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据统计,高考英语(上海卷)作文总分 25 分,平均分仅为 14 分。 在学生的作文中跑题、偏题,甚至出现不该犯的语法和词汇错误比比皆是。 学了十多年的英语,许多学生在书面表达时却无法正确运用语法和词汇,写出来的文章不伦不类,还不及英美国家的小学生水平。由此可见,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受重视,形同虚设。近几年来,针对“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受到了关注,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重视,相比之下,人们对写的教学意义就显得估计不足(杭宝桐 2000)。在实际教学中,每一单元精心安排的写作部分总是在单元结束时甚至临近下课前匆匆点到为止,草草收场。更有甚者,写作部分被弃之不用。在这种无课堂指导、无训练量、无有效反馈的写作教学前提下,学生的英语写作处在一种盲目放任的状态中,用词不当、构句无章、错误频出、行文不流畅、表达不地道,根本无写作质量可言。其次,教师往往将写作教学看作是高三的任务。而在高三阶段,写作也只写与高考有关的类型。教师的训练方法往往是: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形成了所谓的“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模式。而教师批改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没有对学生起到应有的反拨作用。 限于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等客观因素,有的教师的作文批改反馈只有分数没有评语,只有少数老师偶尔有面批的过程。 学生也只关注作文分数,没有后续的改写提高过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在研读各类有关英语写作教学著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都是关注教师如何教得有效,而忽略了学习者为什么学得无效。 因此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认知心理的层面研究在英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有哪些认知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合理的写作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扫除写作过程中的各类障碍,减少不必要的认知负荷,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
1.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是将认知负荷理论与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实证研究,探索认知负荷理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一系列对认知负荷的管理,如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措施和活动,为学生的英文写作扫清障碍,为高效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主要关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认知负荷对高中英语写作成绩是否有影响?
2. 通过课堂落实相关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认知负荷有影响,同时写作成绩是否有所提高?
3. 如何借助运用 NASA—TLX 评价量表对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及成绩进行测量,并运用 SPSS 中的 Pearson 相关进行相关性以及显著性水平分析?
4. 如何管理学生在平时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成绩?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 斯威勒(John Sweller)于 1988 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资源分配的角度对认知负荷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论证。 认知负荷理论自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地研究者对此开展了诸多研究,并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从认知结构的分析到认知负荷的测量,从传统教学效应到学习者的前知识,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教学,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对象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吴先强韦斯林,2009)于是认知负荷理论就成为继建构主义理论后对教学设计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学理论。Sweller(1988)认为认知负荷是处理信息所需要的“心智能量”的水平。Copper(1987)认为认知负荷是指同时被要求施加于工作记忆上的心智活动的全部总量。 Pass 和 Van Merrienboer (1994)认为认知负荷由多维度构成,是执行意向具体任务时施加于个体认知系统的负荷。综上所述,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资源的总量。
……….
2.2 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与进展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试图来找到合理的英语写作教法。现在有很多关于英语写作的教法,例如:结果写作法、过程写作法、体裁写作法、交际法和写长法。 这些方法都证明了它们在某些方面,针对某些学生是实用的。其中“结果法”与“过程法”是目前国内采用最广泛的两种英语写作教学法。“结果法”较为传统,其重点是在写作成品上,强调语言的正确性、作文的结构和质量。 此方法通常是由教师提供范文,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最后由教师批改、打分。提出过程教学法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弗劳尔和黑斯(Flower& Hayes)。他们认为写作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有目标的、循环往复的活动,包括计划、述写和复查三个过程。写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剪裁、安排、重新组织并确立目标;然后把思维转换成文字;最后对写出的东西加以重审。该理论指出,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并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内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起源于英语国家的写作过程教学法日益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写作教师的赞同和重视,并开始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第三章研究方法............13
3.1 研究目的、对象和时间..........13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方式......13
第四章英语写作过程中对认知负荷管理的策略....15
4.1 减少外在认知负荷的策略......15
4.2 提高相关认知负荷的策略......24
4.3 减少内在认知负荷的策略......27
第五章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29
5.1 数据的收集..........29
5.2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写作成绩及认知负荷前测....29
5.3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写作成绩及认知负荷后测......32
5.4 实验结果讨论总结............37
第五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
5.1 数据的收集
2014 年 8 月 29 日对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了写作能力及认知负荷的前测,12月 19 日又进行了两个班级写作能力及认知负荷的后测。首先,将学生这两次考试中的作文部分(总分 25 分)拿出来单独进行了分析,按照结构 5 分、内容 10 分、语言 10 分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三项得分相加得出了每位学生的作文得分。以学生的作文得分来代表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其次,通过 NASA—TLX 评价量表测量了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按照脑力需求、体力需求、时间需求、努力程度、业绩水平、受挫程度六个维度的要求在对应的直线位置上做出标记(整数 1-20),六项得分相加得出了每位学生的认知负荷总分。最后,利用 SPSS 中的 Pearson 相关进行相关性以及显著性水平的分析,,形成了相关写作能力和认知负荷的前测结果。
……….
结论
通过对认知负荷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实验中运用样例效应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对实验班的认知负荷进行控制,以及实验前后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利用认知负荷理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指导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首先,针对上海英语高考中出现的考试作文题型,如图表作文、书信体作文等,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后,可以减少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有助于学生在进行此类题型写作时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的构建与自动化;同时,在每次考试后进行学生优秀作文学习,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作文,模仿其中的好词、好句、文章结构,以及小组内部的作文互评,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将宝贵的认知资源运用于各类写作题材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的构建与自动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其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的起始阶段进行同一主题下的阅读与写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宝贵的认知资源分配给关联认知负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