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的牧民增收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 40%是天然草原,总面积近 60 亿亩,天然草原类型繁多,保有总量在世界排名仅次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位居第二,草原畜牧业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森林湖泊一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自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同我国农业发展一样,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在总体趋势向前的历程中也经历了曲折。总体来看,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恢复和增长期:时间是 1949 年至 1957 年底,结束了战乱,实行了土改,国家推行了符合当时牧区实际的尊重和照顾广大牧民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战乱中遭受很大破坏的草原畜牧业在恢复的基础上到很快发展,广大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在土地改革与合作化改革推动下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建国八年后的 1957 年,牧区牲畜头数相比建国初的 1949 年增长了 74.4%,年均增长率达到 7.2%。
第二阶段,发展停滞期:时间是 1958 年至 1978 年。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倾急躁冒进政策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影响,执行了一系列违背牧区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特点与发展规律的政策,盲目地大范围、高强度地实施毁草垦田、弃牧种粮活动,损害了牧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破坏了草原生态,致使草原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牧民生活出现返困倒退问题。全国牧区牲畜的年增长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 7%一路下跌到 2.7%。
第三阶段,重新恢复与快速发展期:时间是 1979 年至 2003 年。以 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和政府实行了扰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一系列正确政策。在畜牧业生产方面也打破了大一统的大锅饭式的集体经营模式,改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式的分散自主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的自主经营积极性,释放了巨大的潜在的牧业生产力,使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在快速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之后又中进入发展快速路,无论是畜牧产量的增加还是品种结构与质量的提高都是空前的,牧民的收入也显著增长,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这个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在建国后出现的又一次性质不同、时间更长的重新恢复与快速发展期。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牧民、牧区、牧业中存在的“三牧”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三牧”问题中,依靠从事牧业的生产牧民得到收入,依靠牲畜数量的增加来发展牧业,超越草原承载力过度牧养将导致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加之传统经营模式制约牧民收入水平低和增收滞后问题尤显突出。具体体现在:
首先,牧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 年西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 6816.75 元,分别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 68.68%、51.03%和 82.22%。而草原总面积占全国 70%的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和甘肃“五大牧区”当年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75.93%。而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57.42%,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对更低,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5.98%。加快和完善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是从根本上破解牧民收入低增收难问题的战略性措施。
其次,牧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草原生态是关系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而影响摹生态的诸多人力因素中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家畜超载过牧,这是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到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缓解该问题保护草原生态的国家宏观对策,就是限制草原放牧数量,贯彻草畜平衡原则,制定草原保护规划,实行退牧还草和禁牧休牧的草原恢复制度。但限制放牧就要增加家畜替代饲草料,并且要增加相关管理成本,影响了投入产出效益,从而直接影响牧民增收。不容否定,草原生态及其保护是影响牧民增收的一大长期因素。牧区的区位、文化和民族差异因素是影响牧民增收的又一大长期因素。我国的草原牧区都地处边远,牧业生产的地区供应和销售配套半径比农业普遍更大时间更长费用更高、牧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口的文化科技相对较落后劳动力价值相对较低、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所内含的牧民劳动力转移能力较弱等因素,决定了牧区人口总体工资性收入增长的空间较小。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如图 1.1 所示: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产业链概述
2.1.1 产业链概念的发展与界定
(1) 产业链概念的起源
关于产业链的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各项分工,发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的理论,则来自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经过几十年管理理论的发展,哈佛学派的乔·贝恩(Bain,1958) 在 吸 收 和 继 承 了 前 人 各 类 竞 争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SCP 分 析 范 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他认为,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之间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市场运行绩效与企业竞争行为之间则存在被决定与决定的关系。从市场集中度的视角对市场结构进行分类,对产业的市场绩效、产业内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等进行了具体解读与指导,对产业组织的的分析到位、正统,受到后人推崇。
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与贝恩同在五十年代,从另一个角度对产业间关联作出了研究。他从研究产业的前向、后向联系开始进行研究,得出最后结论:技术经济联系渗透在各产业的方方面面,产业链则在各产业之间经济活动的前后向关联中逐步形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业链产生于国际上逐渐形成的企业由纵向到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转换的风潮中。产业链的产生,促使了产业链管理的诞生。产业链管理运用集成的管理思想,通过对产业链链条的管理,降低总交易成本、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并且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产业链链条的竞争力,使链条上的企业均能从中获益。哈佛大学的波特(1980)提出了价值链理论及价值链(Value Chain)。他认为企业进行生产等活动是获取效益,同时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增值活动作为价值链上的一系列环节组成,企业的价值链由这一系列增值活动的总和构成。原料采购、科技研发、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相关服务等增值活动,原本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随着产业内分工的深化,这些活动过程逐步由多个企业分别承担,并形成上下游关系,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没有产业链之前,竞争存在于单个企业之间,产业链形成之后,竞争自然而然扩展到产业链;竞争的优势从单个企业的综合实力,扩展到需要依托产业链,以及企业和产业链之间的协调。
........................
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产业链方面
克莱顿·克里斯特森(1997)提出了全产业链的理念,并指出,为了获得最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应及时抓住产业格局变化或新兴产业发起初期的机遇,做全产业链。
巴西经济学家 Decio Zylbersztajn 等(1998)对巴西的果蔬、牛肉等农业产业链进行了研究,并对怎样更好更有效地提升这些农产品的产业链竞争力给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
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学者们认为通过确定合理投资者,如拉丁弗伊斯(2000)指出农业信息链最合理的投资者应该是政府,政府也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职能;通过信息和技术交流,如霍夫曼(2001)指出通过彼此交流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链条中的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通过更好地进行产业链管理,如斯迟拜(200l)从价值链理论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产业链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投入产出效益,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推进了企业及产业的发展速度。
而对于畜牧业产业链,国外学者对其进行的研究主要从微观经济活动层面展开,对链条本身的讨论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相关理论研究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发展及农业发展也较为发达,农业制度较为稳定;同时,在这些国家,农业产值中高达百分之八九十都由畜牧业的产值贡献,农业的发达状态即是畜牧业的发达状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基本上就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问题。
(2) 牧民收入方面
在学术研究发达的国家,经济同样发达,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在这些国家的农牧民收入普遍较高,理论界对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及地区,理论界基本也仅仅只是间接提出,深入研究的极少。在这些国家的学者们眼中,只农牧民增收的途径应依靠技术和制度,农牧民的收入能否提升,依赖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此,相关的国外研究重点放在了农业结构、人力资源、劳动力转移、保障权益等方面。
...........................
3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牧民收入状况分析.....................17
3.1 地区简介...............17
3.2 牧民收入状况........................17
3.2.1 牧民收入宏观分析··················18
3.2.2 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18
4 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状况分析....................28
4.1 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28
4.1.1 牦牛繁育产业·····························28
4.1.2 犏牛繁育产业···························28
5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构成要素对牧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7
5.1 方法确定.........................37
5.2 数据收集............................37
5.3 模型构建................37
5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构成要素对牧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方法确定
由于饲草料加工企业过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因而剔除。对牧户及专业合作社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对牧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判断,从而得出从牧户、专业合作社这两个产业链构成要素的各相关因素对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获得提高牧民收入的方向和途径。
由于从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据不能获得牧户从畜产品加工企业中直接获取的收入情况,本文选取了两家较为典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对比,对畜产品加工企业对牧民收入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本论文实证分析部分所使用数据来自于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牧户调查表、畜牧业产业链状况与合作关系调查问卷(合作社、加工企业)系列调查问卷资料的统计整理,问题项及指标体系是在参考理论综述部分对前人相关领域研究归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的,问卷的发放及回收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可信度较高。
调查问卷根据论文写作目的,分为三套。第一套为牧户调查表,包括牧户家庭基本情况、牧业草地利用和保护情况、收入情况等。第二套为畜牧业产业链状况与合作关系调查问卷(合作社),包括合作社经营状况、畜牧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等。第三套为畜牧业产业链状况与合作关系调查问卷(加工企业),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畜牧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等。牧户部分共收回问卷 172 份,有效问卷 165 份,有效率 95.9%;畜产品加工企业部分共收回问卷 35 份,有效问卷 32 份,有效率 91.4%;专业合作社部分共收回问卷 180 份,有效问卷 164 份,有效率 91.1%;总体上一共收回问卷 387 份其中,有效问卷 361 份,有效率 93.3%。具体问卷见附录。
.........................
6 基于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的牧民增收对策建议
加快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打造完整的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是破解牧民收入低、增收难这个大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现有构成要素的建设,努力补齐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畜牧产业链条构成中的短缺要素,对现有产业构成要素进行扩展、重组和升级,突出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构成上的区域和民族特色,更多地把牧民链接进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构建、发展和完善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牧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让牧民分享加入牧业链建设所带来的附加值而增收致富,是破解甘南藏族自治州牧民收入低、增收难这一重大难题的有效途径。
6.1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构成要素方面
6.1.1 饲草料加工企业
(1) 重视饲草料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地位
饲草加工是保障整个草原畜牧产业链企稳运转的基本要素,在链条中处于前部基础地位,是草原畜牧业走向集约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有效推进草原保护和基础建设、扩大饲草人工种植面积,实施退耕还草政策、规划轮牧区、落实禁牧休牧措施、加快优质牧草品种的选育改良推广基地建设、推进人工刈割草场和圈滩种草管理、提高单位草原载畜能力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饲草料加工企业,夯实草原畜牧产业链前链部分,务必高度重视。
(2) 培植饲草料龙头加工企业
根据辐射和带动草产业的发展的需要,甘南藏族自治州可在夏河、临潭、迭部三县,各分别重点扶持一个州域级的饲草加工龙头企业:第一,对夏河县机饲总站,可通过股份改组增加筹资而一举发展成位于区域西部的饲草料加工服务龙头企业,改组后该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迅速扩张到 9 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提高到 0.9 亿元以上,可辐射服务带动如夏河县、碌曲县、合作市等甘南西部 1.9 万户以上的种草牧户;第二,在区域中北部,可依托临潭县金洮公司,通过重组和扩资,该企业可望发展成年饲草加工能力达到 12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 1.2 亿元、辐射带动周围 2.5 万种草专业户以上的大型加工服务龙头企业,其辐射服务范围可涵盖临谭县卓尼两县;第三,依托迭部县良种场整合县内已有加工企业,可创建成为年加工能力 8 万吨左右、年销售收入 0.8 亿元左右、服务 1.6万左右的种草专业户的草饲产销龙头企业,其辐射服务范围包括迭部县、舟曲县甚至川北的区外广大地域。这样,甘南藏族自治州就形成了一个形如品字的三足鼎立布局合理的饲草加工龙头企业体系,它必将促进和带动整个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畜牧产业链走向稳健可持续的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