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0 15:24

第一章《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建构


第一节《新华文摘》文学作品选编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使读者可以通过少量的作品把握新时期文坛的脉动。《新华文摘》并不是机械地从期刊报纸中选择作品与评论,而是通过重新编辑组合向读者传播。

一、《新华文摘》选载作品体裁分析

文学创作的各个体裁在《新华文摘》上都得到了鲜活的体现。我们通过《1979-1988年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体裁分布表》和《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登小说体裁汇总表》看一下《新华文摘》在作品体裁上的倾向性。

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

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

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

由上可知,小说篇目较多,又兼之所占页码比较多,因此比重稍大,其它体裁大致相当。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最为迅捷,又具有审美特征的文学形式,总是出现在文学潮流的浪尖上。自“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开始,新诗重整旗鼓,把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当时最主要的流派有归来者诗群、朦胧诗及后朦胧诗群。文学的叛逆精神和诗歌的艺术激情在他们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当代新诗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华文摘》文学作品栏目几乎每一期都选载诗歌,保持对诗歌的密切关注。

........................


第二节《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

一、《新华文摘》专题策划概述

研究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新华文摘》的办刊宗旨、编辑思想、制度调整、内部外部环境变化、社会意识嬗变等都必须给予充分周到的考量。这其中,《新华文摘》文学评论的专题策划是编辑部群策群力的精心杰作。它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将各种观点置于同一个现场发声,呈现多元复杂的文学样态。专题策划既有表态性质的,又有研讨性质的,预留了空间和深入探讨的余地,扩大了影响力,适应了读者的接受心理。

《新华文摘》从发排到出版,历时至少要一个半月,这样,不免会使人感到选材欠新鲜。但是,《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具有一种“后新闻效应”,从而弥补了这一不足。“后新闻效应”是对某事件的新闻价值和由之衍生的热点进行追踪报道,挖掘事件的后发意义,引导受众关注和聚焦,形成有效的、连续性的效应。学者张伯海认为:“期刊的优势体现在后新闻效应上,它可以在相对从容的条件下对于一件刚刚发生过的事件进行更为周密详尽地报导,更加深刻透彻地评述,更加多角度地分析观察,因而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更加丰富的参考价值。”《新华文摘》在挖掘“后新闻效应”方面,展现了捕捉热点的敏锐能力。专题策划就是其挖掘方式。什么样的话题可以成为热点,,编辑在选择的时候肯定思考甚多,要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可争议性。《新华文摘》的专题策划者遵照办刊宗旨,参照学术前沿、社会热点,用公正的学术视野和意识形态的眼光,兼顾读者的阅读兴趣,选择具有公认价值的话题。我们梳理1980年代《新华文摘》的专题策划,发现《新华文摘》的选择还是相当有学术性的。基本上,选择出来的话题很好地契合了当时的文学热点、文学风尚、文学动态。

我们可以梳理《新华文摘》1980年代文学评论专题策划,来透视其价值立场。这里所指的专题是指《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栏目有一个专题名称,有两篇以上文章所组成的。

......................


第二章《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风格特点


《新华文摘》既不是纯文学原创期刊,也不是文学选刊,而是一个综合性质的选刊。文学作品与评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它必然要兼顾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们要尊重《新华文摘》整体的品牌理念,不能用要求纯文学期刊的标准来观照《新华文摘》。同时也必须看到,《新华文摘》在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的建构过程中用有限的文章自觉地承担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社会的角色,显示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特点。


第一节《新华文摘》选载取向

一、《新华文摘》选载取向总体分析

《新华文摘》选载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海量的文本中优中选优的过程,筛选、鉴定出符合其选载标准的作品或评论,遴选出编者认为有价值的作品与评论。作品犹如大海,浩浩荡荡,莫如其岸,如同大浪淘沙,这正是一种筛选的过程。选载取向会无形中对作者创作或评论研究方向产生引导,增强其导向功能。《新华文摘》作为选刊追求的不是时效性,而是力求经典性。选载的时间差,或者说距离更能让选编者看清作品与评论,能够穿越迷雾,以坚定的学术素养和伦理来辨别它们的优劣得失,从令读者望洋兴叹的文本中,作出敏锐准确的判断,选载出对现在与将来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与评论。

《新华文摘》的选载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目的对作品进行筛选、过滤,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那些弘扬主旋律符合期刊办刊主旨的文学作品与评论转载,进行传播。因此,它总会有意或无意中表达一种声音,传达一种价值判断标准。

选载取向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好像一个精巧的核桃,内里有许多个分格,各自有自己的位置,组合在一起,则构成一个坚硬的整体。《新华文摘》办刊定位、编辑方针决定了它是官方声音、主流文化的代言者。“对文学趣味形塑可以看出权力的影子,正如在任何语境中,趣味与其说是其本身的力量或读者力量决定的,还不如说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很明显,趣味的变化是由政治形势或意识形态的力量促成的。”1980年代前期是是文学和政治关系紧密的年代,《新华文摘》的选载取向必然受到权力意识形态、政治环境、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新华文摘》在选载文章时会着重考虑作品或评论对社会问题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而不是优先考虑审美价值。

.....................


第二节关注文学热点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授予地位”的作用,它对事物的肯定性传播,就有使其“合法化”的功能,并能够迅速提高它的关注度。我们通过梳理《新华文摘》选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作品,来看《新华文摘》对其推介作用。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不言而喻的深刻起点。1977年,刘心武在《人民文学》第11期上发表了伤痕文学的代表作《班主任》。《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发表之后,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共鸣。文学界因之把这一类文学作品称为“伤痕文学”。《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当时这两篇小说已经引起了足够的议论。因为时间相差较大,《新华文摘》并没有转载这两篇小说,但是对这两位作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新华文摘》的创刊号,也就是1979年第1期,就转载了刘心武的《生活的创作者说:走这条》和卢新华的《谈谈我的习作伤痕》。另外,这一期还重点推介了摘自1978年11月3日《光明日报》向彤的《文艺要不要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从伤痕谈起》:“《伤痕》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作者从实际出发的创作实践和广大群众对作品热烈欢迎的事实就清楚地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悲剧,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社会主义文学,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反映这些悲剧。”《新华文摘》在创刊号,就投身到了新时期文学的火热潮流中去摇旗呐喊。

在伤痕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作品和关于伤痕文学的论争。当时的文艺界不仅对伤痕文学进行争论,还就“文艺向前看”、“歌德”与“缺德”展开了论争。“文艺向前看”、“歌德”与“缺德”等论争,辨明了文学处理历史记忆与社会情绪的合法性,在《新华文摘》中得到了集中关注与展示。1979年第6期综合报道发表了晓榴整理的《关于“文艺向前看”问题的讨论》。1979年第10期转载了于逢的原载1979年8月25日《光明日报》的《“向前看”“向后看”剖析》。与这一争论相呼应的是关于“歌德”与“缺德”的争论。这场争论的聚焦点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界的形势。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认识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文艺为现实服务。

.......................


第三章《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风格形成原因考量...........42

第一节1980年代的文学环境............42

第二节《新华文摘》创刊及办刊定位...........44

第四章《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49

第一节参与文学传播.............49

第二节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55

结语............61


第四章《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


第一节参与文学传播

《新华文摘》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期刊。它从全国各地的报纸期刊中撷芳撮要,荟萃各种声音,使读者了解最全面的信息。我们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可以窥探到文学发展的轨迹,回想1980年代纷纭复杂、变幻不定的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的风格、面貌也可以从中展现,文学的流转与变迁在《新华文摘》中同样得以展示。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它在新时期文学的传播、评价甚至生产方面起着作用。

《新华文摘》凭借选载文学作品与评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介入并可能引导着文学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经典化,成为当代文学场中微小的一个环节。《新华文摘》掌握着舆论的话语权和无与伦比的主流优势,它数量有限的选载像一个放大镜,让大众看到了新时期文学的磅礴景观。

《新华文摘》的选载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文学批评。“‘选’难免蕴涵着一种‘引导’的意图,即通过选择出来的范例来引导创作;即便选家并没有明确的引导意图,他的选择还是会对接受者(如作家、出版社)产生或多或少的引导效果,毕竟在受众心目中,‘选’即意味着‘选优’,而优秀的作品是值得学习的和有市场的。也就是说,‘选’的引导性既可以表现为客观效果,也可以表现为主观意图。”文学作品与评论在原创性期刊或报纸上的发表原本就意味着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试想一下,如果再被《新华文摘》转载,其价值将被加倍肯定和提升,将会更加促进其传播。《新华文摘》不仅大量选载这些作品,而且还将某些标题放在醒目突出的封面位置上。《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的作用,它对读者的阅读趣味、作家的创作观念、身份认同和文学思潮的发展有某种潜在的隐形制约作用。《新华文摘》客观上起到了传达文艺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奖掖后进、扶植新人的作用。

.......................


结语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价值和意义很难遽下断语,《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也很难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但是,《新华文摘》的介质性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它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是一个交互场所,是一座立交桥,是一个中枢站。文学作品、文艺评论、文学思潮、文学论争在这里中转、传播、碰撞、流布。新时期文学的丰盛多元生动活泼、具体细微地表现在《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中,呈现出紧密跟踪文学发展的关系。《新华文摘》在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中荟萃群英,展现不同的文学风貌与多元声音,浮凸出文学的枝梗脉络。《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扮演着如传播学者马尔奎所称的“意义交换”的角色。在这里,文学作品与文艺评论被充分分享,各种流派、各种观点被呈现,因而丰富多样地记录了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文学思潮起伏的图像。

一再强调《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不是要无限夸大《新华文摘》的作用,文学毕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只是希望不要忽略它们之间存在着的那种不可忽视的张力。在分析和论述的过程中,《新华文摘》期刊本身一直是我们立论的依据,但由于能力有限、视野和学识的限制,认识可能会有失偏颇,或者带有某种自说自话的趋向,这是不足之处。综观整篇论文,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具体分析解读和勘探了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对一些特征与细节作了局部的观察。但是由于视野有限,对于研究资料的占有存在一定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其他关联度紧密的资料可循,论文难免存在问题。主观愿望不能代替实际结论,只希望对于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全面梳理,作偶然与必然的归类,以求得出概括性或近视概括性的结论。《新华文摘》影响力之强和辐射面之广,使经它选载的文本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不少文本获取了经典意义与学术价值。“我以为《新华文摘》的小说或散文篇篇都经典,且我分明能感受到它跳动着的时代的节拍。”相信《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将会选出更多优秀经典的文本,描绘和丰满文学的历史。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