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和保障,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可以说我们有着很深的“农业”情节。现阶段中的农业、农村、农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和革新,而伴随着农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城镇化”运动也浩荡袭来。如何使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兼顾统筹、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带动农业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离不开具有稳定增长能力的现代农业发展,因此中央始终把农业工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几乎所有年份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部是关于农业问题的,其中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准确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国新形势下的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综观2004年以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强调“三农”工作及其战略思想是重中之重,要求以此为中心,统筹城乡、“四化同步”。而同时,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需要加强;农村发展滞后,需要扶持;农民增收困难,急需加快。尤其是在农村日益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本文研究意义:理论上,河南为农业大省,且处于中原地区,地势平坦,更适于现代化农业规模化作业,另一方面河南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在此农业大省,进行城镇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更具代表性和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现实意义上,河南目前正在进行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此时研究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机制以及适应性,更能实时助推中原城市圈建设更加合理和高效,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保障河南全国粮食生产基地的作用。
................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城市与农村:从城市中心论到城乡一体化。亚当斯密认为城市工业化生产比较效益高,故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霍华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和农村应该协调发展。佩鲁经济增长的规律显示,经济增长一开始并不是全面的增长,而是首先在一些增长点或者增长极上,然后向外散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缪尔达尔更进一步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来解释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作用机制,认为城市的发展对农业不仅有积极地扩撒效应,还具有消极的回流效应,因而强调政府在抑制地理二元经济过程中的作用气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则指出工业、城市化首先发展并且到达一定程度后的经济,农业的现代化应该是定位为服务城市为目的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区域性现代化。利普顿反对城市中心论,认为正是城市偏向的政策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落后,贫富差距的悬殊。科布纳基认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是一些社会基本结构作用的过程,如价格机制和投资战略。斯多尔和泰勒主张以农村为中心,根据各地区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制度基础作为禀赋约束,自下而上平衡发展城市经济。舒尔茨则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农业经济支撑,因为正如1961年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指出:农业对经济增长具有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的四大贡献,但是传统农业不具备这种功能,因此需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1989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爪唾地区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提出“灰色区域”理论,认为同一地区城市和农村在空间形态上应该以一体化的模式发展。
2.城市为农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在《农业经济发展学》一书中,约翰梅尔认为城市化对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市场、接纳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文化教育水平、提供各种物资支持。主要表现在城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日益要求对农副产品的丰富多样;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收入来源。从而提高人均农业生产资料如耕地等的占有率,为集约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高工资提高了转移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其具备条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完成农业更进一步发展资本积累,有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城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城市中物质文化水平高,信息交流通畅且迅速,农业人口在城乡转移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和周围认知水平的差距促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参加城市各种技能培训、短期教育以及对先进文明潜移默化的学习和被同化;城市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丰富的物质资料,另一个是农产品需求市场。
................
2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的基本理论
2.1城镇化内涵及其现代特征
2.1.1城镇化的内涵
城市从最初的理解是为了防御而用建筑材料围起来的进行交易的场所。概括起来,城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城市社会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是国民财富主要产生基地。其次,非农业人口为城市居民的主体,非农活动为主要经济活动,否则如果居住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且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要经济活动,则该区域为农村地区。另外,还要具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中心的特征,也即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优越。
城镇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镇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所说的城镇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地理学所研究的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镇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社会学的研究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是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镇化,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工业化大生产的过程。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的含义做出解释。通过比较,应当可以发现对城镇化的规定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归根结底,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历史转变的累积发展过程。
城镇化根据不同的准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城镇化内涵类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从城镇的产生、发展阶段和城镇化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
..................
2.2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
2.2.1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变
现代化一般是指现代社会整个转化的大过程,指代当前发生的文化和社会最新现象,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国际之间的竞争,是落后的文明向先进文明学习、靠拢和保持同步的过程。对现代化的定义既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结果或者目标。作为后工业社会农业发展的标志——农业现代化,强调现代农业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所体现出来的全新的水平高度及特征,而同时,在发展形式多样化的当代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地区也显示出各自的特定内涵。
1.农业部门内的现代化过程。国外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即最初的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强调石油及其制品的大量投入,即所谓的“石油农业”。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石油农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强调传统技术的“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在1945年出版的《堆肥农业与园艺》一书中提出,他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提出,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提出突出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直到今天占主流的“持续农业”。
2.广义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仍然在不断扩大,越来越突出地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除此而外,开始探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过程中,农业部门以外的非农业部门提供现代要素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集中研究传统农业改造问题。他认为“进行这种改造所需要的特殊的新生产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必须从这个盒子里取出这些要素,对他们进行分类,并找到使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能获得并接受的方法”气同时他还指出,要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技术变化,技术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分水岭,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标志。
..................
3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27
3.1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27
3.1.1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滞后......29
4现阶段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制约效应研究........40
4.1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外部环境:城乡二元结构.......40
5河南省完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措施建议.........54
4现阶段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制约效应研究
4.1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外部环境: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对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障碍。城市与农村之间交易效率、专业化水平、生产力的差距以及由此形成的真实收入差距,都无形的将城市与农村分割为两个部分,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流转困难,城乡一体系统的不和谐,阻碍了城乡部分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历史上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农民的利益牺牲巨大,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城乡关系失调,严重影响着河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方面,农村人口大多只受过初中教育,还有一部分仅仅只是接受扫盲的小学教育,而同时城镇市民则主要接受了高中及以上的知识灌输,城乡之间,教师数量、教学水平、教学设备、学校数量等布局不够均衡,教育资金向城市倾斜,农村投入水平低下,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方面,据2007年国务院年发展援救中心调查,分别由四级政府单位承担,分别是中央政府、省地两极政府、县级政府和乡镇,而在此种体制下,乡镇财政承担了70%以上的份额。基础医疗方面,农村医生数量少且医术水平较低,医院数目有限,看病托熟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农民普遍没有医保,收入水平低,医药费高昂且还要自己完全负担,往往是一人得病全家破产的局面。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网络建设逐步推向深入,但除了公有制经济性质单位,民营企业、进程务工人员、城乡两栖人员等还未有效覆盖,出于预防风险的考虑,这部分人普遍选择储蓄减少消费。河南省在全国地处中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中等,这类全国性的问题,在河南只能更突出。
...................
5河南省完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措施建议
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有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制度变革、农业产业升级等,城镇和农村是一个社会系统内的两个构成部分,两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生产要素流动和等通道建立联系,共促发展,因此河南城镇化建设应注重产业结构搭配和城镇空间布局,要立足于整个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系统前提下,促进城市和农村资源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现代农业相关的技术创新、制度变迁以及农业结构的转变,从而从本质上快速提高河南城镇化水平,促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1优化产业结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5.1.1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首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有序引进信息化技术,引导促进我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过去过分依赖资源和重化工化的工业化模式转变,依托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即制造业为重点,合理配置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逐步构筑容纳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体系。其次,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制造业往往占地空间大,劳动力需求大。中小城镇具备充足的空间和就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小城镇应该充分抓住机会获得政府支持,根据地方经济地理条件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使城镇化建设与当地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以建设富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合理安排政策支持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链发展,提升资源产业层级,通过产业链的培肓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增长蓄力。积极打造洛阳等老工业生产基地的新形象,在维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与掌握新技术、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实力型企业合作,在合作中快速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手段,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同时也要注意以产业聚集效应为前提,合理规划建设新生工业基地,注重不同产业园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使工业化质量提升,工业与城市互促互进,农业劳动力得到合理安置,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3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