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一、 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概述
(一)国际航运业概况
对于国际航运内涵的理解,应该从单纯以海上运输供需交易的范围扩大到包括航运工业、航运技术、航运服务、航运劳务、航运信息、航运金融等经济贸易活动范围,这些经济贸易活动的总体构成了国际航运业的经营体系。这样,国际航运的宏观概念就可以理解为:在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之间,以航运业务、航运贸易服务、航运资源的供需关系为调整、运作对象,进而进行交易的活动的总称。国际航运是全球化时代国际上进行贸易往来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据统计,国际贸易运输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货物进出口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通过国际航运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已成为沿海国家寻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 国际航运业作为基础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增强经济实力、拉动经济腾飞的桥梁和重要保障,与它的地位相对应,各个沿海国家已经把发展国际航运业作为他们发展海洋经济、构建海洋强国的重要筹码。按照世界银行 1994 年的世界发展报告给基础产业下的定义,“基础产业被称作一国经济的社会管理资本”。基础产业一般是与加工产业相对,它指的是主要为其他产业提供投入要求的产业,而投入要求即包含实物资本也包括劳务。一般而言,基础产业特指农业、原材料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3基础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国民经济这座大楼能否盖的高取决于基础产业的地基打得牢不牢。基础产业的稳固发展是维系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而交通运输业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支撑一国经济、决定一国贸易发展的水平。具体到国际航运业,其作为国际货物贸易主要的桥梁和纽带,已成为运输业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产业的地位也是不容撼动的。
........
(二)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概述
“产业政策”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1970 年的日本,它的产生与日本的快速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战后经济迅速复苏,日本制定了以产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政策,使经济得以奇迹般恢复与发展。此后,随着产业政策这一概念的广泛传播,各国开始了对产业政策的研究与实施,产业政策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产业政策往往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经济振兴与赶超、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等,以各个产业甚至产业内部的企业为对象所实施的引导、促进、保护、支持、限制等干预措施的总称。产业政策的实施,更多的体现了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具体到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则是政府为了推动国际航运产业的发展,使国际航运业经济发展符合本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从而对国际航运产业及国际航运业间关系进行调节的各种政策、法律的总称。由于国际航运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往往会通过对海洋运输产业进行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者消极参与国际航运产业或者企业的生产、营业、交易活动,直接或间接干预国际航运业市场的形成。由此,一国要想增强其国际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
.........
二、 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内涵与体系的分析,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作为国际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对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其相互间关系的选择则是影响国际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事关我国国际航运业的兴衰。本部分的内容将围绕着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国际航运领域中的关系演变来进行论述与评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从而总结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关系演变的历史规律,为我国选择与国际航运业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发展关系提供借鉴。
(一)理论层面: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既同一又对立
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关系的具体化分支,两者的关系原理是一致的,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所以,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理论层面的相互关系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是相重合的。由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既同一又对立的理论关系可以推导出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同样具有同一性和对立性,共同推动国际航运业的发展。
........
(二)实践层面:产业政策优先地位逐渐让位于竞争政策的关系演变
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实践中关系的演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往往伴随着产业政策优先地位的削弱与竞争政策的加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发展模式一般是经历了主要由产业政策促进发展、转由产业政策为主再引入竞争政策的“产主竞辅”的阶段、再转入以竞争政策为主导,产业政策相协调的阶段。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演变可以从欧盟与日本的历史考察中探求规律与经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政策备受重视,而竞争政策暗淡无光。 在这个时期欧盟各国都重视产业政策的发展,欧盟在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要属《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制定与颁布。该条约表明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对产业政策的重视与青睐。而具体涉及国际航运业,这一时期的欧盟委员会将运输政策作为《欧洲共同体条约》(以下简称《欧共体条约》)中的核心政策。与世界绝大多数的航运国家一样,欧共体成员国中的航运国家均对本国航运业进行资助。欧共体也并不禁止成员国政府给予本国航运业以援助措施。各成员国都实行自己的的航运产业政策,来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国际航运业竞争政策要受冷落的多,欧盟在当时的竞争政策主要体现在《欧共体条约》之中。按照《欧共体条约》,第 85 条作为总的原则禁止企业间防止、限制或破坏共同市场内部竞争的限制性措施。第 86 条禁止企业滥用其在共同市场上或在共同市场重大部分上的支配性地位。但是该竞争政策在当时并没有适用于航运业,由于实施竞争法的理事会第 17 号规则(17/62)规定其并不适用含航运在内的运输业。由此来看,这一时期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更受欧盟的青睐,而竞争政策不适用于国际航运业,显得暗淡无光,被束之高阁。
........
二、 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分析.......11
(一)理论层面: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既同一又对立........11
(二)实践层面:产业政策优先地位逐渐让位于竞争政策的关系演变......... 13
三、 构建与我国国际航运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关系...... 20
(一)矫正以产业政策为主的传统型国际航运业发展模式......... 20
(二)实现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协调的新型发展关系........ 24
三、 构建与我国国际航运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关系
(一)矫正以产业政策为主的传统型国际航运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九十年代还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此同时,航运业进入自由化大发展时期,国际航运业也开始崛起与发展,其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随之产生。我国关于国际航运业领域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也在不断地制定与修改,逐步形成了我国的自有体系。从以上对我国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国际航运领域实施中的关系,仍是以产业政策扶持为主,竞争政策规制为辅,即“产主竞辅”的关系模式,但是产业政策的优势地位却在逐渐地减弱。虽然我国自进入航运自由化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国际航运业的产业政策扶持、保护力度与其他航运大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相较于我国在国际航运业的竞争法规制,产业政策在国际航运领域仍处于主要支撑地位,竞争政策处于次要地位,国际航运领域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与竞争政策相比较,我国在国际航运业已经初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政策体系,从管理体制、国际航运市场的开放与规范、对本国航运企业的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的制定与规范。而国际航运业竞争政策明显缺乏体系性与规范性,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这一比较体现了我国目前仍处于以产业政策为主的传统型国际航运业发展模式之中。
...........
结 论
国际航运业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已成为各国经济实力相较量的重要筹码,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从目前我国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体系的考察与比较分析来看,我国国际航运业现阶段实行的是“产主竞辅”的关系模式,即产业政策处于优先地位,竞争政策仅仅具有辅助补充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关系模式并不适合现阶段我国国际航运业国际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实现。因此,应当调整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关系模式,转变为“竞主产辅”模式,即更注重竞争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以竞争政策为主,产业政策起到补充与辅助作用。实现我国国际航运业的进一步突破性发展,需要以竞争政策为核心,重点加强和完善我国国际航运业竞争法规制,这一结论的得出是以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为依据的。 从国内因素来看,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模式的转变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考虑:第一,我国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需求。第二,我国现阶段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我国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模式的选择。第三,受我国国际航运业对外开放和与国际相接轨的形势所迫。在国际因素方面,,以国际航运业竞争政策为主、国际航运业产业政策相协调的关系模式选择,是顺应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我国在加入 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要对应国际贸易组织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惯例,对我国的竞争政策予以修改和调整。此外,由国际上的航运业发展经验来看,目前我国的国际航运业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需要在国际航运业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来解决我国国际航运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