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意识的重建
第一章绪论
2008年,《海角七号》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一度让台湾片商和本土观众对台湾电影重拾信也,然而,有的学者却对此并不持乐观态度。一方面,在台湾电影市场中,2008年只有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实现了票房破亿元新台币,这也是唯一一部票房破亿元新台币的台湾本止电影,凭借一部《海角七号》扛起华语片票房的半壁江山,并不能说明台湾电影正在重新崛起。另一方面,在经历《海角七号》的狂潮之后,2009年台湾电影再次整体陷入低迷状态,台湾本止电影票房冠军《听说》仅收获1456万元新台币。
的确,《海角七号》的成功只能说是一个奇迹,但正是《海角七号》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是台湾当局以及各级地方当局开始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侍力度,采取奖励性的辅助政策;二是电影辅导金的辅助名额增加,辅助金额也出现大幅上涨;三是台湾电影人的创作热情高涨,信屯、获得前所未有地提升。不得不说,《海角七号》作为台湾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针催化剂,刺激了台湾电影产业开始走向复兴。
因此,本文攫取这最近四年的时间既从台湾电影中商业意识重新建立的背景入手,试图通过对台湾电影中普遍呈现出的商业意识进行剖析,继而,,以台湾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的现实情况为基础,从整个台湾电影产业的角度出发,对台湾电影进行商业化的进一步探索。对2010-2013年台湾电影的研究,一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台湾电影能否复制内地与香港整合后的辉煌值得商傕。另一方面,在电影美学方面,可以对台湾电影在两岸电影市场中的后续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
近年来,尽管大陆学界对台湾电影的研究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但由于大量台湾电影无法在内地获得上映,导致大陆地区对于台湾电影的研究没有形成相应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气候,另外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研究力量及研究出来的成果均较为薄弱与匿乏。现有的针对台湾电影的研究多数是从电影史、美学特征化及产业发展的角度展开的,与笔者的侧重点不同。而笔者目前找到的如《ECFA框架下华语电影的新走势》(黄望莉、朱猜,《当代电影》2014年第11期)虽然涉及到ECFA签署之后台湾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仍局限于从整个电影产业的角度来谈。
孙慰川老师的《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尽管针对台湾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是研究对象主要停留在2007年以前的电影文本。因此,台湾电影的研究总体来讲还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对于2010年来台湾电影中商业意识的系统研究。或许是因为大部分台湾电影并没有取得较满意的票房成绩,未能引起业界的重视。目前为止,笔者还未找到相关的资料。可以说,本阶段台湾电影中的商业意识研究仍然处于初始状态,这更加体现出研究本阶段台湾电影中商业意识的价值。因此,针对2010年以来的台湾电影中逐渐呈现出来的商业意识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
第二章商业意识重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化扩张趋势的影响下,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化竞争,相应地,电影产业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本土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电影市场这一更为庞大的平台扩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面对以好莱巧电影为首的西方电影的全球扩张,在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正确认识到区域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台湾当局却依然持续热衷于鼓吹"两个中国"的论调,作为华语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电影遂在较大程度上被孤立在区域合作之外。
电影是一种跨国商品,既是商品,便有商战。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以好莱坞为首的西方电影,在充分整合全球电影资源的基础上,依靠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通过成熟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推动其电影产业逐步取得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并以—种全新的世界语言对国族、地域以及文化的羁泮进行消解,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以及所谓的好莱巧趣味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实现了本土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扩张。反映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尤为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电影在中国进曰电影中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而2005-2010年,除了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外,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比重更是基本维持在五成左右。在这种商业竞争和扩张的背后,不仅仅是快速革新的电影技术创造的巨额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依附于电影产品的文化侵袭。
……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年产量高达200-300部的黄金时代。后来台湾商业电影(琼瑶片和武侠片等)由于粗制滥造以及人才的匿乏等原因开始日趋没落,商业类型风潮渐渐调零,拍摄商业电影的只有朱延平导演一人。直到2000年,台湾仅仅生产10部电影,台湾电影在本土市场中所古的份额更是降到了仅有0.13%。而2002年加入WTO后开放"外片进口数量"的策略,直接将台湾本土制片业置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多数学者认为台湾市场之所以低迷,罪魁祸首当属台湾当局的政治管控和文化强权手段。而笔者认为,台湾电影人的固步自封才是导致台湾电影步入"假死"困境的检子手。台湾电影人对电影属性的解读背离了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本性,使得电影在台湾更趋向于是一种文化行为(艺术修养),台湾电影工业沦为艺术电影的乐王。导演们像接任务般拍电影,无视电影的商业属性,满足于当局的辅导金,表现出强烈的"同质化"倾向,以获际奖项为最终目标。换言之,导演们过分强调电影的艺术化创造,憧憬极端个人化的艺术路线,抛弃观众、抛弃市场、抛弃主流,最终沉溺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
进入21世纪之后,台湾电影人逐渐开始将文本中的政治话题转为对青春的关注,尝试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共谋。笔者认为,对于台湾电影来说,在新千年的第一个10年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转型探索阶段,二是产业复兴阶段。
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不仅将电影列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而且成立"电影政策检讨愛推动委员会",针对台湾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症结问题进行探讨,寻找振兴本土电影的有效途径。在当局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支持下,许多台湾电影人开始尝试进行去政治化的解析,探索台湾电影新美学、新思维的转型,出现了一批以《蓝色大口》为代表的青春片,在清新、自然的语境中讲述青春萌动的情感历程。然而,随着此类题材的泛滥,同质化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加之资金和市场的限制,不仅无法受到本±观众的认可,而且海外市场也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
第一节满足受众期待的人物形象……………14
第二节社会语境下的叙事架构……………22
第四章商业化发展的探索…………………………30
第一节ECFA签署之后,台湾电影积极向内地市场进军……………30
第二节台湾电影建立品牌优势的探索……………32
……
第四章商业化发展的探索
首先,自2010年两岸签署ECFAW来,截止到2013年,共有17部台湾本土电影进入内地电影市场上映。作为台湾本土电影的精良制作的代表,有的获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可,如《逆光飞翔》获得第17届蓋山国际电影节观众奖;有的在台湾、香港地区广受好评,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赛德巴莱》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等;还有的甚至在台湾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如《鸡排英雄》(1.4化元新台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4.5亿元新台币)、《赛德巴莱》(8.8亿元新台币)、《犀利人妻最终回》(2亿元新台币)。
然而,尽管在本土市场广受关注,但是在内地电影市场,理应以青春、爱情题材占优势的台湾电影,大多数却表现得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影片出现"一日游"现象。叶天伦导演的《鸡排英雄》,是ECFA签署之后首部"登陆"的台湾本土电影,在台湾贺岁档取得破亿元新台币么后,却在内地市场遭遇票房慘淡,为台湾本土电影的"登陆"计划展示了一个糟糕的开局,而打破台湾本土电影在内地市场票房记录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也仅仅获得了7694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而且在内地市场票房破千万元人民币的台湾本土电影只有5部,不到总量的三分么一。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喜欢看台湾电影的内地观众仅占16.4%,大多数内地观众对台湾电影并不熟悉,穿插其中的闽南语对白以及地域文化差异是给内地观众带来困扰的重要因素。
……
结论
总而言之,ECFA的签署作为台湾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台湾电影商业意识重建的开始。然而,新的市场和受众给台湾电影人带来更多的是考验。台湾电影如何再次强入华语电影以及在两岸合作与交流中凸显自身的品牌形象,还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两岸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探索新思路的关键。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