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5 07:42

导    论

全球空间作为地理位置的概念正在普遍地扩大,政治共同体(如欧盟)、经济共同体(如亚投行组织)和文化共同体(也包括精神共同体以及具体衍生的形式,如大学发展联盟)以及科学共同体(如高校智库、协同创新中心)等观念开始大规模涌现,紧密联系着、共生式发展的全球社会/世界共同体已经形成。随之,人们在理解地理空间①及其文化现象时显然比以往更加复杂了。这一过程,就是“全球化”,它“意味着空间障碍在不断地被克服,地球上的人类生活越来越紧密地相互交织”,而且它“只能是一个过程,它绝非一个最终的现实,谁也无法预测这个进程将会在哪个地方终止”。②处于某一地理空间位置的事件、人物和时间等等,不仅与其空间内部的其他要素发生关联,而且与整个外部世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整个世界进程中,事物/介质与事物/介质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建立在生产力等物质基础上的最为关键动力学因素。之于“空间”的全球化动力,国家与国家、地方与地方的“交通史”,是辨认注重共同体形成的历史主体因素。在当前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新丝路”、“高铁外交”和“亚投行”等都展现了主动的、经济自信的姿态,这与160 多年前以“现代性阵痛”(鸦片战争)被动纳入世界体系有了本质性的差异。伴随着 1970 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中国一方面取得了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傲人成绩,同时也将汉唐以降的文化开放传统加以弘扬。其中,中国高校与国际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深入。作为中外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古时期的日本向中国派遣唐史、清季民族危机中借助庚子赔款开启的清华留美、当今的孔子学院建立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把世界性与民族性、地方性的镜像比对显象化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留学生教育实际上是“以洋为师”(法国、日本、美国)的思路,表达了快速现代化的想象,体现了由内向外的“输出—反哺”的模式。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展开,则是教育交通史的另一支,它在当前中国战略性崛起中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选择与改革背景中凸显了出来。 
21 世纪,“生态思维”在世界全球化加剧而形成彼此依存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得到了关注,而环境退化、物种凋零、人口爆炸和生态失衡等“现代病”的集中爆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的反思。国家、民族乃至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历史命运,与“生态共同体”联结在了一起。由此,生态问题成了几乎当今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生态学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日益交叉融合”,“生态学甚而获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意义”。③可以说,生态危机的出现与解决,需要“生态思维”加以“生态治理”,更为关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生态治理是全球化话语下善政与善治的新体现”④,大至一个国家、民族如此,小至一个学校及其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进行体系化研究,并实现其生态最优化,促进其质量提高和整个高等教育变革,是兼具时代性与全局性的课题。 
..........

一、研究缘起

世界范围内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留学生教育活动,具有极其久远的历史,但是零散性的,真正大规模、体系化的留学生教育借助了近代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才出现。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其先导是商业资本主义,紧接着才是工业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展而不断发展,这是世界史所热衷叙写的主线:“万国博览会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彻底革新了修的生产体系,且已处在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体系的进程中。在 19 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在英国巩固了其根基,并开始征服整个世界。”⑤而在当代,虽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要素淡出,但以资本主义带动的全球化彻底胜利了,甚至使世界成为了“地球村”。研究留学生教育必须坚持世界性的视野,但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显然并非是线性的而是更加的立体和复杂。出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想象,中国留学生教育与传统资本主义诱致是相一致的。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本土化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内生动力,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也就需要敏锐地把握中国的本土性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国家文化战略建设的时代背景
处于全球社会的国家与政府组织,从所未有地面临着经济文化的打击,21 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悲观主义”,正如之前的“新千年恐惧”。当前经济文化症候,既有着社会转型的困境,也面临着重振快速发展活力与可持续复苏的历史任务。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福柯悲泣人也死了之后,福山也认定历史已经终结,他直言:“历史不是各个重大事件的盲目堆砌,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人类关于对正义的政治社会秩序的本质就是在这个整体中自我发展起来并产生影响的。如果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出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自己这个现实世界的世界,或者未来世界没有以一种明显的方式来体现对当今秩序的彻底改善,我们就应该承认历史本身已经走到了尽头。”⑥与全球化所展示的图景不同的是,在整个世界生态系统中每一个链条,都悄然发生着悸动和分裂:“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尤其是工业革命开始以来,随着一种新的生产过程取代另一种生产过程,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种无情的现代化进程。”⑦跨过现代性/现代化的陷阱,或者说是全球化的陷阱⑧,已经成为世界共同体成员必须审慎对待的普遍问题,必须要思考重新寻找出路、抓住转机重新出发。 从 1950 年代开始,中国便明确将“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并保持着几十年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骄人成绩,1992 年的经济转轨以及 1997 年经济危机成功规避的经验迅速使得中国壮大为世界级经济体。但经济的繁荣并非一定带来文化的兴盛,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终究抵挡不住严峻的现实条件,80 年代末巨大的历史‘震惊’尚未平复,90 年代接踵而来的市场化大潮更加猛烈地拍打、冲刷着人们的思想、伦理和感情底线”⑨。因此,自 1990 年代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信仰在逐渐打破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之后却又陷入了更深的现代性焦虑——金钱、市场、资本以及电子传媒与消费主义的联合,使整个社会迷失了,道德秩序前所未有地崩解,工具主义/工具理性在整个社会急剧蔓延,这似乎又进入了全球性的现代化危机。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价值转型与改革的诉求
追求教育的独立性,或许并非不是对教育具备或不具备独立性前提的审思,而是对于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现实情形的带有倾向性主张的判断——“教育获得应有的独立性”。在 1840 年的船舰大炮让中国被迫性地打开国门,这种战争与压迫式的“现代性阵痛”就一直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历史。1872 年 8 月 11 日,30 名拖着长辫子的儿童在上海黄埔码头,经由渡轮踏上去往美国留学的征程,“以洋为师”的现代性想象正式得到了实践层面的落实②,但这与 30 多年前的战争一样,也是充满着恐惧,,即使这一次旅程明显包含着“拯救中国”的民族主义关怀。马克思对近代中国这样判断:“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③特别是这种“新鲜空气”背后的战争与殖民的扩张,也逐渐使得中国要救亡图存就必须走出国门学习,即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说呼吁的“开眼看世界”。应当说,出于现代性焦虑的现代化,推进了国家的开放,而这正是进行国际间教育文化交流的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及留学生教育的独立性问题。虽然说由近代内向外输出的“外向型留学生教育”(或者说“海外留学生教育”)一开始就有着工具性的诉求,但这种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建构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因而才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只不过留学生教育的本体价值受到了削弱,必然会影响留学生教育的独立性及大规模开展。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也同样是出于对新生共和国的呵护,对留学生教育也赋予了诸多政治性的想象,但也在极大程度上保持了留学生教育的独立性,即以保持民族独立与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国际教育交流的基本主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的深入,中国在看待留学生教育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留学生教育需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既要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也要重视本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第二,“走出去”的海外留学生教育在经历了数量爆涨之后转向了质量的提高,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政策始终强调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战略目标”①,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逐渐从政治性诉求回到了文化性、“教育性”的诉求;第三,无论是海外的留学生教育,还是本土性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其实践合法性和价值彰显必须服从于国家建设的需要;第四,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来华留学生教育是隶属于国内高等教育的子系统和有机部分,已经被认识到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是紧密相联,而不是纯粹的“政治外交事业”或“经济利益工具”。 
........

三、研究现状 ...... 13
(一)教育生态研究的基本主题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3 
(二)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维度及其核心议题的研究 ...... 15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考察 .... 16 
(四)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梳理 .......... 17 
(五)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问题及其破解策略的研究 ...... 18
(六)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环境及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 20 
四、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方法 .... 20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二)研究立场与方法选择 ..... 23 
五、立论基础与总体思路 ........ 32 
(一)论文立论的理论基础 ..... 32 
(二)论文总体思路的说明 ..... 43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优化:原则、策略与国际经验

来华留学生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既受制于诸般客观因素,也源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无论如何,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将近 70 年时间里,其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其价值与实践地位也在日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全球化竞争日益剧烈的形势下,强化对外交流、促进国际理解、提高教育的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的呼声也逐渐成为国人的基本共识。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关键期,越来越彰显综合改革与整体改革的生态治理思维。不可否认,“教育学者如果缺乏介入意识,始终以旁观者的姿态面对教育实践,就有可能使教育理论因不具有实践适切性而失之虚空;如果没有清醒的距离意识,模糊了学术研究与现实之间的边界, 就有可能消解教育学者在审视教育问题时本该具有的冷峻的批判意识和超拔意识”。①本研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生态学的理论建构和系统考察,但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是试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与质量提升。基于此,在本章中,就需要根据生态学的具体原理和教育的规律,对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一些原则、宏观策略、国际经验等关键性/方向性的问题作分析,并以探索其生态优化的总体路径。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

.........

结    语 

1840 年,中国被迫地纳入一场“现代性的阵痛”——鸦片战争,就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新中国建立以来,这种被动参与世界交流与交往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主动参与世界体系的自信姿态开始得到彰显。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产物,中国的留学生教育无论是从“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绩。就作为“引进来”或者说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文化交流形式,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见证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1950 年,中国接收了东欧五国的 31 人来华留学生,到 2014 年遍布全球 200 多个国家的 37.7 万人,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都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将近 70 年的发展史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与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国际和平形象的塑造,同时有利于促进国际之间的理解与交往。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动态发展的整体。以当今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性的生态系统,不同与不同的生态要素相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图景。1935 年,自从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首次明确提出“生态”的概念,此后“生态”这一概念已经超越了生物学和环境地理学的层面,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思维架构。可以说,在当前的 21  世纪,“生态思维”在世界全球化加剧而形成彼此依存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得到了关注,而环境退化、物种凋零、人口爆炸和生态失衡等“现代病”的集中爆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的反思。国家、民族乃至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历史命运,与“生态共同体”联结在了一起。由此,生态问题成了几乎当今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生态学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日益交叉融合”, “生态学甚而获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意义”。①  本研究就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来审视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概念,一方面是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看成是客观的、隶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以生态的思维、立足教育的立场去梳理、反思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试图彰显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生态思维”,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未来变革的路径。因此,在本研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体系化建构,主要是从理论层面上回应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样貌、基本价值和现实状态,并挖掘并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生态学思想资源。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2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