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

发布时间:2016-04-13 16:53

引   言

针对自我损耗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一些研究指出生理能量补充、积极情绪诱发及权力启动等均能让个体克服自我损耗的负效应,使其在后续任务中继续进行自我控制。虽然上述研究已从理论上解释了克服自我损耗的可能性,并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克服自我损耗的一些行之有效方法,但 Alberts 等人(2011)提出在自我损耗的缓解或消除过程中需要意识注意和意识加工过程,认为自我觉知能提高个体在活动中的表现,可积极地影响自我控制,通过启动个体的自我觉知可激发他们使用自我控制的资源以克服自我损耗的后效——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作为个体有效进行自我控制必要条件的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内部主观状态(程蕾,黄希庭,2008),需要注意资源来调整个人在自己情感、责任、缺陷等方面的认知指向,与意识活动息息相关。所以,自我觉知会促使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人们调用被保留的控制资源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标准相一致。据此,基于两者间的这一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实验法拟探讨个体自我觉知的启动是克服自我损耗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已有国外研究证明了单词搜索任务可有效启动自我觉知(Brewer, & Gardner, 1996; Wiekens, & Stapel,  2010),本研究将进一步对该范式进行改编,并采用该范式启动被试的自我觉知,探讨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自我损耗

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自我损耗对个体的行为会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损耗对个体风险行为的影响。风险行为是当个体面临趋避冲突时,为了获得利益,在明知潜在风险和消极后果存在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实施的行为(窦凯等, 2014)。自我损耗使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理智行为减少,易产生风险行为,研究者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在自我损耗引发任务之后,要求所有被试完成风险选择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在测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说明自我损耗导致个体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行为。窦凯等人(2014)在研究中采用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即在自我损耗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做出风险性行为。自我损耗不仅容易使个体产生容易伤害自己的行为,还可能出现一些影响他人的负性行为,有研究者发现,利他行为受自我控制资源的制约,当个体消耗了过多的心理资源而产生自我损耗时,就有可能出现自私自利的坏行为。

2 社会排斥

与其他社会排斥范式相比,在拒绝范式中,通常更直接明确地告知被试被拒绝或被排斥了。个体——偶然排斥范式和团体排斥范式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拒绝范式。在个体——偶然排斥范式中,通常告知被试与一名同性别的搭档在未见面的情况下互换自我介绍,稍后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在自我介绍阅读完毕后,告知拒绝组被试其搭档不愿意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告知控制组被试其搭档临时有事先离开了,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另有实验操作要求被试通过麦克风介绍自己,同时在另外一个房间有一位搭档(虚拟的,实际是主试准备的电脑)将通过被试的自我介绍来确定是否要进行面对面交流,被试面前电脑屏幕上指示灯亮起的数目即代表搭档是否愿意进行面对面交流,拒绝被试在介绍自己之后没有指示灯亮起,被明确拒绝。团体排斥范式是多人或群体对个体的排斥或拒绝,在该范式中,首先要求被试与其他人(主试安排的实验助手)进行信息交流,可以通过问卷填写,也可通过面对面交流,然后请每个人选择想要在今后继续进行互动的团体成员。最后向真实被试反馈选择结果:告知拒绝组被试没有成员愿意与之继续互动,告知接受组被试对方也愿意继续与其交流。拒绝范式能够较直接、明确的创设排斥情境,与真实生活情境相近,但是这种排斥范式需要较多成员参与,成员间的熟悉程度、投入程度难以控制,易产生无关变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14 

研究一: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 14
研究二: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22
研究三: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 29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36 
1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 36 
2 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 37 
3 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之处 ........... 38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39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研究三发现,实际社会排斥情境比回忆书写范式对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影响更明显,这与研究假设不同。程苏等人认为,不同实验范式代表的排斥类型不同,程度不同,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也会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在本研究中,回忆书写范式的操作更具有主观性,被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被排斥经历,有的被试可能对被排斥的经历已经释然,或者对被排斥经历回忆得不够详细,没有引发较强烈的排斥感。在实际社会排斥情境中,个体在活动中受到小组成员明确、直接地排斥,这种排斥的产生是即时的,且与真实情景相似,对被试的影响可能更强烈,因而在实际排斥情境中,自我损耗现象可能更为突出。但这种结果在研究一中没有出现,可能是因为两个实验的被试不同,,个体对实验环境的体验有所差异造成的,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排斥情境对个体影响的差异。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


2 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鉴于自我损耗对个体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负性影响,研究二探讨了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研究三在此基础上证实了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自我损耗在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被提出。该模型认为,自我控制依赖于一种有限的能量,信息加工、控制暴力行为等任务都需要消耗这种有限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通过休息、补充葡萄糖等方式进行恢复。目前对于自我损耗现象的实质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能量耗竭观,该观点认为,在个体进行自控的过程中,自我有限的能量资源损耗严重,导致后继的自我控制表现下降;另一种是能量保存观,该观点认为,最初的自我控制任务远未达到耗尽自控能量的程度,但这种资源的损耗会刺激个体自动产生保存一部分自我控制资源的意识。已有研究发现,自我肯定和榜样启动能够激发个体内部保留的控制资源,克服自我损耗。同样,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当个体进行自我控制后,除了消耗了一定的心理资源还自动保存了一些能量,而当其接受了自我觉知启动的操作后,这些保留的能量被激发,个体在 Stroop 任务中能够继续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克服了自我损耗,此结果也支持了能量保存观。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1)社会排斥影响自我损耗;(2)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存在克服作用;(3)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具有克服作用。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