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夏市场流通现状的半夏化学模式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中药材市场流通基本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就具备商品的属性,“多了是草,少了是宝”。现今,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逐年减少,供不应求,现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中药材多为人工栽培种植,许多药农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药材的生长环境,盲目选种中药材,违背科学规律办事,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质量,药材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作为商品,商家把中药材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相对应出售不同的价格,使利益最大化。直到现在我国关于中药材规格执行的行业标准仍然是1984年颁发的《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主要还是以药材的大小划分等级。中药材作为农副产品,栽培、种植时会发生虫害,采收时遇到阴雨天,药材未能得到及时干燥,容易返潮发霉,严重甚至会被虫姓。为了防虫害、防腐、驱虫,药材种植时使用农药,采收时使用硫横熏蒸,导致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普遍达不到“绿色行业标准”,药材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我国中药材的出口。中药材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己经成为了药材进军国际市场的壁皇,急需要提高和完善,进而提高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中国传统中药在市场上的独特地位。
1.1.1我国中药材道地性特征
由于地域、水分、土壤以及气温等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影响,所栽培产出的药材质量会有高低之分,正是由于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不一,所以在药材市场流通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即“药材的道地性”。道地药材因为固定的产地、准确治疗效果而非常出名。现代研究己经表明,同一种药材由于出自不同的产地,其所含有的药效成分和含量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道地性”是药材质优的重要影响因素,即药材的有效性与药材道地性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传统医药方子中,有些指明必须用某个道地药材作为君药或臣药才能保证药方的有效性。我国传统道地药材有很多品种,比较有名的有“四大怀药”包括怀牛膝、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甘肃五大宗”包括当归、黄苗、党参、甘草、大黄,宁夏中卫县的枸杞等等不一而足。但同一种药用植物也会有很多不同的产地,比如常用的药用植物菊花,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就有杭菊和亳菊等种之多。许多道地药材产地一直未发生过改变,但有的道地药材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为引种等各种因素发生过产地的改变和迁移。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原产地药材的自然减少以至消亡;尊重自然规律,根据土壤因地制宜,有计划地人为引种适合的中药材品种,在栽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诱导新的药材产地的出现,形成新的药材主产区域。
...................
1.2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
1.2.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组因甘肃道地药材半夏的质量标准制订研宄的需要,走访调查了晚南西和、天水清水、平凉华亭等甘肃主要产区以及兰州黄河、安徽亳州、甘肃晚西等中药材市场,摸查了半夏在中药材市场上的流通现状,包括产地、种植、加工、分级等基本情况,本研宄试图从半夏药材的市场流通现状入手,发现半夏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运用化学检测手段,对半夏药材产地、规格、外源性有害残留物质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建立半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化学评价模式,用以解决半夏市场问题或者为解决半夏市场问题提供依据和思路,积极促进半夏中药材市场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由此论证中药材化学模式评价对推进中药材市场规范、有序流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科研理论成果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1.2.2选择半夏为模式药的依据
为什么选择半夏为模式药呢?原因有以下三点:(1)代表性强。本研究准备初步建立中药材化学模式评价体系,包括药材的道地性、规格分级、外源性残留有害物质的限度等研究来解决中药材在市场上流通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或者为其提供依据和思路来指导市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需要代表药材具备主产区多,产地复杂的特点,同时市场流通中有多种规格,有残留外源性有害残留物质,而半夏完全符合上述研究要求。(2)流通量大。半夏为大宗中药材之一,商品来源现在主要为人工种植。临床上常用半夏厚朴汤(半夏作为君药)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等病症。市场上流通的半夏药材量很大,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由于课题组实际研究需要,使本研究与课题组相配合,所做实验服务于课题组的研宄。基于以上三点原因,选取半夏作为本试验的模式药材。
........................
第二章半夏化学模式评价体系研究
2.1半夏药材的基本情况及其历史变迁
2.1.1半夏药材考证
(1)半夏产区考证:半夏的名称由来首次是出现在《礼记月令》里,而《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的“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这只说明了半夏的生长环境,而未涉及到具体产地。南朝梁代著名医学大家陶弘景曾在《名医别录》中明确指出半夏的具体产地,谓曰“半夏生于槐里川谷”,意思是说最早被发现有野生半夏的地方是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他又曾在自己的医学集注(《本草经集注》)中说过那时质量最好的半夏是出产于青州(今山东省中部地区)的,吴中今江苏省南部部分地区)也有半夏出产,认为肉实色白的半夏质量是最优的。宋朝药学专著《本草图经》中曾记载说现在半夏很多地方都有出产,其中齐州(今山东省历城县)出产的是最好的。在其之后的药学著作《药物出产辩》中却是认为湖北省荆州(湖北江陵地区)出产的半夏是最好的。而《中国道地药材》则是认为当时湖北、河南、山东三省所产的半夏质量是最好的。
综上所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产地出产的半夏质量也不断发生变化,唐朝以前,陕西为半夏的主要出产区;南朝梁代时,山东和江苏变成半夏的主要出产地;宋朝时出产半夏的地方有很多,但最道地的是山东产半夏;到近代,湖北、河南、山东产半夏质量为最好;可见半夏产地经过很大范围的产地变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半夏资源分布。目前,我国半夏主要产于陕西、湖北、山东、山西、四川、河南、甘肃、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可能多由历史产区或迁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半夏本草考证:宋代药学专著《本草图经》记载:“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莲,莲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苟药叶。根下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又由践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从文字记载中可以发现,宋代时已经对半夏形态有明确的文字和图像记载,确定了半夏的正品植物来源(基源),能与混乱品、替代品相互区别开来。
......................
2.2我国半夏药材市场流通现状调查及样品采集
2.2.1半夏药材市场流通的基本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半夏药材在市场上的销量和价格与当归、党参、大黄等常用大宗药材相比都还远远不如,由于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所以不为药农和药商所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目标的制定,带动了中医药行业的快速起,以半夏为主要原材料的中成药和(或)新药如雨后春 般地出现,从而带动了半夏的市场需求量向一个更高水平发展。
由于半夏药材的药理作用范围宽,药用价值高,临床应用域广,据估计以后至少十年内市场上□半夏的需求量继续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全国数以千计的省市、县)中医院和乡镇中医诊所,在“中医方子”中也大量使用半夏作为君药,比如“半夏厚朴汤、二陈汤、半夏湾心汤”等,导致半夏药材加工成半夏饮片后很快就会脱销。日本的二百一十个“汉方”中需要使用半夏作为配药的“方子”有五十多个,比重己经达到百分之二十五,这己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数字,直接说明了日本对半夏药材的需求量会很大。我国国内目前己经有千余家制药企业公司)根据半夏常见的功效,以半夏为原材料制成品种、规格不同以及剂型不同的中成药和(或)新药,比如有平喘片(片剂)、半夏止咳糖菜(糖衆剂)等,半夏的前景由此可见一斑。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随着WTO的加入有很大改善,半夏原药材有大量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在亚洲市场上,我国半夏己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我国对于出口半夏的“深加工技术”还有待提高,这样才能提高半夏的附加值,增加我国半夏在亚洲乃至世界市场的经济份额。
在半夏药材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大好态势背后,国内陷入了野生半夏资源接近枯爾,人工栽培技术跟不上,半夏产量供不应求的窘境。由于人工栽培半夏技术相对粮食作物种植而言比较复杂,对半夏栽培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及温度等各项因素都严格控制,不太容易被知识相对落后的农民所理解并掌握;由于以上因素影响,种植半夏药材后农民采收时发现收成不好或收成较低,只能取得较低收益甚至还会亏本,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自然就会少种或选择种植其他行情好且容易栽培的药材;半夏连续在同一块地里种植,不进行倒荐(农业术语),产量自然会降低,收益随之也降低,农民肯定就不愿意继续栽种。各种原因导致半夏产量连年下滑,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半夏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相对比较紧俏,导致其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
第三章结语与展望..............41
3.1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41
3.2研究展望(问题和建议)...........41
第三章结语与展望
3.1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本课题在半夏化学模式评价体系研究中主要进行了药材作为药品必须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基本属性方面的评价分析。
关于药材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半夏道地性地考察,得出甘肃半夏和其他产区存在道地性差异,甘肃半夏某些药效成分含量较高,可以开发利用;同时进行了产地和等级因素对半夏质量的相关性研宄,得出产地是影响半夏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等级则在对半夏有效性评价体系中属于无关因素。可以得出,药材的质量主要是由其产地决定的,所以在半夏流通中要强调“道地药材”,要标明产地,保证半夏在临床使用中有效。
关于药材安全性方面,进行了三种外源性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测定,得出威胁半夏药材安全性的主要是二氧化硫,其次是有机氯农药,拟定了半夏药材二氧化硫和总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限度指标,指导市场监管半夏硫熏现象和有机氯农药超标,保证半夏的外源性残留有害物质控制在微量范围内,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在半夏流通过程中,产地混乱导致在临床使用中低效或无效,外源性有害残留物质超标威胁药材的安全,从半夏药材市场流通的现状出发,建立全面评价半夏药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体系,这对控制半夏的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综上所述,建立半夏化学模式评价体系对规范半夏市场流通很有必要性,是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国际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7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