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相册自我呈现的文化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交网络
第 84 期 CNNIC(2013)《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中公布了我国手机网民的最新数量: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4.2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 69.3%提升至 74.5%。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CNNIC,2013)显示,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 2.75 亿,网民中社交网站用户比例达到 48.8%。而新近举办的 2012 年度 Symposium/ITxpo 会议上,与会者们提出了 2013 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到 2013 年,手机将超过 PC 成为全球最通用的 Web 接入设备。
1.1.2 微信
在社交网站持续走红和移动互联用户增加的双重条件下,智能手机 app 整合社交元素就成了趋势,“社交化”作为一种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微信,这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以另一种独特的形式在广大手机用户中走红。自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微信以来,仅耗时 433 天,用户数量就已突破 1 亿。截至 2013 年 1 月 20 日,微信用户达 3 亿,时间进一步缩短至 5 个月以内,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
2012 年 5 月 24 日,微信 V4.0 正式版更新,新增了微信朋友圈和个人相册功能。这个版本的微信的介绍画面变成了一张照片,上面写着“一切从照片开始,你拍了一张照片”“你可以记录每天的生活瞬间”。自此,微信就告别了单纯作为一个即时通讯软件的时代,开启了“私人化社交”的时代。
1.1.3 图片 CNNIC 关于中国社交网站用户内容生成与互动活跃度的调查显示,有过上传照片行为的用户比例为 57%,在原创内容中排名第一。根据调查,2010 年底,facebook 里的图片数量有 600 亿张,2011 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 100 亿(李文锐,2012)。为什么图片内容在社交网站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观、明了,受众只需几秒钟就可以看完一张照片,但是它可以蕴含大量的信息,同时它对使用者的技术门槛要求极低,是一种极为简便的交流工具。
...............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媒体有两个最大的不同。以人人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追求的是好友数量或粉丝数量越多越好,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而微信朋友圈则是熟人社交,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人人和微博等社交网络的UGC 形式多样,既有文字也有图片、视频;而微信朋友圈则把关注点集中在了相片这一点,相册成为网络自我呈现的重要工具和可视化自传的方式。
大学生是微信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不仅利用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达到即时交流的目的,也会利用微信朋友圈,通过拍照、标注相片来记录和展现自己的生活点滴,也会选择“赞”或者评论他人照片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因此,对微信朋友圈相册的自我呈现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相较于人人、微博等其它大学生的常用 SNS 平台,,微信更像一个私密化、个性化的、多媒体整合的通讯终端,他们如何在此同伴平台上塑造着自我形象?如何通过对彼此生活的共享式叙述,维系着属于自己的社会群体和社区?如何构建着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
本研究将视觉符号学、自我呈现理论、青年亚文化以及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结合起来。本文研究的是视觉符号而非文字符号,拓展了网络自我呈现的研究领域。同时在对自我呈现的解读方面,本文引入了青年亚文化理论和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分析和总结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上通过视觉符号营造出的社区文化,考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仪式性表达,从而将自我呈现上升到文化意义的层面。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理论综述
2.1 自我呈现理论综述
2.1.1 自我呈现的概念
自我呈现的研究起源于“符号互动论”。米德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符号是心灵、自我和社会形成、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工具。人能够像对待客体一样用符号标示自己,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于动态的社会关系中。米德还对自我进行了区分,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组成。其中,主我是行动的主动者,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而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层面,是一套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与“主我”“客我”理论一脉相承的是由“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位奠基人的库利(1989)曾经提出“镜中我”的概念,这个概念有三个方面:(1)我所想象的我在别人面前的形象;(2)我所想象的别人对我形象的评价;(3)上述两方面引起的某种自我感觉。
在此基础上,戈夫曼(trans. 2008)提出了戏剧理论,这也是自我呈现的经典理论,也可以称为印象整饰理论。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人们是演员,他们使用道具和布景创造各种形象,并且使用印象整饰才塑造符合别人对自我角色期待的形象。
后来的研究者对于这个概念又从自我呈现的情景角度进行阐述,例如 Arkin(1981)认为,自我呈现是个体在于他人的互动情境中,有计划地采纳并执行一种传递自我形象的方式;Schlenker(1980)则把自我呈现看作个人企图控制社会互动中所反映的印象的手段。
Baumeister(1985)从行为的角度考量,提出自我呈现是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通过有选择性的发生一系列行为,从而在他人心目中建立、维持或是精炼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在网络时代,自我呈现又有了新的平台。Turkle(1996)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舞台布景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并在许多种自我之间流动,网络就像一座虚拟的社会实验室,人们通过网络虚拟情景进行自我塑造。
从上述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自我呈现是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自己,才能有效的控制社会行为。
....................
2.2 视觉符号学理论综述
2.2.1 符号
符号与符号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就成为符码。索绪尔(trans. 2002)提出了符码组成的两个方式:一组有着同样特征的符号称为谱系轴,一个符号被挑选出以后与其他符号的组合就是毗邻轴。选择不同的符号,不同的排序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罗兰·巴特(trans. 2009)把符号意义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明示意义和暗示意义,他以玫瑰举例,玫瑰花的明示义是一种灌木,而我们都用它来比喻爱情。
符号学发展历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皮尔斯(trans. 2006),他认为符号是用来表现或代表另一个食物的东西,它不仅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他区分了三种符号:图像性的、指号性的和象征性的。图像性符号就是指代的图像,指号性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存在逻辑上关联,而象征性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这种意义与符号本身没有逻辑上的关联。
可以看出,不同于索绪尔,皮尔斯把符号更多的看作是一种媒介,而非仅仅局限于符号本身的意义。关于符号如何发挥媒介的作用的问题,皮尔斯认为,任何符号都是由“媒介”“对象”和“解释”三个要素组成。通过“解释”,“媒介”和“对象”之间才能产生某种逻辑关系,从而符号才能有意义。这就是皮尔斯的符号“三位一体”三角模型。
2.2.2 视觉符号
若利(Joly,2002)提出了视觉符号的概念限定:在指称能够使人辨认物体的视觉单位方面表现得有可操作性、具有表现其并非“物体”的特点。11在皮尔斯眼里,图像就是一种视觉符号,对于图像来说,视觉符号意义的传播过程就是依靠图案和颜色的形式,通过生理使心里获得阅读上的意义(韩丛耀,2008)。
视觉符号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识别世界的一种象征和中介,通过视觉符号传达的意义,人们才得以组织生活和协调行动。但是,生活是复杂的,视觉符号无法完整地重构出现实生活,因此,视觉符号不是意义和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文化代码(史婧炜,201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7
3.1 定性的内容分析法 .................. 17
3.2 深度访谈法 ............... 20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21
4.1 符号学分析结果 ............. 21
第五章 微信朋友圈内自我呈现的文化解读 ·········· 53
第五章 微信朋友圈内自我呈现的文化解读
5.1 微信朋友圈文化的制造者和接收者
朋友圈相册内的照片种类繁多,来源也各不相同,但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在原创照片,因此照片的拍摄者通常为朋友圈用户本人,也有一部分的拍摄者为用户的亲友。无论拍摄者是谁,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用户朋友圈相册中的每一张照片必然都是通过用户本人的审核才发表出来,换言之,朋友圈用户本人就是这个“自媒体”的把关人。由用户自己决定什么样的照片可以发出来,什么样的照片不能发出来,发出来的照片需要经过怎样的美化和编辑,需要配合何种文字加以说明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决策过程中,用户生产制造出了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文化产品。
如果说早期的社交网络文化——博客文化的生产目的是教化、商业与娱乐兼容的话,那么演变到私密化社交网络的微信朋友圈文化的生产目的就彻底沦为了个人的喃喃自语。纵观微信用户发表在朋友圈的图像及文字内容,很少可以见到时事评论、知识普及、思想交锋一类充斥着精英理念的主题,倒是个人的自恋、自怜之类情感的抒发和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录占领了半壁江山。作为分享和记录生活的工具,微信朋友圈内照片的拍摄对象也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对象为主,包括用户自己、亲人朋友以及日常所见所闻的任何事物都是拍摄对象。正如一些受访者在深度访谈中陈述的一样,他们在朋友圈发表图片或文字的目的,很大一方面是为了自我满足,而不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因此,朋友圈文化呈现出一种宣扬自我和叛离传统的狂欢化品质。
显而易见,朋友圈照片的关注者自然是用户的好友,因为朋友圈是一个私密化的社交平台,只有通过添加好友才能看到某一用户的朋友圈相册,陌生人则无法观看或者受到限制,观众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立场也会参与到对视觉符号的解码过程中。传播是一个对符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观众对于照片视觉符号的解读依赖于其自身的社会背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不同于人人网和微博的弱联系社交,微信的好友关系是建立在更为紧密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用户的好友一般为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朋友圈照片的观众和拍摄者在现实生活经验上有更多的重合的地方,所以在对照片的意义解读上更容易符合拍摄者的编码原始意义,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与启示
青年是微信朋友圈这个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社交网络的主要活跃用户,他们拍摄自己、亲友,记录下他们认为值得回忆的瞬间。用户拍摄照片并上传的目的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为了自我满足,二是为了寻求社交。朋友圈是相对更为亲密的社交网络,用户拍摄的照片的观众也是以现实生活中关系较亲密的朋友居多,因此文化的制造者和接收者直接存在更相似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观众对照片视觉符号的解读更符合拍摄者当初的编码意图,因此更易产生共鸣。
朋友圈照片的主题主要可以分为八大类,分别是自拍、饮食、物件、学习场景、旅游场景、重要时刻、非主流和摄影类作品,进一步可以归纳为人物(自己、亲友)、物件(食物、玩具等)以及重要场景(学习、旅游、聚会等)。拍摄照片的时空场景往往选择在无聊时打发时间以及记录特殊时刻。用户挑选照片上传,一方面是出于单纯的审美需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我呈现的需要,用户希望自己在他人心中留下的印象是好的,是一种印象整饰的策略。
不同地域和性别的用户在使用朋友圈进行自我呈现时也存在差异。女性由于天性热爱分享和倾诉,以及社会身份常处于弱势,比男性更经常地自我展露,频繁使用能力展示和示弱求助的策略获得关注。生活在海外的大学生比内地大学生更爱发布一些显示自己所处的地域和文化差异内容的照片,这主要是出于炫耀的心理以及通过网络社交弥补线下社交的缺乏。
朋友圈用户通过视觉符号进行自我呈现,本质是社交网络用户在网络这个“前台”的表演,用户希望通过这种表演,折射出个人的“后台”形象,并且通过这种前后台的切换,完成理想中自我形象的塑造。用户拍摄并上传自拍照,展示的不仅仅是自信和美丽,更是将身体视作一种可供消费的资本,通过消费这种资本满足自己的性别意识。当朋友圈用户们拍摄各类照片时,他们所传达的重点并非照片中的视觉符号本身,而是该种视觉符号所代表的某些文化意义,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才是人们竞相追求的价值。社交网络文化也会因用户对媒介的使用而呈现出娱乐的特质,在娱乐之中,青年人对于自己所营造的青年亚文化也存在着反思和批判。但是这种恶搞文化代表的反抗只是一种象征性与仪式性的反抗。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