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建构——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
第一章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表现形态及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表现形态
一、外在流浪
外在流浪,主要是指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身体流浪,人物往往出于明确的目的而离开居住的地方出游,并由此开始流浪生活。这种形态的流浪者流浪他乡,大多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并不得不忍受流浪征程中的艰难、孤苦,同时表现出对生的执着和渴望。在此,笔者把外在流浪分为生存性流浪和自主选择的流浪。
“叶落归根”、“一动不如一静”、“父母在,不远游”等俗语反映出中国人深厚的故土情结。“安土重迁”、“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朴素的生活哲理和生存旨归。只要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他们便不会背井离乡。因此,生存性的流浪者往往都是被现实生活所迫,物质生活条件已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流浪的目的纯粹而具体,指向现实性,这种形态的流浪也更加接近流浪的原始意义。在张炜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批此类的流浪者,他们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体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活下去的极度渴望。如潮涌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的打工者,他们常年离家,住在城市最为脏乱的地方,像乞丐一样挣扎着活着;冒着生命危险采矿的工人,如《你在高原·曙光与暮色》中的冉冉、加友等,他们都因物资条件恶劣,生活难以为继,,才选择远走异乡,他们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踏上了流浪之途。另外,在小说中,有些人的流浪实质上是一种逃亡,他们的生命遭到了更为强大势力的威胁,如《你在高原·家族》中父亲宁珂蒙冤入狱,母亲和外祖母不断受到外界的侵扰和逼迫,无奈之下,选择离开,奔向东部平原。《你在高原·荒原纪事》中,由于矿区的开发,日夜轰鸣的噪音打破了村庄的宁静,脏水、有毒气体的排放使村子里大片的土地无法耕种,村民小白、老健、苇子为了保护土地和维护村民的利益带领村民去矿区抗议,却遭到集团的迫害,生命受到威胁,只能四处流浪。与只因物质贫困而离家的流浪者相比,他们在四处躲避的情况下,既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他们的流浪更为艰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之所以背井离乡去流浪并非出于本意,正如作品中老健所说:“咱这辈子没别的本事,也用不着大富大贵,只要能守住村子就行,打死不挪窝,饿死不离土”。可见,安守故土才是他们的本意,外出流浪只是一条生存之路,是无奈之举。所以,寻找避难之所或安家之地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在张炜的小说中这种生存性流浪也是最为低层次的流浪。
............................
第二节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形成的原因
一、作家特殊的出身与经历
由于父亲的原因,张炜全家于 1951 年迁到了山东胶东半岛,本来只是为了躲避动荡的时局,没曾想就一直住了下去。1956 年张炜便出生在了这个半岛上,张炜的出生地是渤海莱州湾畔的一片莽野。张炜家的四周有许多的树木、小野兽,还有一条河叫泳汶河,这也是他后来在作品中经常提到的芦清河,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在与大自然为伍的成长岁月里,张炜的生活既有欢乐也有寂寞。父亲长年不在家,母亲每天都要出门忙活生计,他每天见到的人很少。“我的父亲长年在外地,母亲去果园打工。我的大多数时间是和外祖母在一起的。满头白发的外祖母领我在林子里,或者我一个人跑开,去林子的某个角落。我就这样长大,长到上学。”因此,为了打发寂寞、单调的日子,他自小就喜欢在林中奔跑。独自在林中奔跑的张炜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人,有猎人、渔人、采药人以及各种流浪汉,幼时的张炜对他们的言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他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海边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夜晚从看鱼铺老人那里听到的这片土地上精灵野怪的传说,这些他童年生活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他生命的源头和文学创作中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血缘。“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在林中快乐、自由奔跑的童年记忆是张炜小说创作中流浪意识的重要来源,譬如,“奔跑”的意象在张炜小说中是常见的,《钻玉米地》《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小说中对人物奔跑流浪的描写可以认为是作者对童年时期在林中所见所闻的追思和怀念;另外,芦青河畔的自然风光给张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形成了他对周围世界最初、最鲜亮的感知。当他来到城市后,拥挤的人群、堕落的人性、无处不在的尔虞我诈使他的心灵不堪重负。于是,回归自然、融入野地便成为他逃离喧嚣,安放身体和心灵的理想之地。这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小说中的人物如宁伽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他一次次的逃离城市来到郊外、葡萄园、东部平原来寻找记忆中恬静优美的家园。
生活中有欢乐也有忧愁。张炜的童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快乐和美好的,当时父亲蒙受冤案,常年不在家,但他们家的周围常常有游荡的民兵监视把守。当父亲从南山服役回来后情况变的更加糟糕,看守的民兵不仅对他们全家指手画脚,对父亲还经常拳打脚踢,年幼的张炜对此感到异常的恐惧。而且“校园内一度贴满了关于我、我们一家的大字报。我不敢迎视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因为这些目光里有说不尽的内容。”这使张炜在性格上具有内向、软弱的特点,形成了他内在忧郁的气质。也是由于父亲的原因,初中毕业的张炜没有如愿升入高中,前途一片迷茫。这是张炜经历的人生中最为焦灼和无奈的阶段。年幼的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家以全部的热情、生命和鲜血投入的这场事业成功了,胜利了;但我们一家却失败了。”为了结束这种无边的焦虑和寻找更好的出路,十七岁的张炜背起行囊向南山出发了。在山区,张炜过的是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流浪的孤独、寂寞让他倍加珍惜沿途遇到的每一个人,在山区遇到的老人、流浪汉、乡野姊妹们都成了他小说中的人物原型。直到 1978 年,二十二岁的张炜考入了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才结束了他长达六年的流浪生活。
...........................
第二章 流浪者的追寻之途
第一节 追寻自然之境
“自然与人的关系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西方都一直困扰着人类,走出自然或回归自然在人类文化史上不断反复,人类于此不断陷于两难以致茫然四顾、无所适从的地步。”城市的喧嚣浮华、人事的复杂让囿于其中的人们时时都有远离俗世的冲动。阅读张炜的作品可知他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思想和气质的作家,这也为他的小说笼上了一层浪漫飘逸、清新秀丽的色泽。流浪为流浪者带来一种无法比拟的愉悦感、潇洒感和孤独感。他们离开家,把宽厚仁慈的野地、纯洁无瑕的平原、弥漫着香甜气息的葡萄园和苍茫浑厚的高原设定为他们远行的目的地和精神的家园。心中怀有美好的自然天国,征程却充满艰辛。在通往目的地的旅途中,严酷恶劣的环境,时常会出现食不果腹、不被常人理解、思想困惑等困境,然而这种种的困境更能显示出流浪者对自然之境的向往。为了理想的家园,他们表现出了厚重深沉的心境、克服困难的激情、执着流浪的胆识以及为了达到目的九死不悔的决心。
在张炜早期的小说中就已经体现出了他对自然的原始情愫,苍茫的群山、葱郁的海边丛林、茂长的草木、静静流淌的芦清河以及名目繁多的山间植林在张炜早期的小说中随处可见,这也构成了他以后小说中的清新底色。由于种种原因,身心得不到自由的舒展,在嘈杂混乱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心灵的慰藉时,自觉的融入自然便成为作者的不二选择。在《梦中苦辩》《三想》《美妙雨夜》这一类的短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的交流浑然天成,张炜沉浸在天人合一的至境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享受着美好大自然的馈赠。在《秋天的愤怒》中,李芒和小织之间的真挚爱情遭到了肖万昌的残酷迫害,迫于无奈他们最终选择了流浪。他们涉过熟悉的芦清河,穿过密密的丛林,经过千辛万苦最后投入了南山的怀抱,高耸的群山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安全。在大山里虽然物质生活很艰苦,但他们却收获了爱情的甜蜜。《你在高原·曙光与暮色》中的曲涴因蒙受冤屈被发配到农场,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设计了周密的逃跑计划,最终冲出农场监狱的重重电网和监工们的看守成功越狱。逃出监狱的曲涴在大山里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在苍茫的大山里他习惯了独自一人品味孤独,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清醒的头脑来回忆和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并不认为像自己这样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流浪于苍茫的大山就意味着死亡,相反,他发觉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的逃跑不是因为农场的食物令人恶心作呕,也不是因为艰苦的劳动让他不堪承受,而是因为囚室的空气污浊不堪,这让他不能自由地呼吸,更没有尊严可谈。曲涴在农场见识过一位老教授在写长长的学习心得时的“神采飞扬”,这让他深深地感到了“活着,然而没有屈辱感。这在许多时候是可怕的。”因此,他特别恐惧的是在没有自由、令人窒息的环境里沦为像老教授一样的“知识苦力”。他渴望的是一种单纯化的、纯粹性的劳动,而不是故意把事情搞得晦涩和复杂。在大山里为了生存每天重复的简单劳作使他感到轻松。“他终于逃离了这种繁琐,重新走入了一种单纯:一个逃犯,一个逃出了劳改农场、极力想活下去的逃犯。就是这么简单。”曲涴流浪的大山是宽厚仁慈的,它是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可以说大山是曲涴的藏身之地,也是他战胜繁琐和拒绝沦为“知识苦力”之路的心灵驿站。曲涴融入了苍茫的大山并与生灵为亲就预示着他远离了污浊之气,获得了身心的自由。
........................
第二节 寻求美好爱情
在人类的各种感情中,爱情是最浪漫、最美好的情感,拥有幸福、美好的爱情是人们渴求的人生理想。另外,爱情还是一种可以衡量人性内涵和深度的厚重情感。因此,爱情也成为作家们最为青睐的文学母题之一,文学艺术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也历来是十分吸引人、非常深刻和震撼人心并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爱情固然美好,但追求爱情的道路并不都是甜蜜和随心所愿的,有许多本来很美好的爱情却遭到邪恶势力的阻扰,爱情之路变得艰辛苦涩。然而,在张炜笔下,无论是爱情最终能够获得圆满的结局,还是人处于寻求爱情的路上,流浪者们因心中怀有对真挚爱情的美好愿望,即便是追求爱情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甚至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毅然前往。在张炜的笔下,无论是爱情的乌托邦、爱情传奇还是追求爱情所体现出的浪漫精神,都是作家对内心世界的寻找,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和渴望。
在张炜早期的小说《海边的风》中,主人公红孩和壮男营造了一个爱情的乌托邦。他们意识到繁华却空洞冷漠的大城市并不是他们美好爱情的栖居地,于是离开城市,流浪到荒芜人烟的森林里安家度日,守护他们的爱情。森林中原始人般的生活充满艰辛和磨难,但他们相互取暖、苦中作乐。即使红孩难产死亡后,壮男也没有选择回到城市,而是选择去海上漂泊流浪。虽然爱人去世了,但他们之间的美好爱情一直存在他的记忆中。他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无论流浪到哪里,只要不停地在路上,他就觉得爱人一直和他在一起,他和红孩之间的爱情就永不褪色。《秋天的愤怒》虽然写的是一个正直有为的青年李芒对霸道村支书的愤怒;是一群受压迫的贫苦农民对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目无纲纪的领导人的愤怒;是改革的拥护者对破坏改革者的愤怒,但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浪漫主义情调的小说”。小说中对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描写更为这部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调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小说中李芒和小织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然而他们一个是过去地主的儿子,一个是恶霸党支书肖万昌的女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他们之间相爱可谓天方夜谭。为了阻止他们之间爱情的发展,肖万昌及其爪牙对李芒实施暴行,对自己的女儿捆绑斥骂。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选择出走。李芒和小织手挽着手涉过芦清河,穿过密匝匝的丛林,闯入了南山。后来他们被告密者揭发,在山里呆不下去了,便去了东北。为了爱情他们经历了长长的流浪,历经艰苦,但那是他们度过的一段快乐的时光。在他们心中,爱情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为了爱情的流浪虽然辛苦但也快乐着。当他们回到东部小平原后, 李芒的性格越来越成熟,他们之间在一起时话很少,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之间的高度契合,相濡以沫的流浪岁月使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也必将成为他们面对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
第三章 流浪者的精神意蕴 ................... 23
第一节 生命意志的激情张扬 .............. 23
第二节 神性光辉的普照 ........... 26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不屈人格的坚守 ................. 29
第四章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意义指向 ...................... 33
第一节 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 ................ 33
第二节 对苦难的观照和救赎 ................... 35
第三节 对现代人的精神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 37
第四章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意义指向
第一节 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
文学史上并不缺乏对流浪者和流浪意识的书写,不过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知识分子责任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展现出了新的范式和新的姿态。不同于西方文学中与宗教和个人英雄主义相关的流浪,也不同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失去人生方向的漂泊和无所适从。张炜小说中的流浪者有出于物质的拮据而选择的流浪,但作者描写的更多的、更生动的是那些血液和灵魂中无法抑制的充盈的流浪感,为了坚守内心的理想和原则而进行长长的精神流浪,或者是为了追求生命的极致和灿烂,他们选择了离开家去流浪。自私、冷漠、怀疑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让他们感到窒息,不安于现状的流浪者们恣意的与周围固有的环境和现状保持距离,他们希望通过流浪来释放对现实的不满和获得身心的自由。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就体现了他远离现实和超越世俗,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同时也寄予了作家对现实的希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有所改变。
流浪能够让人暂时摆脱周身繁杂事物的困扰,给人以时间和空间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敌对的状态会逐渐改变,人的自然的、被掩埋的本真的人性也会回归。在宽厚仁慈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的生存状态更加接近生命的本真,实现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不再只是乌托邦的想象。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复杂多样,人们越来越不能满足平静、安稳的家庭生活。内心的呐喊,流浪的渴望都催使着人们离开具体的日常生活去寻求展现生命本真状态的机会。为了告别现实的不堪,作家借助小说中的人物给内心渴求的自由寻找出口,无论是在野地、葡萄园、外省还是在神清气爽的高原四处流浪,远离城市的嘈杂,体会自在,这既是对自然的回归,也是对现实的超越。自然可以承载万物,是万物永恒的家园,并且它与人类有着先天的生命联系。张炜提倡的“融入野地”的精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会使一个人改变至为重要的东西,即改变他的心灵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他会满怀柔情的对待这个世界,会更加同情弱小,会怜悯。”在张炜那里,融入野地,在大自然中流浪是摆脱现实的绝佳途径。同时张炜还认为:“人要更好地、健康地存在,就必须与大自然的一切和谐相处。一个人道主义者应该普爱众生,人道不仅用于人。人道应该是为人之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张炜深知自然之于人的意义,他对自然的认识也体现出他对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这一问题的思索。这一思索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就已经有了体现,如《海边的风》《梦中苦辩》《三想》等,所以小说中流浪者们在大自然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他们浮躁的内心获得了安宁。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