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女性艺术不同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是指由女性发起的一场为争取自身权利,实现男女平等,跨阶级跨种族的社会运动。女性艺术,则是在女性主义运动下产生的一个派别,它是指女性艺术家创作出的带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表达女性精神世界与情感体验的艺术作品。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传入到中国,它如一阵春风唤醒了还在沉默中的中国女性,并在中国的土壤中萌生出本土化的女性艺术,它不会像西方女性主义一样激进的去和男性“宣战”,而是更多的添加了东方文化的含蓄与温和。 但将女性艺术提出时,会有人质疑“艺术是否有性别划分”,当然我们在观赏一幅作品时并不会在意创作者的性别,但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风格与情感恰能反映出创作者的性别特征,女性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男人偏重关注社会使命,女人则偏重关注家庭使命,所以相对于男人社会化、政治化的作品,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更趋向于私密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的写真。作品的差异化正是男女两性差异化的体现,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无可厚非,但其因生理差异被社会制度、习俗、观念等规范划分为两类,形成了“社会性别”。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认为女性的性别角色和身份意识取决于后天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构建,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差异,被社会逐渐划分在附属的地位。 翻开中国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史实质是由男性主宰的历史,社会制度的拟定也是以男性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女性则被定格在“闺阁”之中,或是被抛弃在“道德”之外。女性艺术家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这种从属的观念一直伴随着她们并影响着她们的创作,徐虹为此分析:“传统中国文化中有关女性应有品质的观念影响深远,而且在思想和心理上内化为女性的自觉。新中国建立后,宪法有关男女平等的规定,也无法彻底解决社会心理层面两性不平等的问题,这些,对中国女性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的影响也必然是深远的。”[1]显然,社会性别的划分导致两性中的不平等问题,而客观因素的改变是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既然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为了解决两性不平等的问题,那么就可以从后天教育中改变这种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中国的女性主义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女性主义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更多的是由西方著作翻译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主义逐渐被大众知晓,耿幼壮在 2003 年出版的《女性主义》是中国最早的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著作。 接踵而至的女性艺术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国清代女史家汤漱玉就曾编著《玉台画史》,这本著作收录我国古代 201 位女画家,是一部考察女性画家极为重要的史料书籍。书中记载自原始社会至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画家,追踪她们为人类为社会留下的宝贵的女性绘画的足迹,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中另一半边天的空白。陶咏白、李湜合著的《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是一本详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女性绘画史。廖雯的《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分析了当代女性艺术中的表达方式。徐虹所编写的《女性:美术之思》结合古代与现代的女性艺术,对其进行深入解刨和分析。 从社会性别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与性别的关系,并进而研究女性主义教育观,肖巍的《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一书中,就借助女性主义哲学观的视角分析教育的价值与方法论,并且以哈佛大学为例分析高校中针对性别开设的课程和意义,启示我们该如何思考如何去做。查啸虎和陈玉梅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中发表过一篇文章《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文章主要讨论学校教育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并希望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女性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除了关注学校教育平等的文献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刊登过一篇文章《女性教育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主要从人的意识出发,论述要实现男女平等不仅在客观因素上要实现平等,还要在人的主观意识中实现平等,要树立平等意识,增强女性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我国对女性艺术的研究和女性教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将女性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至今还很少。
.........
2.从女性绘画到女性艺术
2.1 女性主义的兴起
生命是一种延续,是繁殖的需要,这也是生命最重要的目的。为了繁殖,两个异体进行完美的结合,这两个异体代表了性的差异,精子与卵子所带着不同的染色体,它们的结合不是为了区别性,而是为了产生个体,这个个体具有性别特征但不具有任何性别特质。生命的起源本就如此,它是平等的。 但激素的作用决定了两性的体质,男性强壮、魁梧,女性柔弱、纤瘦,而这种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两性的社会属性,女性气质决定她们理所应当的成为“附属品”。儒家主张女性要遵从“三从四德”,道家用“无为”培养女性逆来顺受的思想,佛教教化女性将未来寄托于“来世”,用此虚无缥缈的寄托作为她们沉重的现实生活的慰藉。 女性天生就是弱者,但这个社会需要强者去做霸主,恰是男性,他们帅气、威武、勇敢、坚强??他们可以操控这个世界,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父权社会,而弱者只能是他们的附属品。有人会说她们是如今的半边天,她们可以参政,可以工作,可以接受教育,可以享受人身自由,这是社会的解放,是人类的进步。但如若没有禁锢何来解放,没有滞后何来进步呢。女性为了争取这些权利与父权制社会的强大力量做着抗争,但换个角度,这种以争夺为基点的方式已经带有了男权社会的特征。两性的分歧与争夺,这种不平衡差异的起点是何时开始的呢,我们必须回到生命的原初来分析。
......
2.2 女性绘画到女性艺术的发展
女性绘画从字面含义可以理解为女性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如果从绘画的题材和角度思考,表现以女性为主的绘画作品,无论创作者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女性绘画。综合二者,可以概括为女性绘画是由女性画家创作,并且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现女性的生活体验与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绘画。 女性艺术则是于九十年代才出现的称谓,虽然这是新兴的词汇,但她的存在由来已久。在西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二十世纪,历史中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但由于受到父权社会的压迫,她们无法在历史的洪流中与男性艺术家齐头并进。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与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终于可以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女性艺术也因此出现。中国的女性艺术在古代主要表现为女性绘画,但也为数不多。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开展自己的女权运动,她们更多是借鉴于西方女性主义的经验,并与自己的特征相结合,所以中国的女性艺术更带有东方女性的气质。
..........
3.女性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3
3.1 存在的问题........ 13
3.1.1 艺术中的性别化差异 ...... 13
3.1.2 社会性别下的不平等问题 ........ 13
3.2 性别与教育........ 14
3.2.1 概念的理解 ........ 14
3.2.2 教育理论 .... 15
3.3 女性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16
3.3.1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 16
3.3.2 必要性 ...... 17
4.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9
4.1 问卷调查分析...... 19
4.1.1 设计目的: ........ 19
4.1.2 设计思路: ........ 19
4.1.3 问卷调查对象及人数: .... 19
4.1.4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19
4.2 研究结果反映的问题...... 23
5.女性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案例..... 27
5.女性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案例
案例一《女性艺术的魅力》
教材分析:人类由两性共同构成,中西方对两性出现的缘由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记载人类最早出现两性是在《圣经·创世纪》中,耶和华用尘土创造了男性亚当,而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性。中国则流传着女娲造人的说法,《山海经》就记载女娲用黄土捏泥人造出男人和女人。这些传说代表着先祖们对生命的敬畏,但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西方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由男性的肋骨幻化而来,东方则将女娲视为女神,女性为造物的主导,这也是人类最为短暂的母系时代,随着封建时期的到来,男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从此父权制度成为世界的统治标准。 男性长期的统治地位,主导着社会的价值标准、评判标准以及道德标准,他们至尊的优越感使得女性只能依附他们,甘愿被藏于深闺之中,埋没自己的才华,牺牲自己的价值。如若没有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为此抗争,也许我们今天就很难看到历史上留过痕迹的伟大女性了。 从绘画领域来看,虽然我们挖掘出一些历史上有记载的女性画家,但就其数量和名望远远不及男性画家,这就是琳达·诺克林提出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而如今我们要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培养学生建立平等的观念,使男生减少天生的优越感,使女生获得自信和独立。
.........
结语
女性艺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促进女性艺术的发展是一种创新,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知识的普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文化与交流,而女性艺术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女性亦是如此。但社会的差异性对待与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屡见不鲜,这不仅需要社会的重视,更需要改变这种习惯性的社会性别意识。 作为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他们才开始建立社会价值观,在这个时期,就更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对待性别差异,通过教育使他们建立平等的意识。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而且培养学生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感知与情感的体验。将“女性艺术”作为课程资源传达给学生,不仅能让他们了解女性艺术的非凡魅力,给他们建立女性的榜样,更能促进他们对性别平等的观念。但要达到最终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教学实践,并且需要美术教师的认同与付出,要实现性别平等,不止要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更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去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两性的平等,社会的和谐。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