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发展战略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中国金融业的大变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项改革一直以来以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着,其中心思想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并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来发展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目的是为了扩展金融业的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整个银行业的进步与体制的完善。在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这种改革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产品不断创新、技术不断进步、体制不断完善、文化不断深化,因而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银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总体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经营模式方面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是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没有创新就相当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公有和民营之间的距离导致股份制银行并不能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且随着国有银行股份改革的加快,股份制银行的一部分市场也正在被挤占,其发展规模进一步受限。因此,如何调整发展现状,扩大市场份额,构造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国民生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允许私有制企业参股的带有股份制性质的商业银行,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自成立以来,各类业务不断增加,营业网点功能不断完善,各项业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银行相比,吉林市分行在风险控制、经营理念、盈利方式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为了确保民生银行的健康发展模式,确立完整的战略发展规划是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必须面对的问题。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作为本文所研究的企业,在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根据其所处的地位,提出其发展战略,为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系统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但借鉴了很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而且结合对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达到加强吉林市分行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个民生银行的团队凝聚力的目的,使其在世界金融行业的竞争中赢得有力的地位,不但对民生银行其他分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还对同行业的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影响力。
......
1.2.1 研究目的
为适应日益白热化的金融市场,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首先要从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始,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获取持续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本文以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作为样本,并结合在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的实际工作,正确认识和深入剖析吉林市分行的发展历程、发展经验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并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全面解析吉林市分行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积极探索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以期解决目前吉林市分行运行的关键问题,使吉林市分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制定和选择新型的战略提供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系统地分析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精细地研究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的相关发展战略。
(2)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就是根据对企业的实地调查,获得关于企业发展中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作者以在吉林市分行的工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获得了该行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为其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实证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要结合相应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以实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本文在分析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吉林市分行的战略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4)总结归纳的方法
该方法的使用可以使研究更加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本文对吉林市分行的相关表格数据和图文数据进行归纳并分类,总结之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该行在银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以便寻找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的普遍规律。
......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1 战略管理的概念
战略这一词语最早是来自于军事方面的一种术语,时间久远,其主要指的是对战役、战争等的总体布置与策划,战略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并被广泛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太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战略管理的理论深入到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之中。学者们对于战略管理的定义莫衷一是,对其的理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
战略管理之父钱德勒指出战略是企业需要长期制定和控制的目标,并且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资源和能力进行分配的过程[1];亨利·明茨伯格则根据学者们对战略的不同理解,在其《战略历程》一书中将战略管理归纳为 10 个流派,而且还指出战略目标的形成不仅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远见的卓识,而且还需要和社会变革、行业组织、企业文化、军队、宗教信仰等相联系。他指出对于战略的管理应该包含 5 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一种计划,其次是一种管理模式,第三应该是对未来的定位,第四则是一种观念,最后战略管理可以说是一种需要被执行的策略[2];安索夫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从而形成的经营管理理念[3];斯坦纳对战略管理做出新的理解,他认为战略管理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手段使该目标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是动态的发展过程[4];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自我定位,这种定位需要对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并且分类规划,从而进行资源配置[5]。
虽然学者们对于战略管理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总结出来可以分为两种,首先一种是广义的概念,即通过制定战略并合理使用相关被分解的策略,实现对组织的高效管理和规划,从而达成公司的整体目标[6];另外,以狭义的视角来分析,对组织战略的设计和制定就是战略管理,就是说企业不做战略规划就谈不上战略管理[7]。本文认为,战略管理就是组织高层通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对本公司资源和能力匹配度的研究,在相关谋划的基础上所制定的组织长期发展目标,这种长期的目标又包括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其层层分解以保证战略的落地,总的来讲,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2.1.2 战略管理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战略有关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社会的进步促使“战略”这一词语向着一般领域迈进,比如政府部门、教育领域、公司部门等传统组织,从而导致学者们对战略管理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是,总的来讲,学术界对原始战略管理本质含义的理解并未产生太大的偏差,学者们均认为战略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全局性、指导性、长远性、竞争性和现实性。
(1)全局性
战略是以企业整体为出发点,在总的发展需求指导下,通过严肃讨论和计划而制定出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措施。企业战略管理看重的是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效果,是由企业各个机构的活动目标组成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战略管理并不强调个体,而是看重整体的目标效果[8]。
......
美国学者巴纳德率先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之中,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开创者,在“经理的职能”一文中,他分析了环境因素与企业资源能力方面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战略管理思想被应用于企业的首例[17]。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可以说是萌芽阶段。经济学家钱德勒在他的相关文章中虽然并未对战略管理直接分析,但是也为该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了战略管理的相关资源,是好的开端[18]。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是理论基础期。安索夫在他的论著中多次提出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战略的内涵、战略的本质等问题,研究了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原理和相关流程,其中重点集中于对战略理论基础的总结与分析之上[19]。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是摸索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为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做出贡献的还是安索夫,他认为战略首先是一种计划,然后通过对计划的慢慢实现,计划就会走向企业的战略,他的研究反应的主要是战略理论的研究中心和方向[20]。
八十年代是百花争鸣期。这一段时间内,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管理的本质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为企业服务的,因此,应该对组织中的物质等理性资源格外的重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组织的目标是服务社会,战略定位过程中必须对组织中的人或者文化等非理性资源产生足够的重视。八十年代至今是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思考战略管理这种理论对企业的作用是什么,该理论的应用能够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重点也就转移到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而且,战略联盟也被应用进来。
由于学者们对战略管理的理解各有不同,因而在战略管理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综合起来讲,可以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两个学派,其中主流学派主要包括三类:配置资源学派、战略目标学派以及产业组织学派,三种学派的研究代表分别是安索夫、安德鲁斯和波特。对三种学派的解释如下:
(1)配置资源学派,安索夫认为组织的战略就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在研究相关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企业得到持续的健康发展[21]。(2)战略目标学派,安德鲁斯指出企业的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即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标准,提出计划,设计执行策略,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22]。(3)产业组织学派。波特提出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决定本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认为组织自身周围存在五种竞争力量,因此,五力竞争模型便被波特提了出来。而且,通过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量的研究,波特还认为组织应该准确选择竞争战略,包括集中化战略,低成本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
......
3.1 吉林市分行的发展过程.......................................15
3.2 吉林市分行的发展现状.......................................16
第 4 章 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所处的环境分析 ..........................23
4.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23
4.1.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23
第 5 章 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发展战略规划 ............................42
5.1 战略目标及发展思路.........................................42
5.1.1 战略目标..............................................42
5.1.2 发展思路..............................................43
5.2 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43
第 6 章 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6.1.1 加快结构调整,提升盈利水平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面临的一种情形是业务结构还是以传统的单一结算业务为主,其中存款和贷款业务总额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八十,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是利息收入的比例。在这样的形势下,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实现收益的立足点,但是银行资本是否充足,银行资金是否具有流动性,以及银行股东对投资的预期回报值都是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关键因素[44]。据统计,在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银行总体收益近一半比重的是中间业务的收入,具体为百分之四十(见图 6.1);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息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竟然占总收入的 9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占了 10%,从图 6.2 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务比重严重失调,中间业务收入急需提高。
由此可以推论,国内商业银行业务与国际商业银行业务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要清楚的知道,银行的中间业务不仅很少会使用银行的资本金来赚取利润,而且资本金是否足够也不能对其产生影响,并且中间业务还能给银行带来额外的收入。因此,从长期看,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资本经济在中间业务方向的盈利能力,提升资本自我经营约束力是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战略转换,实现开放式发展的重要选择。
6.1.2 加强文化营销,塑造企业品牌
银行是金融业务的领头羊,它不仅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还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本文在分析本行面临的环境之后,认为吉林市分行必须在提升服务业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树立健康完善的声誉,并以此使得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民生银行中高层管理团队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民生文化的反应,基层员工的行为是民生文化的衬托,因而高管人员的理念与普通员工行为的结合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可以为吉林市分行将来的发展做出指导,并系统地提升本行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于柜台服务价值理念的强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在线金融服务用户的数量逐步变多,加强网络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在业务办理上要体现出本行文化以及品牌的先进性,更要展现出吉林市分行相关服务的高品质性,创建网络节点的多元性发展模式。高质量的线上服务不仅仅是对本行优秀企业文化的反应,而且还可以使其品牌价值得到增加,从而达到巩固老客户,激发新客户的目的,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机会。
总之,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必须在总行文化的影响下,倡导诚实守信意识,坚持提高文化价值,重视品牌升值,关注员工生活和工作,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不忘服务社会,反馈大众。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研究了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的发展战略,并提出适合该行发展的战略目标。
首先,以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为例,总结其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战略性问题,通过分析吉林市分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吉林市分行的 SWOT 分析矩阵,然后根据 SWOT 矩阵和五力竞争模型设计吉林市分行的战略目标,并根据相关原则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设计。本文提出集中化和差异化二者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联盟,吉林市分行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应对的策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民生银行吉林市分行实施发展战略的措施,为战略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本文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论文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战略发展为研究课题,对银行体系开展专门的、独立的研究,力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银行体系研究理论。
第二,本文构建了一个有关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进行理论研究,厘清相关关键因素,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结合银行体系的发展过程探索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历程;总结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制定的动因,分析导致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不断变化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说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外部效应;最后,针对如何制定有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第三,本文结合吉林分行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内在特征,开辟了一个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新的、动态的视角。
第四,本文认为当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逐渐脱离传统的业务领域,国际化、综合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等发展趋势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发展趋势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诸多好处,也因此成为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时的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目前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客观分析环境因素,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企业优势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并执行,实现战略的落地。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