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与农村留守老人日常生活——基于云南省施甸县仁和镇山脚村的田野调查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本文是以施甸县一个村庄的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电视的使用及其意义研究,主要考察的是电视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力图呈现一幅真实的生活图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加快发展、经济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而伴随“民工潮”同时产生的,还有我国的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并且这一群体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从时间概念来看,一般情况下中国农民工一年选择回家一次(大部分是在春节),从空间概念上来看,外出务工的流向一般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建设速度相对较快的地方。这种时空距离的扩大,必然会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子女”这一角色的缺位。在云南的广大农村地区,电视是农村留守老人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了解和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施甸县,几乎每个村子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留守家庭。村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早些年,去的多是保山、德宏、大理一带。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周边城市打工所赚已远远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人们纷纷选择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打工。而施甸县的留守家庭为什么这么多,我们似乎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得到答案。以我做民族志的山脚所在的保场乡为例,1982 年,共有 18223 人,耕地 17865 亩,人均耕地面积为 0.98 亩/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城关镇,仅为 0.37 亩/人,而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旧城,也只有 2.01 亩/人。耕地的稀缺,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是难以养家糊口的。而外出打工,也就成为了青壮年们的共同选择。
真正决定要将留守老人这个群体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得从 2013 年 11 月份我到施甸山脚参加的一次婚礼说起。山脚是我外婆长大的地方,而与此相毗邻的武侯村是我外公长大的地方。2013 年 11 月 8 日,当我跟随外婆到山脚参加其侄孙女的婚礼(外婆哥哥的孙女)时,顺路去拜访了不少亲戚。无论是到五候村,也就是我外公的弟弟家,还是到保场街——我父亲的妹妹家,都发现家里的小孩会不约而同的拿出全家福,指给我看他们的爸爸妈妈,并且告诉我爸爸妈妈在哪里打工。看着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我分明感觉到了一种对父母强烈的思念之情。因此,在论文构思之初,我准备将留守儿童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一)关于老人使用电视的研究及“媒介人类学”
1、老年人电视的使用研究
一些美国研究者(如 Robinson,Still &Warisse,2002)认为传媒接触或使用是老年人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而闲暇活动对可支配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的老年群体比对其他年龄段群体有更大的意义。Spring 于 1993 年对美国老人观看电视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老年人将生活中百分之四十的时间用于接触大众传媒,例如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看电影等。而大量将闲暇时间用于接触大众媒介,将对其认知行为、社会关系等方面产生影响。Forgle 认为,老年人对于电视节目的选择与其智力水平存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将为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提供评估依据。而“今日美国”网站在 2011 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每天花在看电视的时间大概为 2 个小时,而 65 岁以上的老人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则超过六个小时。
2、媒介人类学
郭建斌教授认为,关于媒介人类学的研究应该溯源至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理查德·霍加特,他在 1958 年出版的《文化的用途》一书被认为是把“民族志”方法移到文化研究中的始作俑者。此后, 戴维·莫利的代表作《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中还专门讨论了民族志方法。
1980 年,詹姆斯·勒尔发表了《电视的社会使用》,他组织观察者对 200多个美国家庭日常使用电视的情况做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观察,在研究过程中,观察者融入被观察者的家庭生活,与其共同收看电视。而勒尔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家庭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下考察电视的学者。根据调查结果,他总结出家庭电视收视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构型、一种是关系型。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布·卢赫迪为代表的人类学学者,在埃及、印度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对电视、收音机、影碟机、收音机等媒介进行的考察。美国学者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一书,在对印度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两个村庄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他呈现了印度的乡村生活图景,重点考察了电视与乡村生活的变迁,以及电视在在变化中的乡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对于论文的写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志方法研究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参与性的观察、体验来了解被观察者的社会行为,是对某一群体直接研究的方法。民族志的研究主要是揭示被观察者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而在揭示意义的过程中,研究者摄入被观察者的生活中,与被观察者形成某些互动,共同建构了研究对象的社会现实。
马林诺夫斯基,他 1915 年 6 月至 1917 年 8 月在西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上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并出版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而正是这项他认为毫无意思的研究,却未当代民族志的研究奠定了基本原则。
......................
第二章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第一节 区位与背景
从地理概念上来说,施甸的地理坐标是东经 98 度 54 分至 99 度 21 分,北纬 24 度 16 分至 25 度之间。西以怒江为界,与龙陵县相望;东隔枯水河,与昌宁县接壤;南有勐波罗河与永德县为邻;北与保山市村寨相连,形成三水环抱之势。东西最大横距 45 公里,南北最大纵长 79 公里,全县总面积 2009 平方公里。
在地质构造上,施甸属于阿尔卑斯槽邹带的横断山脉区。由于处于峡谷地带,施甸的地形多变,地貌情况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纵横交错。以东北部的大水河头山为例,其海拔有 2895.4 米,而西南面的三江口的海拔却仅有 560米。县城的气温温差极大,从最高气温 32°C 到最低气温 3.2°C,形成了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中央对这一区域的管理,有确实的史料记载始于西汉。施甸的历史,散见于《明史》、《永昌府志》、《保山县志》、《云南各族民族史略》等。综合西汉、南北朝、元、明、清各朝史料,综述之: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设不韦县,益属州郡(关于不韦县的说法,迄今为止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不韦就是今天的施甸县境,有人认为不韦指保山);南北朝时期(561 年—578 年,设不建县,隶属永昌郡;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 年),设石甸长官司,辖 26 寨,隶镇康路;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 年),这一年 5 月,石甸更名为施甸,置施甸长官司,改隶永昌府,这是该地使用“施甸”作为地名的最早史料记录;清朝十八年(1661 年),施甸并入保山,改设 4 个乡。
施甸县有十三个乡镇——县城甸阳镇、酒房乡、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由旺镇、太平镇、姚关镇、仁和镇、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万兴乡、旧城乡、老麦乡、水长乡、何元乡。
.........................
第二节 留守老人撑起“一片天”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农村小院已亮起了灯。这是一所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土木结构的两层房屋,只有墙上斑驳的壁画和房梁上一条条雕刻精湛的龙,仿佛向我们诉说着这里一百年前的繁华。这里是ZGJ 老人的家,在其父亲那辈,原本有四户人家,这里原本是个四合院,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由于其父亲是地主家庭,有一栋房屋被毁,只剩下了我现在看到的三栋住宅。而另外两户都已经外出打工,很少回来,所以这里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人。他原本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于 1959 年到德宏的国营农场安家落户,妹妹嫁到了两公里外的丁家村。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在山脚一组安了家,小儿子随他居住。大儿子一家常年在德宏一代打工,帮人建房;二儿子一家在深圳打工;三儿子一家在昆明某物流公司打工。所以,平日里老两口需要带着二儿子的两个女儿以及三儿子的儿子。
六点半,200 米外的保场中学已经放起了广播,响彻整个山脚。“我就是我,我就是明天,我的青春没有地平线…”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赵家的孙女和孙子已经开始起床、洗 。施甸的冬天,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奶奶 WYY 一早已经起来给他们烧好了洗 水。孙女 ZM 有 16 岁,在施甸县城念高一,只有周末才回来;孙女 ZC 有 14 岁,在保场中学念初二,孙子 ZHN 有 11 岁,在一公里以外的保场小学念四年级。
洗过 ,接过爷爷递来的一元早点钱,姐弟俩出门上学去了。ZC 学习一般,在 里的成 排名中等,而孙子 ZHN 则是全家人的骄傲,贴在客厅里的一张张“年级第一”的奖状,成为这个普通的农家最大的骄傲。
孩子们上学去了,将近七点钟,老两口简单的洗 了一 ,WYY 在院子里扫扫地、理理客厅里的东西,做些简单的家务。ZGJ 打开了电视,调到了中央四台,一边抽着烟,一边等着每天早上七点半的《海峡两 》。这期节目主要讲述两个内容,一是美国将第二批阿 奇直升机出售给台湾并已运抵,二是日本扬言要将重点放入自卫队的改编上,加强其防 能力,据专家分析这是日本此 行动是为 鱼岛争端做战争准备。看到日本要对自卫队进行大幅度改编,老人显得有些激动,转过头对我说:“如果日本真的要跟中国打,中国肯定能打得 ,现在中国那么强大了,还怕别人 负吗?”
近 8 点,新闻结束了,ZGJ 则闲不住了, 上大衣,一个人走出家门,到田边闲逛去了。此时天已经亮了,昨夜下过霜,把路边的草 蒙上了一层白色,老人慢 地走着,在这个寂静的小村庄里,他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
第三章 作为物的电视与留守老人 ................. 21
第一节 山脚电视的出现及普及 .............. 21
第二节 电视与房屋的空间布局 .............. 23
一、 山脚的民居结构............ 24
二、 山脚的客厅摆放 .................. 26
第四章 作为技术的电视与留守老人 .............. 35
第一节 有线电视与卫星 ............. 35
一、 有线电视 ................ 36
二、 卫星 ......... 36
第二节 卫星:政策的抵制者 ............ 36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电视与留守老人
第一节 电视与留守老人的认知
上文我们提到过,西尔弗斯通认为,电视的认知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大众传媒,电视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电视也不可避免地误传信息。农村的媒介环境相对单纯,作为媒介的电视,在留守老人认知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山脚的广播架在一组与二组之间间隔的路边,平时村委会用广播来通知事情。我在调查期间,广播时常响起,但从未听清过广播里播放的内容。而我所调查的老人们也表示广播太嘈杂,根本听不清楚所讲内容。保场中学所放的广播也仅限于播放流行歌曲,课间广播体操等。作为媒介的报纸、书籍,,对文化水平也有所要求。村里没有老人有订阅报纸的习惯,他们如果需要看报纸,需要到一公里外的保场村委会,路途的遥远使得他们几乎不可能为了看报纸跑到保场街去。
作为受众,其文化程度“很可能直接影响媒介效果,例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更难因媒介内容的说服而改变态度。
我调查的老人中,68 岁的 DYP 老人属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小学毕业,只有他表示平日里会阅读书籍,他从柜子里翻出三本已经泛黄的三本书,分别是沧月写的《镜龙战》、秦小烽写的《奇门遁甲》、《玉匣记》,前者是小说,后两本是类似于黄道吉日、风水类的书籍。这三本书是家里唯一的书籍,而老人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了。我查看了所有村里老人使用的手机,没有一台是智能手机,换句话说,他们对于手机的使用仅限于接打电话,连短信都不知道如何阅读。而互联网在村里的传播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村里只有一家留守老人家庭里有电脑和网络,而也仅限于孙女用,自己从来不碰。
........................
结语
一、研究结论
经过前面章节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留守老人拥有接触电视媒介的条件,他们会使用大量时间来观看电视,电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不仅仅是媒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存在。即便大众传媒已经无处不在,但是对于山脚这样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村村庄而言,媒介环境仍然十分单纯。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这样的新兴媒体,都没有在这里深根,并且这种单一的媒介环境在一段时间里将会继续保持,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电视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他们通过电视了解外部世界,通过电视进行休闲放松,通过电视打发时光,也通过电视慰藉内心孤独的情感。
第二,作为物的电视已不再视为“面子制造机”。电视在山脚已经得到普及,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不再集中于型号、大小以及价钱的追求上。电视已经走过了“酒家阶段“,即使 52 寸的大屏液晶电视也不能引起轰动。但是,如果没有电视仍然会被视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表现。
第三,在接收技术使用的选择上,政策原因远远超过经济原因。电视技术在山脚经历了“无线—有线—卫星”到“有线—卫星”的阶段。留守老人们对电视接收技术的选择上,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政策。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在国家制定的规则内生活。然而在政策的夹缝中,卫星也有所发展,而选择卫星的家庭在村里的经济条件都是属于下游的。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的家庭而言,国家政策是压倒性的考虑因素,而对于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家庭,对国家政策的抵制也属于无奈之举。
第四,在传输信息、个体情感体验、家庭氛围、社会交往方面,电视对于留守老人产生的影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信息的传递,或是孤独时的精神慰藉,又或是平淡生活的调剂、安全感的制造,电视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指导性、牵引性的价值。收看电视时间相对较长、接收信息相对较多的留守老人,比起不看电视的老人而言,似乎具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性格上也更为开朗乐观。然而,他们普遍对于电视传播内容的接受力和理解力相对较低,这种需要却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上的。
第五,在与留守老人们共同居住,与他们一起看电视的过程中,我发现遥控器主要是掌握在男性成员手里,女性留守老人不会主动掌握遥控器,她们更多是一种陪伴式的收视行为。而这种对待技术的反应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单纯只由生理上的不同造成的,还是一个由知识、权利构建起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体系。这个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如:受男权意识影响深、女性受众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程度普遍较低等,使得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电视,没有体现出性别权力的反抗。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