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
导论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体而言,本研究拟对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在发展新媒介产业方面所采取的战略措施进行考察,进而探寻这些战略措施的成因,探究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希望这一研究结果能为中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本研究所要了解与探究的问题包括:1.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3.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4.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
(二)研究背景
新媒介一词出现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载体也层出不穷,这些新出现的媒介使得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也催生了以这些新媒介为核心的各类传媒产业及相关产业。
进入 21 世纪后,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及其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卫星通信、互联网、手机等新的媒介形式以其覆盖面广、即时、互动等特点颠覆了传统媒介点对面式的大众传播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它们模糊了传统的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可以集信息生产、发送、接收、存储等工作于一身,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运营、管理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及舆论引导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而且,每一种新的媒介形态都可能是一个新的经济生长点,进而形成一条新媒介乃至多媒介产业链,飞速发展的新媒介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这些新的媒介形式,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诞生,又反过来推动着更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先后公布的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把发展新媒介列入了科技创新的重点,充分体现出新媒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的世界,堪称新媒体竞争与决胜的世界。”1特别是从 2006 年开始,新媒介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介几乎无一例外是舶来品。而与此相反的是,国内对国外的新媒介发展状况特别是其产业化的运作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在从 2006 年开始的国内新媒介研究的高潮中,有关国外新媒介产业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多,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地带。
......
(一)基本概念
1.新媒介
“新媒介”的概念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产生于美国。对于英语的“NewMedia”,中文通常有两种翻译:“新媒介”与“新媒体”,而日语则是直接采用片假名表示,即“ニューメディア”。
虽然“新媒介”的概念已被使用了近半个世纪,但究竟什么是“新媒介”迄今仍众说纷纭。《新媒体百科全书》的主编斯蒂夫·琼斯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1,“媒介形态变化”概念的提出者罗杰·费德勒以“各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形式”来解释“新媒介”2,而保罗·莱文森则把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兴起的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称为“新媒介”,把博客、优视网、维基网、脸谱网等称为“新新媒介”3。确实,自从“新媒介”的概念被提出至今,如何定义还是莫衷一是。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新”是与“旧”相比较的一个相对概念,其“新”的内涵与形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吴信训教授在 1994 年就指出:“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新媒介与‘旧媒介’也可以说是世事沧桑必然的推陈出新的相对概念。”4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介的出现总是与先进的技术密切相关的。日本《大众传播实用辞典》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曾有过这样的一个定义:新媒介是“相对于广播、电视等现存媒介,由最近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新的大众媒介,如电视多重播送、文字播送、静止画、有线电视、卫星播送等”5;冯昭奎也认为:“近几年来,在日本报刊上经常出现的‘新媒体’这个词,,正是通信技术丰富多彩的新发展的反映。”1蒋宏、徐剑在《新媒体导论》中指出,“可以认为,新媒体一词主要是从技术视角观照的,而不是从社会视角观照的”2;而“在媒介发展历史中,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3。在日本广为流行的辞典《广辞苑》也把新媒介定义为“在通信、广播电视、报纸、邮政、出版等领域,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信息传递媒介。”4甚至,有人还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有线电视在其仅仅作为无线电视的补充媒介时不是新媒介,但当它与通信卫星相连、形成有线网络时,它就是新媒介。”5
技术不能决定一切,但没有技术的创新就没有媒介的发展,也就难以带来社会的进步。因此,本研究采用吴信训教授对“新媒介”所作的定义,即新媒介是“以全新的技术实现既往未有的传播功能,或对既存媒介在传统技术与功能上实现了某种质的超越的媒介”6。日本《大众传播实用辞典》对新媒介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可直译为‘新的媒介’,如此一来,在幕末到明治初期的日本,报纸、杂志、电报、电话等都是新媒介,而且 1920 年代的广播、50 年代的电视都是新媒介。不过,新媒介这一词语被大量使用、对新媒介的期待与关心的扩展,主要是在 70 年代以后。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 1950-1960 年代主要表现在产业化、都市化和核心家庭化方面,在 1970-1980 年代则主要表现在少子化和高龄化上1。与此同时,信息需求以及信息媒介也在发生着变化,以电视、电话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快速普及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研发与应用使得日本国民生活开始向“信息化”迈进。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的梅棹忠夫提出了“信息产业”的概念,由此概念而延伸出的“信息社会”理论在日本引发了较为广泛的大讨论,并从理论概念走向实践探索,而逐渐成熟的信息社会理论也被推介到国际社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从 1945 年 8 月开始被置于同盟国的占领之下,一直到 1952 年 4 月,日本才脱离被同盟国占领军接管的状态,重新成为主权国家。1955 年,日本经济企画厅宣布“战后时期”结束,全部生产指标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收入倍增计划”被通过并于 1967 年提前实现。“60年代随着高速增长的实现、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日本人恢复了自信”2,1968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更是超越了西德,攀升到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第二位。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呈现,尤其是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介的快速崛起与普及,在给千家万户带来欢乐与便捷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一)从“谍报”到“信息”
“信息(Information)”一词的使用,在我国至少可追溯到唐朝,唐武宗(公元 814-846 年)时期的著名女诗人鱼玄机就在其诗中使用了“信息”一词(“春去秋来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1。《辞海》对信息的解释是:①音讯;消息;②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2。其中,前一种解释是“信息”作为日常用语的语义,而后一种解释则是来自对信息作为一门学科——信息论的基本元素的学术性定义。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1948 年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实际上,尽管我国早就有了“信息”一词,但应用并不广泛,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把“Information”译为“情报”,更使“信息”与“情报”两词产生混淆4,几乎是只见“情报”,不见“信息”。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信息化浪潮、信息社会等概念的引进与普及,“信息”一词开始得到普遍的使用,而国家科委也在 1992 年 10 月决定将“科技情报”改用“科技信息”,并随之将“科技情报司”改为“科技信息司”,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改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5。
......
以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及信息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在梅棹忠夫发表了《信息产业论》后,“信息社会”迅速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信息社会的理论探讨及实践也随之展开,信息社会的概念及其理论则逐渐从日本走向世界。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一)梅棹忠夫及其“信息产业论”
梅棹忠夫还从生物学的角度对这三阶段的划分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他把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喻为一个有机体的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把这三个阶段分别划分为以食品生产为中心的内胚叶产业的时代、以物质和能源生产为中心的中胚叶产业的时代、以精神的生产为中心的外胚叶产业的时代,也就是把人类的产业史看作是分别以消化、筋肉、脑神经等器官为中心进化的(作为动物的)人的生命的实现过程。他认为可以把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看作是人类产业进化史中必将到来的外胚叶产业时代的黎明现象,因此,最早刊发在《放送朝日》上的《信息产业论》还有一个副标题:“必将到来的外胚叶产业时代的黎明”。而以人脑为代表的外胚叶各器官的发达既是人类所具有的伟大的特征,同时也远未得到开发、有着巨大的可能性。
梅棹忠夫所认为的信息产业,既包括以正在迅速崛起的电视产业为典型的所有大众媒介产业,也包括教育、宗教,以及从信用调查所到旅行导游业、赛马和自行车竞技的赛事预测者在内的众多以信息作为商品的行业。
梅棹忠夫的信息产业论为后来风行世界的信息社会论奠定了基础,因此,梅棹忠夫也被认为是信息社会论的创始人,而信息社会论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为数极少的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理论之一3。虽然梅棹忠夫并没有在其论文中直接使用“信息社会”一词,但正如日本学者伊藤阳一所言,梅棹忠夫的论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三点作用:①他的构思给学者、记者、政府、产业界的领导者们提供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灵感,使日本比欧美提早约十年掀起了“信息社会浪潮”,进而推进了日本的“信息化”进程;②虽然从严密的科学性看仍存有不足,但梅棹忠夫的理论为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在不远的将来出现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可资解释的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和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一样,使日本众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点转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与文化的变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课题,为活跃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③梅棹忠夫自身并不仅限于提出这一理论,而他的追随者们更是把产业“老龄化”(即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原因放到消费者需求的高度,进行了很多理论以及实证的研究。4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87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87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93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128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128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128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130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174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174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174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180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凭着其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即在经济上重返大国行列。当面临信息科技的迅猛来袭以及欧美领先国家的咄咄逼人态势之际,日本以信息社会理论为指引踏上信息化的征程,“师夷长技”,勇于创新,在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主体的新媒介产业的发展中再次上演了以弱求强、后来居上的精彩一幕,为其“优等生”意识1再添成功注脚。面对“外忧内患”,秉承着“日本第一”的理念,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众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创造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昨天与今天。
从地理上看,日本是一个被困在海洋中的岛国,面积也不大,但当其 260多年的“锁国”体制受 1853 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所率“黑船”冲击并“开国”之后,内蕴于其中的能量被释放,实施明治维新,按照“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三大方针2,“师夷长技”,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在 1868年 2 月 8 日日本天皇向各国颁布的《开国诏谕》中,确定了日本“与万国对峙”的目标,这也是日本对外的基调。不管这一“对峙”是“与各国并立”,还是“与万国对立”3,都体现了日本独立自主并渴望成为世界强者一员的思想。
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的日本在日清(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接连获胜,大国意识见涨,而国力渐厚尤其是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则更加滋长了其雄霸亚洲、征服世界的雄心,并逐渐滑入到军国主义的轨道,企图实现其“八纮一宇”的构想。在这一过程中,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等大众媒介也开始了快速成长的历程。战况报道尤其是日俄战争的报道让报纸的发行量猛涨,1914 年书籍的出版速度仅次于德国4。不过,随着日本对外扩张的加速,在政府越来越严格的管制下,大众传媒也逐渐沦为战争宣传工具。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尽管日本率先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但几乎与此同时,与之相似的概念及理论也在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流传,而且欧美国家凭借着技术、经济上的优势,率先在信息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并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而已经完成了战后经济复兴、正在重新走向国际社会的日本,不断认识到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植根于其骨子里的那种学习的天性被激发,凭着其在先进文化面前知“后”而争“先”的赶超精神1,以及其所“充分具备”的“从落后的状态出发,快速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要能力”2,在新媒介产业的发展上再次体现了其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正如 1980 年日本政府在《八十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所指出的:“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一直把追赶欧美先进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3“差距越大,燃起追赶激情的理论就更激进更全面”4,“日本第一”是其不懈追赶的动力。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从总体上看,以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话等为主体的日本新媒介产业早已走过普及阶段,已经进入了以功能延伸为主的深度发展阶段。日本的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乃至生命保护者。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日本的新媒介产业也是如此。日本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不少的挫折与阻碍,如曾经的互联网发展的滞后、高清晰度电视的路径失误、数字出版的不景气以及移动电话的封闭性等,究其根本,还是在其强大的传统媒介与弱小的新兴媒介的关系上面,既得利益者往往难以割舍其原有的事业。
传统越强大,创新越困难,尤其是在传统媒介颓势尚不明显时的前瞻性创新转型,就更是需要外部的引力与内生的需求所形成的合力来共同推动。这种合力与日本民族不甘人后而又善于学习的特性一经结合,便能融汇出强大的动力,进而促使政府部门正视现实与展望未来,形成官产学的携手共进,并最终促成新媒介的开花结果。中国与日本国情不同,但日本在发展新媒介产业过程中的不少举措仍然可供我们参考:
一、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日本的新媒介产业是在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的信息社会大讨论虽然比较“务虚”,但其在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而日本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阶段都会提出有关信息社会建设的总体构想,这些构想明确了新媒介产业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晰的方向指引,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而且,这些总体构想具有强烈的连贯性。
二、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开放的心态。虽然已经是经济强国,但日本并未因此高看自己的新媒介发展水平,而是深具危机意识,通过组团考察等方式不断了解先进、学习先进;开放心态还应包括政府不同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因为一种新媒介的发展所牵涉到的领域范围会越来越大,各司其职的合作才能有利于新媒介的发展,日本新媒介发展初期通产省和邮政省的各自为战,在电子图书上的三省厅合作等,都是明证;另外,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也应放低姿态,积极接纳新媒介。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8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