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国”里的大思维——张以庆、张同道儿童题材纪录片陈述模式反思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及背景
1.1.1 选题原因
该选题的确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笔者本人对儿童题材的纪录片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人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方向为电视纪录片方向,因此在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纪录片及其相关理论,其中尤其对儿童题材的纪录片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在中国的儿童题材纪录片当中,不得不提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就是张以庆和张同道。两位大师在中国的纪录片界占有相当重的分量,特别是在儿童题材的纪录片当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屡获殊荣。然而他们二者从出身、教育背景,到从业经历都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也使得他们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有着很多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二人用影像的方式,是否客观纪录了儿童的成长状态,揭示出儿童成长历程的真相?这是本人的研究兴趣所在。
第二,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对儿童成长状态的关注对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而言都是相通的,对于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讲究亲子观念、舐犊之情的民族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在上个世纪的抗战胜利后经历了人口的骤然增长,到八十年代因为“计划生育”的国策又经历了人口的骤然紧缩,这种独特的国情也使得当下我国的儿童成长问题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透过儿童的成长状态和问题可以窥见成人社会的很多现象,用张以庆导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是中国,你就看《幼儿园》就行了,中国社会所有的问题都概括了。”因此,对儿童成长状态的研究是对当今社会,对我们自己的一种反思。
第三,目前学界只有对张以庆或者张同道单人的系列作品和创作风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是对他们具体的某部作品进行研究,缺乏将二者的作品以题材为标准划分,探讨其作品是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真相,怎样的真相的相关研究。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决定以本选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相关选题。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儿童题材纪录片中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儿童成长以及儿童教育,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大的课题和问题,关于这方面题材的纪录片的创作会成为将来一段时间中国纪录片不能回避的问题。张以庆和张同道是当下中国的两位最有代表性的儿童题材纪录片制作人,同时他们也分别代表了作为媒体的纪录片制作人和作为学者的纪录片制作人的创作视野,对于他们作品的文本状况及其传播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于我国纪录片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通过一个比较的方法对于他们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研究能够使我们对于这两位有代表意义的纪录片制作人的作品呈现状态和传播状态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知,对于我国未来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2.2 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张以庆和张同道的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对比研究,来探讨这两个儿童题材纪录片大师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作品呈现等方面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以及是否真实客观的呈现儿童的成长状态,并挖掘其原因,从而对我国当下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呈现状态、创作情况和传播状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为未来我国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启示和思考。
.............................
第二章 “二张”人物及其儿童题材纪录片简介
2.1 张以庆个人简介
张以庆,生于 1954 年,工人出身,未接受过高等教育。1977 年,二十出头的他进入武汉手表厂当工人,这一当就是十年。在那个手表相当于第二套住房的年代里,修手表可算是个养家糊口的好手艺,但张以庆在厂子里却是个“不爱手艺爱文艺”的另类。他把很多时间都专注于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里,还陆续发表了一些散文、诗歌、小说和曲艺作品。这整整十年的工人经历和看似无用的文化积累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直到 1987 年,湖北电视台对外招聘,这时 33 岁的张以庆通过了考试顺利进入电视台工作,并成为一名电视纪录片编导。现如今,他已经成为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高级记者、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他的纪录片作品更是在国内外载誉无数。
从业二十余载,张以庆从最初的一名电视行业的“门外汉”到如今中国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大师,每一步都是他凭借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走过来的。十年的工人生活让他有了更加深刻的平民意识和平民视角,也让他对生活有着更加现实和独特的感悟。这也使得他在选材方面更加喜欢选取普通人、平凡人作为自己的拍摄对象。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 年);《起程,将远行》(1995 年);《导演》(1996 年);《舟舟的世界》(1997 年);《英和白》(1999 年);《幼儿园》(2004年);《听禅》(2011 年)等。
对于拍摄纪录片,张以庆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坚持,“无用之用”和“过程之美”是他一直在强调的,他自己十年的工人经历和对文学的专注似乎为“无用之用”做了最好的注脚。他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电视人,首先应当是一个审美的人,应当具备审美的敏感和能力,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欣赏美,才能进一步去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活力,更有后劲儿,否则就只是电视匠人。
张以庆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主张慢工出细活儿,并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从选材到拍摄再到剪辑,每一个环节他都十分苛刻。如果不是能够强烈的打动他,让他夜不能寐的选题他不会开拍,一旦开拍就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思路将它拍的满意为止。《红地毯上的日记》片长 15 分钟,拍摄时间用了三天半,准备的时间却长达三年;《舟舟的世界》片长 50 分钟,素材约 2100 分钟,前期采访了 6 个月,后期制作了 6 个月;《英和白》片长 50 分钟,文字记录有 10 万多字,前期采访了 14 个月,后期制作了 6 个月;《幼儿园》片长 50 分钟,素材达 5000 多分钟,场记所用的纸张有 5 斤左右重,前期采访了14 个月,后期制作了 6 个月;《听禅》片长 20 分钟,素材有 1020 分钟,前期采访了 3个月,后期制作了 1 个月,他曾经从凌晨三点听音乐直到中午十二点,只是为这部片子寻找到开篇部分那仅仅十秒钟的锣鼓点。
......................
2.2 张以庆的儿童题材纪录片
2.2.1《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
在 1990 年,也就是张以庆进入电视台的第三年,他拍摄了一部短片《红地毯上的日记》,这部片子成为他的成名之作。
起初,这部片子的创作初衷是想要表现跳水冠军伏明霞的生活,可是一群艺术体操队的孩子们走进了张以庆的视野,这群孩子们,在一年 365 天中,有 361 天都在刻苦训练,只为追寻心中那遥不可及的冠军梦,她们为国家体操事业甘愿付出青春和汗水的执着和坚定深深感染了张以庆,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冲动。
虽然那时刚刚入行的张以庆还不知道怎么拍,什么时候才能拍,但是他每个星期天都会到艺术体操队去,这一去就是三年。这三年的观察让张以庆有了足够的积累,让他做好了随时可以开机的准备,他说:“我对光特别敏感,我一定要利用阳光,我就观察那些红地毯、窗格,哪个季节,哪一分钟,阳光照射在哪个地方。因为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拿到机器,什么时候能拍摄,所以我必须记住。不同的季节,阳光照射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整整三年,我可以说得特别精确,哪个季节的哪一天哪个时间,阳光会照射在红地毯的哪个地方,我都知道,所以哪天拍都没有关系。”
等到真正开机的时候,张以庆却有些倒霉,他只争取到了 400 元的经费和三天半的机器,而且那三天还很不巧的都是阴天,但是他坚信那三年的观察就是代价,但是它一定是值得的。
整部片子采用了自述体的形式,浓缩的记录下了这群在红地毯上拼搏的孩子们 5 天的生活,每天都是以字幕作为开始,如:“7 月 15 日:晴,气温:39 度,体重:35 公斤,饮水量:半瓶汽水,训练:12,bit,J。”人们通过这部短片看到了,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她们有着坚韧的意志,默默的为了艺术体操事业而献身,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每一个世界冠军的成长之路都是十分艰辛的,每一块奖牌都是用十余载的汗水浇铸的。体育界竞争的残酷和孩子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激荡起观众内心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最终,这部只有 400 元经费,耗费了三年的时间观察,拍摄了三天半,凝结为 15分钟的记录片,为张以庆捧得了首届中国少儿电视“金童奖”一等奖。
........................
第三章 “二张”儿童题材纪录片陈述模式读解 ............ 13
3.1 “二张”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宏观解“构” ................. 13
3.1.1 陈述主体 ................. 13
3.1.2 陈述风格 ......... 14
3.1.3 陈述结构 ............................ 17
第四章 “和而不同”:张以庆、张同道陈述“儿童问题”的异同 ............... 36
4.1“和”:对儿童成长现实问题的关注 .............. 36
4.2 “不同”:多层面陈述模式的比较 ......................... 36
4.2.1 对儿童问题的呈现:碎片化 VS 故事化 .................... 36
第五章 “审视社会”:陈述模式 ................... 40
对社会现实“原真性”的干预 .......................... 40
5.1 “二张”儿童题材纪录片宝贵的文化功能 ....................... 40
5.1.1 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 40
5.1.2 “二张”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审视社会功能 ................ 41
第五章 “审视社会”:陈述模式 对社会现实“原真性”的干预
5.1 “二张”儿童题材纪录片宝贵的文化功能
5.1.1 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纪录片在文化功能的表现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两种功能在纪录片当中一般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和在不同的传播目的、传播方式时二者所表现出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5.1.1.1 文化整合与交流
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孕育着自己的独特文化。纪录片作为一个国家的相册,必然成为文化的载体,它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来让人们在文化层面上达到某种共识,促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由于传播目的和传播方式的不同,文化教育在形式上主要体现为两种:文化整合和文化交流。一般在纪录片的传播当中,这两种形式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区别。
文化整合是指要建立起来一种文化共识,以期减少各种文化对抗和文化矛盾,这种纪录片其背后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往往传达一种国家意志,为了建立文化的同一性,以教化和灌输的方式来对受众施加影响。在过去,几乎每个国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纪录片传播方式大行其道,纪录片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和主流意识的重要载体。虽然在表现方式上比较生硬,但是也曾起到过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让受众产生较强的民族使命感和认同感。但是,随着多元语境的迅速发展,这种文化整合的方式在传播中愈加困难,传播效果上也大打折扣,文化整合的功能日益淡化,,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凸显。
文化交流首先是站在一个公平对话、平等交流的立场上,通过交流来增进了解,寻求一种文化共识。客观的传播其内容,不再强加思想观念,使纪录片承载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丰富性。这也使得纪录片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互相沟通、增进了解的桥梁和纽带。
...........................
第六章 结论
儿童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无法回避并且十分重视的问题。对儿童的关注,就是对整个民族未来的关注。在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不断博兴的今天,用纪录片的影像方式去关照儿童的现实问题的纪录片已经显得弥足珍贵。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播效力及社会功能有待在儿童问题上被强化与利用。张以庆、张同道是在这一问题上的先行者,二者关于儿童题材的系列作品在儿童成长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认为,“二张”在陈述模式上存在着主体、风格、结构的不同,具体为:在陈述主体的选择上,张以庆更具多样化,而张同道主要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在陈述风格上,张以庆更加突出人类学和哲学的视角,在影片中有着强烈的编导主观意识的渗透,而张同道则偏重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在片中有同被拍摄对象的直接互动;在陈述结构上,张以庆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开篇点题方式、强调碎片化和陌生化的叙事手法、为影片陈述的展开铺陈叙事线索,而张同道则强化了陈述的故事性和连续性,同时力求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儿童的生活状态。二者在纪录片画面与音效利用上也各有所偏重,具体为:张以庆更加擅长用画面语言来展开陈述,在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镜头语言的使用、画面构图的表达、镜头组接和蒙太奇的使用方面独具匠心。而张同道则更加侧重于运用多种音效语言来辅助陈述,用多种音乐和诗歌来传达情感。经过对二者陈述模式的研究和反思,笔者认为,“二张”在对待“儿童问题”时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其不同表现在:在儿童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张以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张同道则更具故事性特征;张以庆在片中更注重儿童的情绪线索,而张同道则更加注重成长线索;二者都呈现出儿童成长状态当中的问题,但是张以庆只是提出问题,让受众自己思考,而张同道在呈现问题的同时也侧重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对问题的反思上,张以庆更具哲学视角,而张同道更侧重于对当下我国教育制度的思考。
张以庆和张同道是我国当代纪录片界的大师级人物。二人本着通过纪录片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纪录片的审视社会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初衷,创作了大量的儿童题材纪录片。但由于其各自的人生轨迹的不同,进而潜藏着创作观念的差异,通过不同的陈述模式对纪录片的“原真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干预。这种干预主要体现在:张以庆在《舟舟的世界》中,对其生活片段的选取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表现其生活状态的全貌。《幼儿园》中,对于配乐《茉莉花》的反复演绎过度渲染了对儿童成长状态担忧的悲观情绪。张同道在《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中,以儿童为主体的第一人称陈述中表演的痕迹过重。《成长的秘密》当中,他者的第三人称陈述时教化的成分过多。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