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网络中心性、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知识创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8 08:4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知识社会”的观点是由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在未来的知识社会中,知识资源便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资源,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⑴。上世纪末,以信息化、快速化和知识化为主要标志的的科技革命让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工作和行为模式。而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命脉的全球企业竞争形态便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生存方式。在这样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据英国欧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知识做为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来源。而这一部分的知识资本很难在企业的账面上所体现,所企业所拥有的隐性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资本,因此,知识及知识创造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关于知识创造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企业知识创造的根本和关键在于企业员工个人的知识创造,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以及知识创造能力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核心和源泉,也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研究企业员工个人的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的动力和源泉便成为提高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个体的知识创造离不开其所处的组织和团队,每一个员工工作目标的达成,知识信息的交流与获取都是来自于其所在的团队。因此,本研究在以往众多文献对于企业或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上,以组织内的团队为单位,研究个体在团队中的地位以及个体与其他团队成员的交流程度对其自身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处于团队或组织中的员工在企业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创造方面提供相关建议。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关于社会网络以及网络中心性对企业或组织的知识创造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和前面,但在众多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将关注点有团队你知识创造转移到个体的知识创造的研究中。已有文献中关于社会网络对个体知识创造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观层次的整体社会网络视角,鲜有学者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结合起来来研究网络中心性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知识创造的影响。

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结合自我效能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微观的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层面来构建并检验网络中性对个体知识创造的影响机制模型。这是社会网络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在知识创造活动领域的拓展与应用,为深入分析网络中心性影响员工的知识创造行为的内在过程提供实证依据,也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分析如何激励员工的自主知识创新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以往大多研究关注组织、团队以及个体的各种特征要素对成员知识创造的影响,而很少从微观层面来研究。本文将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有效结合,从微观的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层面来研究其对个体知识创造的影响。因此,是社会网络理论在个体知识创造领域的一次创新和突破。

本研究着眼于团队内个人的知识创造,创造性的结合了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深入研究和揭示个体知识创造活动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旨在揭示影响个体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环境影响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进而激发创造性行为的过程机制,从而拓展了知识个体知识创造领域的相关研究,推动了个体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机制。

论文的研究结构和框架如图1-1所示:

网络中心性、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知识创造关系研究

......................


2文献综述


2.1网络中心性

2.1.1社会网络

自19世纪16年代末以来,社会网络理论便逐渐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在社会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研究思路日渐明朗,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的社会网络的研究以及个体之间行为关系的研究两个方面。

关于个体社会网络的观点主要从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之间联系的状态可以分为四种:强联系、弱联系、无联系和间接联系。由于情感、价值观、工作职责、角色扮演的多种因素的存在,个体之间的交流、联系、互动与互惠程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网络中的个体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关系强度和联系程度”。处于强联系状态的个体,他们的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并无多大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时会出很大程度的重复,彼此间对于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取量较少。而处于弱联系关系的个体之间则恰好相反,他们不论社会背景、知识结构还是工作领域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为关系双方带来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补充与交换彼此间都能扩领域的获取不同的知识与信息。因此,弱联系往往在社会网络的个体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社会网络学家还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网络结构洞”的观点:当网络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个体之间不发生直接联系或者联系间断,那么就会破坏完整的网络形态,整个网络就会像出现了空洞一样,而处于网络空洞位置的个体或组织就承担起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网络的角色,他不仅可以充当个体之间连接的媒介,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结构位置优势为不同的网络带来信息与资源,因此网络结构洞可以促进高质量知识的获取与创造。还有学者分别基于整体的社会网络以及个体之间关系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体现在网络中的个成员之间的凝聚力、网络整体范围状况、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的等同性”等变量。

由此可见,基于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不同的网络形态的存在。而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其中的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团队以及不同企业员工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形态,这些网络类型以及网络的结构特征会对员工的个体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便成为当今学者们以及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企业中工作团队的网络形态,探讨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即网络中心性对员工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

.......................


3研究假设.........16

3.1网络中心性对员工知识创造的影响............16

3.2网络中心性与创新自我效能感...........18

3.3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知识创造........19

4实证分析.....23

4.1样本确定与数据收集............23

4.2变量测度......24

5实证结果及假设的验证...........33

5.1基于相关分析的假设检验.........33


5实证结果及假设的验证


5.1基于相关分析的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是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检验的过程。本文采用皮尔逊的相关分析法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对自变量网络中心性与中介变量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因变量员工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的两个维度:知识的外在应用与知识的内在组合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1所示。

网络中心性、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知识创造关系研究

.......................


6研究结果讨论及对实践的启示


6.1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的研究对于知识创造的意义在于证实了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即网络中心性对员工知识创造活动的促进关系,同时发现网络中心性对于知识创造活动的影响并不直接通过其自身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起作用,这表明,一个密切沟通的团队网络是组织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员工的知识创造活动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注重把握和利用团队中的关系来为员工的知识创造活动提供基础和源泉。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则为员工知识创造提供自我认知的信心和动力,是员工知识创造的主观激励因素。所以,二者都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知识创造,同时网络中心性这一客观环境因素也部分可以通过提高自我创造的信念和动力来激发知识创造行为。

然而网络中心性对于知识创造的作用机制究竟如何?基于员工心理活动层面的研究即对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考察并不足以成为衔接二者之间关系的纽带,进一步的探索与剖析将有利于为企业的管理者全面认识和领会员工知识创造活动机制,为员工知识创造活动提供的养料。

实证研究证明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网路中心性与员工知识创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网络中心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知识创造活动,又可以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来间接影响员工知识创造行为。这一结论可能的解释是,员工知识创造活动的来源和条件是多方面的,员工网络中心位置的优势是可以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为员工知识创造活动提供基础和平台,这是员工知识创造的客观环境条件。另外,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网络中心性与员工知识创造的三个维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网络中心性与员工知识社会化和知识内在化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网络中心性与员工知识的组合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检验结果可以从个人知识社会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形式上来解释:员工个人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员工通过将自己熟悉领域的隐性知识或者获取的他人的隐性知识通过融合、提炼将其应用到其他新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自身的观察、模仿、修正与提高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网络中心性完全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发挥作用。而员工知识内在化也是员工知识由外化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内在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员工通过将组合化的外界知识吸收、消化并升华为自己内隐的知识,进而实现自己个人内在知识库的盧构和创造。这期间,个体对自身知识创造能力的感知和信心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推动因素,因此网络中心性主要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来实现个体知识创造。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