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书信研究
第一章书信溯源
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起源较早,学界说法众多,自古以来人们对书信的称谓更是繁杂,本章将一一解说,并尽量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分析。
对于现代人来说,书信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远了,因为现代通讯设备发达,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信。但是在古代,书信却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战事情报、友人交流、家书往来都离不开书信。
一般认为,书信是一种用于私人之间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应用文体。书信最早的起因大概是因有事相告于他人,但又分居两地,事务缠身,不方便亲自造口诉说,因此把所说之事记录在一定的书写材料上,托人转送于被诉说者。直观地说就是;写信人——信件——传信人一一收信人,这样一个事情发生的过程。
对于书信的起源,笔者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未出现文字以前,人们用来交流、传迸信息的记号和标志。赵树功在其论文《尺赎之用》中有言:"在文字产生之前,在不可能面对面用语言表达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慢慢学会了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记号、标志来表达思想,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种用记号、标志来传递信息、从事交往的方式,己属尺赎的胚胎与萌芽。后来严格意义的尺赎产生,其主体是文字,而文字与记号相比,无非是另一种同属约定俗成介质的符号而已。"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提法,作者在文中举了两个少数民族用记号和标志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一定的说服力;
二、作为一种文体,书信始于《尚书周书君爽》。持这类说法的主要有姚鼎和曾国藩,姚鼎在《古文辞类纂》中说:"书之为体,始于周公之告君爽"书说类者,昔周公之告召公,有《君爽》之篇"。曾国藩在其《经史百家杂钞序例》中也把书信类文章的源头追溯到《君爽》。《君爽》是周公写给召公的一篇文章。周公称王摄政,天下多有非议,召公也对周公发出责难,周公为了争取召公的支持,写了这篇文章,并表明与召公共同辅佐天子的决心。"君爽"是周公对召公的尊称。送篇文章记载在史书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到底是史官记载的周公的言论,还是周公亲自写给召公的信札,因此学界大多不认可这一观点;
.....................
第二章建安古子简介及书信篇目考释
2.1建安走子政治经历及入曹时间
关于建安走子的生平,几乎所有研究建安七子的论文、专著都有专题论述,在此笔者只做简单爬梳。
1、孔融
孔融字文举,又称孔北海、扣少府,山东鲁国人。孔子第二十世孙。出身于官宦之家,毛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高祖孔尚曾为矩鹿太守,父亲孔宙做过泰山都尉。俞绍初根据《后汉书》记载,认为孔融生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终年五十六岁,详见俞绍初《建安毛子年谱》。(王辉斌《建安七子生平事迹志疑》对此提出质疑,质疑理由合理,但无法确定孔融生卒年,所W学界暂从俞绍初之说。)
孔融从四岁让梨开始,已经受到世人的瞩目;十岁智见李膺;十三岁丧父,"哀悴过毁";十六岁因做主收留名士张俭而名扬天下。灵帝嘉平六年(177年),孔融"辟司徒杨赐府",此时己经二十五岁的孔融才真正步入仕途。据《后汉书郑孔荀列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光和七年(184年),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口人孔融前去祝贺,但是因为何进的口人没有及时通报,孔融就生气的把自己的名片夺回来,扬长而去。后何进采取客的意见,放弃追杀孔融,反而聘用孔融为侍御史,然孔融终因与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后逢董卓当政,孔融有匡夫汉室之也,董卓不满,把孔融发放到黄巾军最为肆虐的北海为相。孔融在北海六年,力图有所作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攫、郁原等。"在文化教育上有一定贡献;但军事才能置乏,与黄巾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后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包围,形势紧急,多亏太史慈舍命突围,求救于刘备,方得脱险。作青州刺史时,又被袁谭打败,连夜逃到东山,妻子孩子都被袁谭俘虏。
...................
2.2篇目考释
邓绍基在其1997年出版的《尺赎文论略》中提出"诗简"这一现象,认为古代书信确是以文为主,但绝不仅有文,"诗简"也应列入书信范畴。笔者认同邓先生的说法,因此本文对七子书信的界定,也包括他们的部分诗简,但主要还是文书为主,诗简仅做辅助性材料。
古人书信写成之时一般没有题目,现在流传下来的题目多为后人所加,因此本文所选毛子书信题为"书"者居多,也考虑文章内容形式等是否符合书信的特点;
夏传才《孔融陈琳合集校注》把《孔北海集》中的《与韦休甫书》与《又与韦休甫书》和为一篇,名为《与韦休甫书》。《孔北海集》所录《与韦休甫书》为:"使君足下:怀远垂励,西戎即叙。前别意恨,甚多不悉。辛从事至,承获所讯。喜而起居,不恙而到也。云便结挪,径至旧治,西±之人,宗服令德,鲜仇崇好,顺风化。万里雍穆,如乐之和。虽为国家威灵感应,亦实±谭堪事之效也。昔伯安由幽都而登上司,子谈豫州而取宰相。近事未远,当勉功业,丰此庆耳。闲僻疾动,不得复与足下岸橫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又与韦休甫书》为:"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复来,懿性真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由老巧,甚珍贵之。遗书通屯、。"这里根据文意两篇书信应为孔融分别书信,不能合为一篇。
由以上原则,划出走子书信研究篇目共35篇,如表2:
.......................
第三章建安七子书信中的"假意"与"真情"...........14
3.1奉命代笔类书信.........14
3.2交游赠答类书信..........18
3.2.1与曹氏父子的亲疏关系........18
3.2.2与亲朋好友的家长里短.........22
第四章建安七子书信的研究价值........25
4.1自觉的审美追求............25
4.1.1《诗经》典故的继承和汉代典故的创新..........25
4.1.2书信用语骈俪化............27
4.1.3形成各自特有的气韵.........30
第四章建安七子书信的研究价值
本文之所以把毛子书信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些书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章就从三个大的方面:自觉的审美意识、书信的功能和内容、书信中看到的屯子生存状态,来分析这些书信对文学研究的价值。
4.1自觉的审美追求
从书信发源的重要源头政界书信开始,书信就己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追求。经过两汉时期书信的进一步发展,到魏晋时期,书信更加注重语言、词藻、典故、句式等艺术形式上的缠炼,这在七子的书信中亦有表现。
4.1.1《诗经》典故的继承和汉代典故的创新
走子书信用典情况非常普遍,他们仍保留前人的用典习惯,喜用《诗经》诗句、史书人物等汉代以前典故,但从屯子书信也可看出他们新的用典习惯:更喜欢引用汉代典故来表情达意,这大概是由于建安时人更加注重与自己所处时代相近的人物事迹,也是他们不再盲目崇拜古人,认可自身的一种表现。
书信在春秋战国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时就有用典的习惯,而且多引用《诗经》中的典故,如果一个国家的使者因不懂《诗经》而听不懂别国所用典故的意思,就会被贻笑大方,甚至引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毛子书信也常用到《诗经》、《春秋》等史书中的典故,如孔融《与邮原书》用《诗经》的句子"来归自镜,我行永久。"表达对邮原长途跋涉的慰问。最具盛名的《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用燕昭王为购千里马而买驳马之骨,为招揽人才而优待国槐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用来劝说曹操援救盛孝章。王藥《为刘表谏袁谭书》也是多用《诗经》、史事来劝说袁谭,"何悟青蛹飞于竿旌,无忌游于二垒,使股化分成二体,匈普绝为异身。"青噓和无忌比喻小人离间袁谭和袁尚,这里青觸出于《诗经小雅青觸》:"营营青隅,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也是劝告君子不要听信小人谗言,无忌即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费无忌,费无忌曾离间楚平王和太子的关系,迫使太子逃亡。
...................
结语
《文心、雕龙书记》有:"汉来笔札,辞气纷经。"到了汉代,书信日益繁盛,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是书信自身发展的结果,也与紋代的书写材料增多有关。普通人有条件使用纸张之类的书写材料,便使得私人之间的书信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独立起来,而书信的用途也更加广泛,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表面上是对朋友的回信,实际上更是作者自述衷麻的啼血么作;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为自己申诉冤情的同时,也阐释了君臣之礼:诫子书也是汉代书信发展中出现的新景象。
作为汉末名士,书信在建安七子的文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其书信的研究不仅能完善对屯子的文学研究,而且能进一步了解屯子真实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本文通过对七子书写对象的分析的,了解了走子的交友圈子及与曹氏父子的亲疏远近;对其书信文本的分析,拴释了七子书信的文学成就与研究价值,并且对七子其人有更深刻真实的认识。总体看来,孔融小有才气,但多显疏狂;陈琳文字功底深厚,且态度谦卑;王窠书信多直胸臆,逻辑严密;徐幹低调,与人少有往来,唯与刘侦相厚;阮瑶有纵横家之风,然文风繁無,有掉书袋之嫌;应场为人刚烈,文笔窠然,颇有文采;刘侦乃真性情之人,亲疏分明,毫不做作。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