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措施与成效

发布时间:2016-04-26 14:06

临床路径是指对其所服务的对象健康负责的全部相关人员,其中包括临床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心理学专家、营养师、护理专家、检验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联合为一特定的诊断、处置而制订的一套最佳的、标准化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临床路径作为先进的现代医学管理模式之一,其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控制医疗成本、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功效已被众多研究成果验证。临床路径可以实现全方位医疗服务的标准化,通过建立和实施临床路径,可以遵从医疗护理程序、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缩短住院日期、减少患者住院费用、节约医疗成本等特点,使患者得到“人性化服务”,这一医疗管理方法已逐渐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
中医学将机体看作一个整体,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为其两大特色理论。中医学诊治疾病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安排适合的个性化诊疗方案,而这种诊疗模式是现代医学所采用的治疗模式的缺点,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致病根源脂肪的摄入,给予降血脂药物治疗的方法。其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等,这些药物对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中西医结合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要的最佳治疗模式。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如何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及对临床路径效果的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中西医结合管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路径实施措施及对其效果的评价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医学从整体上对待每一位患者,从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病症,而是从患者机体的调节系统、修复功能及各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治疗疾病,从而从根本解决问题,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小。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的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女18例,男21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8.29±2.47)岁;病程最短为10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6.48±1.75)年。对照组,女19例,男20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8.76±2.14)岁;病程最短为9.6个月,最长为9.8年,平均病程(6.30±1.28)年。两组资料比较,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指导所有患者的饮食应以低脂为主,注意对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宜饮酒、吸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严格控制饮食,给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及管理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管理。
(1)目标人群的确定: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路径中,目标人群的确定可以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诊治
指南、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医学专家的治疗经验总结,从而确定临床路径的目标人群。
(2)确定路径管理时间:针对文献检索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专家调查,如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确定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各个环节干预的优势,明确各种不同的疗法干预的时间和适应症等。
(3)安排临床路径流程:可以采用病案回归性调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以入院患者主诉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入院记录及首次病程记录信息,重新按照统一标准评估患者病情程度,记录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所有的时间节点,记录治疗用药、药物剂量及使用时间,根据值班记录及出院记录,采集疗效相关评价信息。

1.3观察指标

治疗及管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血脂、肝功能等均已恢复正常,经B超检查发现肝脏已恢复健康为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血脂、肝功能等均有所改善,经B超检查发现肝脏有好转的迹象为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好转,血脂、肝功能均未恢复正常,经B超检查发现肝脏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综合,通过问卷调查来调查患者对医生管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74%(P<0.05)。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措施和成效。研究对象为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管理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该疾病属于胁痛、积证、肝癖和痰证等范畴,主要病变位置是肝。无过量饮酒史,但是肝脏实质细胞却发生脂肪变形或者以脂肪贮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症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与脾胃肾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由于情志不畅、过量食用肥甘厚味,这样就会影响到肝腑功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因此需加强对肝脏的管理,并重点从疏肝消脂和疏血通络及祛湿消痰方向出发。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一套具有标准化的管理程序与模式。该管理方式可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规范化,从而减少患者变异情况的发生,使医疗成本降低,令医院管理质量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临床路径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医院治疗、护理、管理项目进行明确,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改善。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避免了医护人员的随意性,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预后效果的提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管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紧跟现代医学的发展步伐,认真处理临床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其内在原因,定期进行总结。临床医务人员须高度重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自身因素对临床路径实施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让患者理解每一步护理、管理及治疗的意义,使之能够积极配合,同时密切跟踪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动态,适时调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路径内容,提高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能享受到最佳、最有效的医疗服务。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