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5 10:34

第一章  绪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小学生身上有明显的“向师性”心理特征,教师师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行各方面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生命,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灵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师德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担忧,同时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因此,认真分析小学教师师德现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改善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教师。“教师”的概念是与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1],“师者,人之模范也”[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疑惑也”[3]。可以明显看出,古代对教师的定义主要着眼点为教师的社会政治伦理功能和教化功能。同时注意到,这些对教师的论述事实上已包含了师德的成分。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人们对“教师”的界定自然也不同于古人。在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他认为“教师”是“学校中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4]在这里,我们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这一概念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的定义,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师德。对于师德含义的界定,由于人们的着眼点不同,从而产生了内涵不完全相同的表述。认为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一般的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和履行其职责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合。”[5]在有些书中,也将之称为教师的专业道德。另有观点认为师德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而应当是教师道德的简称,教师道德不单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应包括教师的个体道德,是教师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综合体。本研究中,将师德即等同于教师的职业道德。
.........

第二节 选题背景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古时从教者大多是知识渊博、品行高洁之人,直至现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是人们的普遍共识。   现今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小学教育更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也都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人们也对教师抱以更大的期望,良好的师德更是人们所期望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体现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注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并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说到:“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为了保证师德建设的良好运行,人民政府颁布了若干条例法律规范师德建设,主要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随着人民群众对师德的美好期望,政府对师德的努力规范,小学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高尚师德的事迹,如盐城地区,就先后出现了爱心妈妈、“2013 最美江苏教育人”邵海霞老师,敬业奉献模范、“中国好人”、“感动盐城十大人物”孙进老师等一大批师德楷模,他们爱生如子,固守清贫,矢志不渝,博学善教,致力于维护教育公平,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例如 2008 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师德的大讨论,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此各抒己见,见仁见智。2013 年海南万宁校长开房事件又让人触目惊心。一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频频上演,网络上各地区个别教师的丑闻又不断爆出,引发了人们的普遍担忧。为此,2010 年 10 月,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2013 年又有教育十大政策之“师德红线”的划定,教育部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2014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教师各种违背师德行为作了说明,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我国当前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师德问题有不同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作者从课堂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小学教师师德的失范问题,主要有教师言语失范、教师行为失范、教师态度失范和教师公正性失范[9]。   有人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提出如下师德问题:一、小学教师缺乏对国家、社会、时事的关心。二、小学教师敬业精神不足,缺乏责任心。三、小学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不尊重学生。四、部分小学教师功利性太强[10]。   李军在其硕士论文《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总结小学教师师德存在如下问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差、教师的功利思想明显、教师重智而轻德、教师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言行不一致、存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间合作意识欠缺、教师固步自封,创新意识不足[11]。   刘格华在硕士论文《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透视与思考》中列举了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突出现象,分别是以职谋私,为师不廉、厌岗怠业,治学松懈、依法执教观念薄弱,随意体罚学生、缺乏师爱,待生有失公正、同行相轻,缺乏团结协作精神[12]。 还有对师德问题的不同分类,这里不一一列举。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当前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既有传统的问题,比如体罚学生、对学生不够关心。有一部分是大家达成共识的,比如有失公正、相互间合作不强。还有一部分师德问题是与时代发展有关的,比如创新精神差。
.........

第二节 我国教师师德建设概况
改革开放至今,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先后修订和颁布了四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84 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提出了教师应当遵循的六条职业道德要求: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四、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五、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六、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991 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基本信念”、“主要职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师生关系”、“仪表要求”等六个方面。具体内容是将 1984年的加以增改而成。 1997年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规定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次修订与1991年的差异较大。 2008 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内容调整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项。 纵观我国历次颁布的教师道德规范,,规范的每一次修订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或者是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或者是贯彻党和中央烦人精神,或者是因为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或者是由于教育实际中的一些不符合师德要求的事件推动。(例如2008年新师德规范中“保护学生安全”的条目可能与范跑跑事件有关。)每一次的修改都试图更加适应教师行业的特点和教育实践的需求。 
.......... 
 
第三章  完善师德建设的若干方法...........35
第一节 指导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 ..........35
(一)察己内省,知行合一 ........ 35 
(二)勤于读书,陶冶情操 ........ 35  
(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36 
第二节 学校完善师德建设的途径 ..........37
(一)通过校本培训加强师德建设 ..... 37 
 (二) 关心教师生活 ........... 37 
 (三)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 37 
第三节  社会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37
(一) 保障教师权益 ........... 37 
(二) 参与师德建设工作 ......... 38 
第四节 建立完善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的体系.......38
(一)考评内容的确定 .......... 38 
(二)考评措施的保障 .......... 38 
(三)考评结果的处理 .......... 39 

第三章  完善师德建设的若干方法

第一节 指导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指出: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因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自修,教师的自我修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无论是师德规范,还是教师自身的教育信念,光见诸于文字是不够的,必须达到内心认同,内化到自身,才能真正起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对关于教育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结合实际,对法律规范做出解释,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不能嘴上说法律规范,内心却不认同,这类教师是无法拥有良好师德的。儒家曾有:反求诸己。当自身出现师德问题时,要勇于正视问题,不回避。首先要看问题是否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应该先怀疑别人。如果问题确在自己身上,则努力改正,若确系不是自身问题,也不要懊恼,应平和应对,找合适的途径申诉。明朝大学者王守仁创“心学”一脉,当代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认为“心学”能够挽救当今的世道人心。“心学”中有“知行合一”之论,这对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有重要作用。知道师德规范,甚至能够背诵规范,这并不是真正的知道,能够践行师德规范,这才是真正的知道。教师不仅要钻研师德规范文本,更要将其体现在实践中。 

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个案研究

...........

总结

小学生处在特定的发展年限,教师对其身心发展影响作用明显,而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而小学教师的师德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师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师德建设,确保优良师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票否决制”背景下,机械套用国家师德规范,仅以抽象的考评标准,显然是无法适应当前师德建设要求的。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师德建设应有不同,对特定区域师德建设深入研究,推广有益经验,对促进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盐城市某区师德建设研究,可以发现师德建设的若干有益经验。师德建设结合实际,通过多样的途径,可以促进教师形成优良师德,同时可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若干师德问题。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2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