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型创业者创业意向与创业预行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创业活动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创业活动也表现出越来越活跃和积极的一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研究的重视有目共睹,在创业理论研究领域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个体创业意向预测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拥有较高创业意向的人却往往不会选择去创业,据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高达75.22%.而创业成功率却仅为1%-5.3%.我们不得不思考个体在将意向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初生型创业者个体的视角出发,分析其个体主观成就需要及客观可感知到外部支持是否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
.....................
1.2研究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意义
(1)将创业意向作为自变量,探索创业意向与创业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创业意向作为自变量研究其与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摆脱以往研究将创业意向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的惯例,从创业行动观的角度将意向与行动联系起来,研究其相关性。这赋予创业意向相关研究更多的实践性意义,突出其在实际创业行动发生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升创业意向研究的价值。
(2)从个体角度分析意向到行动转化时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意向与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并将初生型创业者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角度分析意向转化为行动过程中的可能影响因素,突出进行创业活动的个体在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以往研究中将意图向行为的转化作为顺其自然过程的认知可能存在的偏差。这一做法将意向转化为行动的过程进行细化,分析作为创业预行动的主导者,初生型创业者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证实意向转化为行动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过程,会受到个体自身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以往研究进行充实。
1.2.2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文从个体角度分别探讨主观个体成就需要及其客观可感知外部支持对创业意向转化为预行动的调节作用,通过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对比,突出创业过程中对初生型创业者激励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项目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提高创业者的自我成就需要,激发他们的斗志,并提高产生实际创业相关活动的可能性。本文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实际创业过程中,许多具有较高创业意向的个体最终却并没有采取相关的行动,证实在初生型创业者将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预行动的过程中,个体自身对成功的渴望和更高目标的追求对其是否会采取预行动有显著的影响,而从父母、朋友等重要关系人处获得的支持并不直接促使其进行预行动,通过两者调节关系结果对比,对于激发受家庭条件限制个体的创业激情有积极的影响。
........................
2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2.1初生型创业者及其创业预行动理论研究综述
2.1.1初生型创业者定义及其特征
对于“为创建新企业所做的准备”的范围,有学者按企业创建过程的阶段模型来界定,这些活动可能是指拥有创业意向后初生型创业者为寻求和利用机会做出的一些积极的行动(,,也可能指为将创业与其它活动(如合并,合伙经营管理协定,企业办公地址的选定和建立通话线路等)区分 来以界定创业活动边界做出的努力、获得企业运营(包括支付租金、话费账单和设备)必要的财政资源及与外部供应商、消费者的交流以期实现初始盈利或者招聘新进员工等相关的活动,则将新企业的创建过程同新产品产生过程相结合,用新产品申请专利、研发、顺利预售等相关的活动表明初生型创业者的为成功建立新企业所作的准备。这类观点从创业行动观的角度将创业意向和行动联系起来,初生型创业者先有创业意向,在创业意向的驱使之下,采取相应的行动如获取必要的资源,与外部相关者交流组建社会网络,最终实现创业这一目标,同时完成向创业家角色的转换。这种从新企业创建的发展过程角度将创业预行动按进行的时间序列严格区分为几个阶段,并将行为之间的发生视为线性过程的做法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且在线性过程的实证研究上也缺乏依据。此外,阶段模型的每个阶段都只有大致的时间范围,对于每个阶段具体什么时间段发生,不同阶段上活动的先后顺序会不会相重叠等问题没有具体说明,甚至这种模糊的界定会不会造成对发生在完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由于定义概念的不明确被划分到同一阶段等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了解预行动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将其与成功创办企业后的各项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我们更好辨别初生型创业者的预行动,但是无论从创业阶段理论角度还是直接基于创业活动的预行动界定都忽视了外界环境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于处于不同行业中企业性质的差异对企业创建过程中创业活动的影响缺乏关注,而初生型创业者作为主体在进行创业预行动中的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焦点。
.......................
2.2创业意向理论研究综述
2.2.1创业意向的概念
大量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承诺将来进行某种目标行为的程度,创业既是指创办一个新的企业,那么以此类推,创业意向则是指承诺将来创办一个新企业的程度,随后等人(提出潜在创业者的概念,指出在进行创业活动前要先具备创业意向,具备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在面临机会的时候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基于此种观点,范巍和王重鸣(将创业意向延伸成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和创业能力的一般描述。这种主观态度表明创业意向是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创业行为影响的一个中介变量,反映潜在创业者主观上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相关行为所作的心理准备,但是对于潜在创业者的定义和测量等问题却没有的到解决。
吴思宗等则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者为创造新企业或为现有企业增加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创业活动的驱动力。从创业意向的相关定义我们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在进行创业活动前期的一系列心理体现,或是对于自己创建新企业可能性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反映未来可能釆取某种行为的信念并预示着其将行为付诸实施的努力程度.
虽然随着创业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创业意向的研究己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创业意向作为创业研究的新新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其定义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和统一的界定。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创业意向进行定义,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研究创业意向的形成机理,并将心理学的行为意向成果引入到创业理论和实践中来,建立创业意向模型,形成学术界公认的计划行为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创业意向的可能影响因素,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概述。
创业意向是一种心理过程,处于创业过程中的一个中心位置,个体和环境变量通过创业意向影响创业行为,许多研究把个体创业意向视作一种既受个体内在因素制约又受外在环境因素影响的个体心理状态。研究表明,个人背景因素如性别、年龄、家庭、学历、种族、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等都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男性和女性由于社会化过程不同,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因此男性和女性在创业意向上也表现出较强的性别差异。通对美国创业动力学和的专门小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了生命进程理论中关于男性和女性企业家职业阶段和家庭地位对于较高发展意向的影响证明,年轻的男性。
........................
3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15
4变量测量.........18
4.1研究变量的界定........18
4.2问卷设计和说明...........19
4.3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20
4.4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21
5结论与建议..........32
5.1研究结论..........32
5.1.1假设验证结果............32
5.1.2实证研究结果..............32
4变量测量
根据上述相关文献的梳理及得出的理论模型,本章中我们首先对研究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各变量测量量表的选取依据、设计问卷的原则和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说明,然后我们使用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4.1研究变量的界定
针对本文所提出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由于学者研究的角度不甚相同,对其概念也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因此在对相关变量进行测量和研究之前,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统一的界定,并对模型中涉及的控制变量进行说明。
本文根据已有文献的归纳,考虑初生型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其感知到的支持主要来源家人、兄弟、亲戚及朋友这类重要关系人,因此,在本文中,可感知外部支持指这四类重要关系人对初生型创业者创业所持有的态度。
本文对创业预行动的界定主要专注于与创业成功密切相关活动,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分析已经得出一些获得普遍认可创业行动,其发生频率高且对成功创业至关重要,创业预行动是初生型创业者对这些关键活动的参与程度。
本文根据第二章对影响创业意向、创业预行动及其关系的因素所进行的总结和归纳,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父母是否经营自己的企业以及亲人是否经营自己的企业作为本文研究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在对模型进行检验时控制其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是检验结论更具准确性。
...................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上述四章的论述,对创业意向、个体成就需要、可感知外部支持、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上的检验。本章主要对第四章统计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总结,针对假设检验得出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的和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5.1研究结论
5.1.1假设验证结果
回归分析中,本文发现个体成就需要正向调节创业意向和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当个体成就需要较强时,创业意向对创业预行动的正向影响会加强。因此得到验证。此外,在个体感知到外部支持方面,从回归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体可感知外部支持对创业意向和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因此H3不成立,但通过对个体可感知外部支持、创业意向、;创业预行动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发现可感知外部支持通过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创业预行动。
本文引入调节变量个体成就需要和可感知外部支持来考察其对创业意向和创业预行动之间关系的影响。在回归分析部分,本文分别检验了个体成就需要和可感知外部支持的调节作用,通过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个体成就需要和创业意向的交互项显著,其回归系数为0.206,证明个体成就需要正向调节创业意向与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而个体可感知外部支持对创业意向与创业预行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其通过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创业预行动。
成功的创业者来源于初生型创业者在创业前期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和将意向付诸于行动的决心和意志,创业意向越强,越有可能将意向转向行动,并为实体企业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创业意向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初生型创业者作为创业活动的主体,其个人自身的因素对其下一步创业行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不同的成就需要的初生型创业者,其将意向转化为行动的可能性也大相径庭。初生型创业者个体成就需要是促使其追求成功和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拥有更高成就需要的个体在解决问题、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倾向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追求更好表现,并应用创新性的思维探索更新更有效率的方式改善绩效。这种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不断提升的需求将他们与一般人区分 来,这种成就需求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正如创业家并不是天生的一样,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训进行塑造,创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加深初生型创业者对创业的认识,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创业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使得初生型创业者能够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来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更好的识别机会并进行创业尝试。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0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