之间,平均为 0.83。主要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等工作领域,在大学生人格研究中应用尤其广泛。该问卷有 16 种相对独立的基本人格因素和 8 种次级人格因素,16 种人格因素为: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 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8 种次级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X3)、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专业而有成就的人格因素(Y2)、创造能力人格因素(Y3)、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 对不同因素的组合作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全面评价个体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
3 结果........................ 7
3.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7
3.2 护理本科生 16PF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7
3.3 护理本科生与文理科生 16PF 比较 ............. 8
3.4 护理本科生与护理专科生 16PF 比较 .......... 9
3.5 不同性别护理本科生 16PF 及次级人格因素的比较 ............. 10
3.6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 16PF 及次级人格因素的比较 ............ 11
3.7 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12
4 讨论............. 15
4.1 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状况分析....... 15
4.2 护理本科生与文理科生心理素质对比分析........ 15
4.3 护理本科生与护理专科生心理素质对比分析.......... 16
4.4 不同性别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对比分析......... 16
4.5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对比分析.......... 17
4.6 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18
5 教育对策................ 19
5.1 加强情绪管理教育 ................. 19
5.2 加强耐挫能力教育................. 20
5.3 加强适应能力教育....................20
5.4 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217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 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为便利抽样法,抽样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可以扩大研究样本,增强研究结果的代表性。(2)本研究在数据统计分析上采用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如果增加一些口头访谈、现场观察等质性研究,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方法会更加科学。(3)本研究如果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了解其心理素质发展变化的过程,能够形成对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
结论
(1)护理本科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人际沟通能力较强,但情绪管理能力稍弱。(2)随着年级的升高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也逐渐提高,但想象力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耐挫能力、适应能力也存在不足。(3) 应加强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耐挫能力、适应能力、创新思维教育,促进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