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或设计教学过程一般遵循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利用实验或经验形成对规律的理性认识,联系已有知识深化对规律的认识,联系实际应用规律四个阶段。对应起来,课堂中规律学习要实现三层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文字描述及物理意义;二是让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兰是让学会运用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进行规律教学时,通常重"结果",捏"过程",运用公式的技能训练几乎成为规律课堂中的唯一活动,教师很少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思维及物理知识来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教师结合一两个实例将物理规律草草讲授完,便急于让学生投入到题海当中,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思考。这使得学生对规律只是机械记忆,在练习时也只是一味的乱用规律、乱套公式,根本就不能对规律形成深度理解,更不用说把握新旧知识、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了。
.......
第2章初中物理规律教学分析
2.1物理规律教学的内容
一条物理规律是由若干物理概念组成,并通过数学公式或逻揖语言来表明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中包含的某些概念本身就具有抽象性,一条规律中还包含了若干个概念,这使得规律的抽象性更加增强;数学公式或逻揖语言是一种脱离了具体的对象、数量大小等因素的通用性的语言,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用它们来表明物理抽象概念之间关系的物理规律,自然同时具有了抽象性和概括性。许多物理规律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够精确甚至是不能够被验证的,这是因为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使得绝对条件达不到、误差不可避免,例如,受精密度限制的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存在偏差;无论多光淆的材料都没办法消除的摩擦力,使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无法实现。对于这类物理规律,人们只能做到尽量精确,只能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得出的近似准确的数据,使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理想模型或过程,反复思索推理得出。所反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物理规律,只能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足够真实但又是近似地反应客观世界"。
2.2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还要求学生认清规律与规律之间、规律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最终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要求学生达到理解、运用规则,利用规则解决问题的目标。结合物理规律教学要求及物理规律的定义来看,物理规律与规则和高级规则两类学习结果相对应,对于物理规律的学习,要逐步加深,将前一目标达成作为后一层学习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规则的学习,加涅认为学习者"知道其言语的陈述"未必意味着"理解"了规则,学习规则的条件是学习者首先需要懂得规则中所包含的所有概念,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提问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概念、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化学习者的正确认知等.第3章生活化问题的含义........18
3.1生活化问题的概念.............183.2生活化问题的关键要素分析....19
3.3设计生活化问题教学..........25
第4章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策略.........26
4.1初中物理规律的生活化情境设计策略......26
4.2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29
4.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生活化问题的姐织策略....38
第5章"牛顿第一定律"生活化问题设计及分析..................46
5.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任务及目标分析...........46
5.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48
第5章"牛顿第一定律,,生活化问题设计及分析
5.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任务及目标分析
由于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没有办法直接应用于生活,而是借助于它揭示的一种物体的性质一一‘胺性间接作用于生活,所以这一节包含两项任务一一通过实验探过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生活现象得出惯性的概念。虽然惯性在教材中是以—个概念的形式提出的,但它是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来的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体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因此,也可看作是物理规律。5.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设计及分祈
这一环节学生的回答形式,需要分情况来讨论。当需要学生做简单的现象或知识的描述时,例如核也问题6"先来从牛顿第一定律中分析一下,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大部分学生可以迅速正确作答,他们都会乐意回答,因此可选择面向全班提问;当需要学生对现象做深入分析来得出结论时(例如核也问题以下的加工性问题"是什么使球发生了这种变化,问题难度相对较大,多方面的观点分析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认识,可选择小组协作并竞争的形式,在某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时,竞争形式更能使其他小組专注倾听,对比自己的观点;当需要运用己经获得的方法再次分析时,例如核也问题9下的加工性问题"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球是从何时开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如果方法简单可以让学生竞争独立作答,如果方法复杂,学生掌握不熟练,可以让学生分组非竞争作答。
....
第6章总结
本文从物理规律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认为物理规律教学不仅需要置于生活化的情境之中,还需要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规律,学会如何实现规律在头脑与现实中转化,由此想到将生活化教学和问题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了生活化问题教学的理念。又由此理念出发,对如何设计生活化问题进行了策略分析,为初中物理规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提出一种教学形式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证明其是否有效,本文只是针对生活化问题进行了案例设计及简单分析,尚缺少实践的检验。另外,对生活化问题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对生活化问题设计策略的改进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因此,本人必须把此论文当作一个开始,下一阶段要投入到更多的案例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中,通过总结、分析更多的成功或失败的实际案例,使生活化问题设计更加完善。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7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