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1 21:35

第一章 社会化媒体与公民政治认同


第一节  社会化媒体概述

一、社会化媒体含义和特征

(一)社会化媒体的含义及分类

本文认为,理解社会化媒体的关键,是其将传播嵌入到人的关系中,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与现实社会形成了或紧密或松散或虚拟的联系,不同的应用和平台编织了不同的以人作为节点(note)的关系,人们在其中进行创作、协作、互动。传播的基础是“关系”,打破了自上而下的信息生产方式,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人际传播研究和社会网络研究为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理论提供了理论借鉴。

在此,本文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在 Web2.0 基础上,依赖用户社会关系建立的以用户内容生产和信息交换为中心的在线社会网络形态。

从社会化媒体传播形态来看,构建了共享节点的在线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网状链接的裂变式传播。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社会关系网由“节点”及“连接(关注、被关注)”构成。节点(Node)是一个技术词汇,是指网络连接的端点,或两条(或多条)线路的连接点。在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网络研究的视角下,节点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美国学者创造了一个新词汇:Humannode,即“人”与“节点”的组合,即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社会化媒体中的“节点”是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及对信息进行再次创作、组织的二次传播者,还是参与社会化媒体内容生产过程的信息生产者。

Web2.0 时代,社会化媒体 YouTube(视频分享)、Wiki(知识生产、协作、分享)、微博等都是典型的节点传播形式,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关注与被关注,并协作共同生产、传播内容。以微博为例,其文本生产内容简便(基本上一条信息在 140 个字符之内),生产方式多样灵活(各种接收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激发了节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社会化媒体中,信息由多个节点为中心通过节点间的关系网进行网状链接传播。多个传播节点共同融入网状链接,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在一对多模式的一次传播形成后,还会产生多对多,多再对多(直至无限)N次的传播,最终形成无限的裂变式传播。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可以绘制出网状图(图 1),各个节点之间彼此连接,信息在节点和关系网中间流动,形成信息传播的在线社会网络。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研究

.....................


第二节 公民政治认同概述

一、公民政治认同的含义和基础

(一)政治认同的定义

首先要先解释“认同(Identity)”的含义。《辞海》中对“认同”的定义为“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人们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

奥地利精神分析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最早创立了认同的相关理论,他认为,“认同是与一个客观对象形成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它可能引起种种新的感受,即自我与性本能所吸引的对象以外的某些其他人同享某种共同品格的感受。”弗洛依德将认同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指情感和心理上的趋同。

随着认同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中的拓展,认同的含义也由自我层面逐步拓展至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归属、情感。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教授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认同的力量》中指出:“认同是被人所建立起来的……认同所建立的是意义(meaning)。认同一旦被建立,就成为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引导、暗示人们以认同为参照坐标进行社会活动,以此建构符合认同所指的‘意义’的自我”。由此可见,认同涉及心理和行动两个层面,包含着个体对自我、组织、群体等在情感、意识上的赞同、归属,并经由行动内化为个体的行动指南。因此,认同在本质上是心理上和行动上的趋同过程。

对认同概念的梳理为本文政治认同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切入视角。对于政治认同的研究,学者们较多将对国家认同和对政党认同等同于政治认同。如: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A·罗森堡姆在《政治文化》中指出的,政治认同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感觉自己属于国家、民族、团体等政治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一政治学》对政治认同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本文认为政治认同应涉及心理和行动层面,且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生成的对政党和政府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广义的政治认同还应该包括意义构建的层面,即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与政治系统、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政治信仰、信念、理想,对意识形态、价值观的认同,并经由内化成为个人、群体实践的指导。具体到我国,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

.............................


第二章  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域外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 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的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教育的论述

(一)政治社会化思想

马克思的政治社会化思想体现在让无产阶级通过教育、宣传等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工人阶级,以此扩大无产阶级的队伍,以保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个教育、宣传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政治社会化遵循的原则是,要满足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只有现实需求和利益的实现,才能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无产阶级宣传、教育的内容和理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这是获得广泛的社会力量认同的过程。

(二)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辩护功能

马克思在意识形态的政治辩护功能的论述中认为,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成为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自身利益的手段。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把自身的利益说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以期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来加强统治。由于利益是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关于宣传策略,马克思指出,在革命过程中,通过宣传利益的一致性来获得认同。因此,要通过宣传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其他阶级的利益相一致,获得更广泛的同盟军,争取更多力量认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所提出的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说服来获得公民政治认同的思想,可以为增强当今中国公民政治认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民主政治建设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民拥有选举权,应该通过投票产生符合广大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是人民公仆,要自觉接受公民监督。马克思还探讨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民主化建设的原则,包括权利在民、服务原则、效率原则、责任原则。实现真正的民主,要健全法律制度,实现民主政治;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全社会的民主,缓解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建设的途径上,马克思提出要建立一系列政治制度,如人民监督制,国家政权机关行为向人民公开,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广泛参与等。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系列原则和途径,保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管理国家事务,促进公民对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认同。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政治认同教育的论述

一、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一直强调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毛泽东特别强调,无产阶级一定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因而,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和建设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实现统领和建设,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途径。他所指的文化是意识形态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他强调,要特别在这一领域中加强党的领导,让无产阶级文化为统领,让文化发挥思想启蒙和动员的作用,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他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政治任务的基础,对促进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957 年,他指出:“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好像马克思主义现在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他要求,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职队伍,创新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其中,他特别强调“创新”,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无产阶级的理论家,为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服务。此外,还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队伍,拥有一大批高素质、政治立场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通过各领域的显性和隐性的宣传,使人民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思想

关于政治社会化实现的途径,毛泽东指出,首先,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且指导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的必须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加强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一是,发挥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通过媒体传播政治文化。毛泽东指出:“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三是,以文艺为载体促进政治社会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通过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做革命的普及工作,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社会化。由此,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政治观念。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审视 ..................... 59

第一节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现状.............77

一、公民政治认同现状的调研成果及分析.............77

(一)国家认同方面,公民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80

第四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 89

第一节 教育引导公民坚定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89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认同的必要性.............90

(一)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共同选择..............107

第五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101

第一节  显性宣传与隐性渗透.............119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119

(一)坚持与时俱进,拓展宣传内容和手段............119


第六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 政治认同教育的路径和举措


第一节  加强相关的教育与培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善

在我国,政治认同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连的,也可以说其本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对公民政治认同的教育,引导公民树立对政治体系的情感,来凝聚共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应当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提高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培养和巩固公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的政治认同。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政治体系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转化为公民的信仰和信念,并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而增强,让公民真正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公民政治认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要看他是否促进了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政治体系和社会的问题不能全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克服人们因为政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形成的负面心理,并引导人们有序参与政治,理性客观看待政治系统、政治现象,实现政治理想。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今天,公民政治认同既发生了积极变化,也出现一些政治认同的消解的现象。正因如此,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结语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而且给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公民的政治认同带来分化的可能,但也为政治认同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手段。本文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政治认同感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诸多案例的分析,以及社会化媒体数据分析软件,对当前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此,将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在线的社会网络,依托于现实社会关系,又超越其的社会联结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以个人为节点,鼓励创作,共同协作,自主传播的特点,颠覆了原本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赋予了公民极大的话语权,改变和拓展了政治参与方式和渠道。社会化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源头和发酵地,迅速聚集舆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政治生态。由此,使得社会化媒体在政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通过案例分析与内容分析,本文认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现状为:在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公民与党和政府保持了高度一致;在政党认同方面,反腐与改革“成绩单”提升了认同与信心,制度认同方面,期待与担忧并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带来了社会不安、急躁、偏激的非理性情绪,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公民对政党、体制等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复杂情况;在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有认同弱化的趋势。

社会化媒体使公民政治认同发生了从消极政治认同到积极政治认同,潜藏型认同到主动选择型认同的积极变化。同时,政治认同也出现了虚假认同趋势,政治信仰弱化,认同状态的暂时性与易变性的消极变化。

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多层面的,包括中国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加剧;全球化层面,多元文化交融与意识形态渗透;舆论引导层面,非有效引导与意识形态领域失语;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教育实效性下降;公民自身层面,存着诉求、意愿与技术保障、理性包容与政治盲从的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