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研究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演变与党的政策调整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国家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放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崛起,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转变是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过程。与此同时,非公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日益重要。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后,个体私营经济短暂地存在过,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时阶级斗争占主导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党领导人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在“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大陆的资产阶级基本不复存在,私营经济几乎绝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真正发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而且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与建国初期的私营经济没有必然的关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社会力量。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概念出现也才只有不到 30 年的时间。江泽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发展领域,要根据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客观需要来确定,不能简单地把它所占比重的大小作为衡量改革成绩的标志”。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使用“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概念。具体来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徘徊期、快速膨胀期、规范发展期三个阶段。
(1)恢复徘徊期(1978~1991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并逐步放宽了对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经济的限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了“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必要补充”,随后个体经济在农村和城镇开始发展。截止到 1979 年底,,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发展到 31 万人,比 1978 年的 14 万人翻了一倍还多。到 1986 年底,这一数据上升到了 1845.9 万,是 8 年前的 130 多倍。
个体经济的活跃和迅速发展促进了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界对私营企业的看法不一,分歧很大,难以形成共识,中央层面的政策也不明确,私营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徘徊中艰难前进。按各地工商局的统计,1988年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1.5万户,雇工人数为184.7万人。
1989 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导致了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重新定位,限制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舆论,非公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据全国工商登记的数据显示,1989 年下半年,全国注册个体户减少 300万家。与此同时,到 1990 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已经从 9.06 万户下降到 8.8 万户。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调整轨迹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也经历了由“不支持不反对”到“认可接受”再到“大力鼓励支持”的转变过程。
1.争议中打破禁锢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不能当做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这一决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个体经济的限制,释放了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的信号。1979年 4 月,国家又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指导方针,在保证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着手扶植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
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1983 年 1 月,党中央签发了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提出对“个体大户”实行不宜提倡、不要公开、也不要取缔的“三不政策”,在当时敏感的社会环境中,起到了保护私营经济的作用。党的十二大报告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认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随后,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明确了外资企业的合法地位,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7 年初,中央在 5 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指出: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于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结合,尽快形成社会生产力,对于多方面提供就业机会,对于促进经营人才的成长,都是必要的。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补充论”虽然难以突出非公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力,但却表明了中央和国家层面对非公经济的正式认可,非公经济的发展由“地下”转入“地上”。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状况分析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案例来分析当前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弱化的问题和原因。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了北京市中关村示范区内的部分非公经济组织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中关村示范区在国家创新战略的地位举足轻重,示范区内集中了大量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非公经济组织,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影响力在全国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对示范区内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状况展开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近千份,回收有效问卷 704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70.4%;针对重点问题开展座谈会五次,访谈对象包括企业主代表、管理层、普通职工、相关相关园区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党建专家,通过调研、访谈和原有资料的分析形成了以下基本认识。当然,由于人力、物力、时间等诸方面的限制,实证分析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研究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政治认同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弱化的基本考察
政党认同具有层次性,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是其四个层次。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同正是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和政治行为表现出来的,其实质就是政治认同萌芽、累积、稳固、外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基于政治认同的基本逻辑,本文试图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和政治行为等四个层面对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
1.对党的政治认知模糊性凸显
政治认知是指政治参与主体对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相关活动、相关规律的认识和判断,一般包括事实性认知和价值性认知两个方面。在本文中,政治参与的主体即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这一群体对党的政治认知主要包括对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党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党的相关政策的理解、对党执政能力的判断等。
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大陆基本消灭了私营经济。在“三大改造”完成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 20 多年时间里,私营经济在我国已经销声匿迹,出现了长达 20 多年的断层期。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才得以再次产生和发展,但也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发展历程。相较于之前的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迥异于民族资本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领域的新产物。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也是党对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年龄构成来看,他们绝大部分出生在建国后,且很大一部分是 80 后、90 后,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缺少建国的历史记忆,成长的环境也比较优越。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分析
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以及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对党的政治认同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本节将从社会环境、制度、意识形态、执政党、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个体因素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给予回应。
1.环境制约: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利益分化加剧
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必然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密不可分,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语境下产生、消解和重构的。当今中国,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深化改革”已然成为最热点的话题。“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社会的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转型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自我革新和完善,通过体制、机制、结构的健全和完善,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
当前中国所推动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重新确立社会资源配置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民主法治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政治诉求的增多、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等,这些都是民主社会对现代公民的必然要求。
但是,“社会转型带动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调整,新的社会矛盾在转型中凸显,尤其是利益分化造成的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于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而言,他们游离于体制之外,党对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安全感,而社会转型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调节机制,新的利益调节机制又尚不健全。而且,他们所占有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并不完全一样,群体内部的差距比较大。因此,他们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当社会转型使他们的利益暂时受损时,这一群体必然会产生挫折心理和被剥夺感。随着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党是否代表本阶层的利益持怀疑态度,从而促使这种挫折心理和被剥夺感转移为对党的政治情感的疏离。因此,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政治认同弱化问题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
三、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41
(一)完善制度保障,健全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 41
(二)加强统战工作,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44
(三)创新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宣传手段,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和影响.......... 47
(四)提升个体素质,培育公民文化,营造良好的政治认同文化环境......... 49
三、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根本条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作用和影响力决定了党必须争取这一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党不仅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还要关注不同阶层的诉求,特别是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诉求,以赢得他们的认同与支持,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增强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的政治认同来说,可以从制度路径、统战工作路径、意识形态路径、文化路径等四条路径着眼,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强化他们的认同理念,引导他们的行为,以达到增强政治认同的目的。
(一)完善制度保障,健全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制度作为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规则和秩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推动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后,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可党的制度支持,党通过对非公经济的支持、鼓励、引导和规范,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如上文分析到的,随着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制度供给与非公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不匹配的,还存在着诸如制度不完善、政治沟通渠道不畅通、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制度制定与执行中应然与实然的背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非公经济领域的制度建设,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对于增强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相关经济制度,消除限制非公经济的体制性障碍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制度在根本上决定政治制度。我国现在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里,明确指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非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具体来讲,执政党要从四个方面完善相关经济制度:一是转变思维方式,打破体制约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制定政策、完善相应制度,着力解决私有产权保护的问题;二是突破金融制约,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制定和完善非公经济组织借贷资金、证券发行、民间融资等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畅通融资渠道;三是打破产权制约,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制度,分批放开公经济对石油、天然气、电信、保险、航空等垄断性行业的控制,给予非公经济事实上的同等市场地位,逐步消除市场歧视行为;四是完善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体制内外事实上的同等权益。
.....................
结语: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政治认同的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无疑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而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远非经济层面,它对当代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民主法治意识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然而,受意识形态惯性的影响,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从产生到壮大都处于争议之中,备受社会关注。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处于政治弱势,一直在政策的夹缝中艰难发展;与体制内和其他阶层的人员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曾长期在入党、政治参与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社会政治地位相对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安全感。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固然与社会的整体大环境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执政党对非公经济认识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便是,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出现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对党的政治认知的模糊、政治情感的疏离、政治评价的双重性、政治参与上的冷漠和无序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和增强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关系到党的执政前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建构,既有党的政治认同建构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一般而言,通过制度完善——提高制度认同;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增强意识形态认同;提高执政绩效——增强绩效认同等传统的路径和方法来提高公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同样适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传统路径显然具有局限性,发挥的效果也许并不如人意,从根本上看很难获得他们内心对党的真正认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性、全球化的双重语境,呼唤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文化的培育恰逢其时。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