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策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来源
自 2014 年以来,纸媒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媒介竞争日趋激烈,受众群体流失和分化,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加剧,传统媒体人纷纷跳槽,纸媒的生存危机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之冬。”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这段话,被很多纸媒行业的传统媒体人一再提及。
就在这时,美国杂志业 2014 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杂志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凭借着高品质的内容,特别是有深度的报道和有趣味的特稿,杂志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一再提升。于是,在互联网的强大压力下,一个报业的共识逐渐形成,报纸真正的生命在于优质的内容,而肩负深度报道和阅读体验任务的特稿,正是这种优质内容的体现之一,杂志则可以将这一优势和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我国新闻人在新闻体裁和表现方式方面的探索,近年来,由西方传来的特稿逐渐成为新闻界一种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体裁,并在《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和《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的积极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特稿的操作模式和文体风格,并被其他报纸和杂志所借鉴。特稿之所以能给读者深刻的社会意义解读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不仅因为其能较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于事实真相和全貌的探究,更因为其讲故事的方式,让人在阅读新闻报道的同时,有一种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
人,是窥探社会的一扇窗,是每一个新闻事件的主要载体,没有人就没有故事,人物,是一切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的灵魂。如果把新闻事件比作为一个花园的话,那么人,就是这个花园的门,推开门才能看到花园里的景色。人物报道可以从人的角度、通过人的勾勒来探寻社会,从而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全和丰富多彩。
过去,我们常常通过典型人物报道来为社会树立典型和榜样,号召大家学习其先进事迹、崇高精神等,但是现在,再通过树立典型的人物报道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已经履步维艰了,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媒体,,高质量地人物类特稿,已经成为新的探寻点,读者不仅想通过这些报道了解人物的经历、思想和命运的变化,更想通过报道去深究其命运变化的根源、其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方式和路径,从而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及选择寻找探路标或先行者,让自己的道路免于一些不必要的曲折和困境,或者获得走出困境的相关做法或途径,这是现在不管是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还是新的人物类特稿,所承担的新的责任或功能。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本人在做文献综述时,对以下关键词做了如下搜索: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搜索结果如下:
结合以上搜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叙述学是研究新闻写作一个全新的视角。目前,关于叙述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内有译为“叙述学”,也有译为“叙事学”。虽然译法不同,但很多研究者还未对两者进行区分。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对叙事学与叙述学不做区分。
语言是叙述的主要存在形式,热奈特认为叙述的一般结构是“动词的扩充”。按照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核心是事实,而这种“事实”并不是我们直接面对的,是被语言所描述的,如果我们同意事件是实际发生的话,由此,新闻以及新闻文本就是叙述。而美国当代叙述学家华莱士·马丁则认为,新闻不仅是叙述,还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人们接触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
在这样的理念下,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运用当代叙事学理论研究新闻学,已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大重要领域。在国外,借鉴叙述学理论分析和研究新闻文本的结构和技巧等,很受关注。如一些学者发现,一些电视栏目如“60 分钟”的故事模式与悬疑故事、冒险故事、仲裁故事、医疗故事等的结构相一致;一些记者向大众传播的法庭审判、高峰会议、总统大选等新闻,虽然叙述方式不同,但是故事是老套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叙事学与“中国式”特稿
第一节 关于叙事学的概述
一、叙事学在中国的诞生
叙事学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是一种关于叙事文本的理论。该理论从叙事文本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分析出叙事作品的内在构成机制,从而总结归纳出该叙事本文与其他文本相区别的独特规律。叙事学理论的基础是对意义构成单位进行的切分,其发展得益于结构主义的发展。把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托多洛年提出的,他的《<十日谈>语法》,将一部叙述作品当做了一门学科来研究,开创了叙事学研究的先河。此后,以“小说技巧”为基础的叙事学结合了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和强大的学科理论。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性叙事研究和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被视为叙事形式分析两条主要的发展轨道,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性叙事研究关注情节结构,而柏拉图、詹姆斯、卢伯克和布思等关注的是叙述视角和叙述距离。随着叙事学研究的深入,关注点不断交叉相容,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
叙事学分为两个派别,即“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经典叙事学主要使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旨在找出只有这类叙述作品才具有的独特的语言形式,提出了例如记者与叙事者、功能与结构、叙事话语与叙事时间等概念。同时,关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围绕两个层次进行展开。一是“故事”层次,旨在探寻故事的逻辑、功能与结构,比较多的关注“说什么”;二是“话语”层次,即是对叙事形式技巧的研究,也就是关注“怎么说”。
后经典叙事学通过对作者、文本、读者和语境的全盘考虑,关注的是文本中作者的意图、文本叙事的修辞效果、读者的反应与社会历史语境等几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某种平衡。后经典叙事学吸收了其他学科如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哲学、电影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等的有益部分,形成了各种跨学科的研究派别。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式”特稿的界定
特稿形成于 17 世纪,随着西方近代报纸的诞生而形成。特稿一词本来源于英语单词“feature”,中文可译作“专稿”或“特稿”,但一般不译作“特写”。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这样定义特稿:“特稿旨在娱乐或以侧重讲故事来提供信息”。普利策新闻奖于 1979 年设立特稿奖(Pulitzer Prize Feature Stories),首届特稿奖获得者记者 J·富兰克林,其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以短篇小说的手法进行写作,获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肯定,这也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新闻体裁获得新闻业界的认可。之后,约翰·富兰克林在论文《为故事而写作》中提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
随着国内新闻业在业务实践方面的发展,开始引入、模仿和借鉴西方新闻界的业务操作手法,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特稿就是一个被引入的典型文体,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我国新闻业务的历史上,只有通讯之说,没有特稿的概念。不过,这种报道方式被引入的同时,也在逐渐实现它的本土化,于是,出现了“中国式”特稿这一提法。
从新闻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上看,“中国式”特稿更加符合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闻业务上的实际情况,它的产生和逐渐成熟,得益于《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等一些知名媒体的从业者,在新闻业务上不断学习、探索、模仿、实践和创新,特别是对新闻采访方面的挖掘和开掘、在新闻写作方式方面的模仿与创新。
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虽然对于特稿的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南方周末》对特稿的理解和概念界定,值得关注和借鉴,这也被很多媒体从业者视为标准。具体说来,就是特稿从体裁上看,虽近似于传统意义上通讯,但“中国式”特稿应该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叙事手法,通过对故事细节、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挖掘,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或者人物呈现的一种新闻文体。这类稿件善于用讲故事来提供信息,用小说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矛盾冲突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原创性。
“中国式”特稿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1995 年 1 月,《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特稿专栏,开始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这被视为国内最早尝试特稿的媒体。2003 年,《南方周末》一篇《举重冠军之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很多业内人士就把这篇报道当作是该报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此后,《南方周末》汇集了一批以特稿见长的记者,他们的稿件以深度和广度见长,在写作中,加入很多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细腻而逼真的细节描写,如南香红、李海鹏等,他们无论从采访上还是从新闻写作上,都对“中国式”特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中国式”特稿,以其特有的赢得不少读者的亲睐,形成了一股“中国式”特稿大发展的潮流。
.........................
第三章 《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方式 ............... 14
第一节《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者 ................... 14
一、新闻叙事中“我”的四种类型 .............. 14
二、《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叙述者的划分 ............... 15
三、《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叙述者的功能 ........... 20
第四章 《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策略 .................. 45
第一节 《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技巧 .............. 45
一、人物框架............. 45
二、设置悬念.............. 46
三、制造冲突............. 46
第四章 《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策略
在研究《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策略之前,首先来明确一下策略一词的涵义。《现 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为实现一定的战略任务,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形式。《辞源》中“策”作为名词,有马鞭、杖、简、策书、文体等意思,作为动词,则有以鞭击马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是谋略;“略”作为形容词指的是简单、略微、与“详”相对,作为名词有“计划、计谋”之意。
第一节 《人物》杂志人物类特稿的叙事技巧
特稿的写作手法,是以客观、细致且扎实的采访为基础的,在此之上,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叙事技巧,来提升稿件质量的一种写作手法。近年来,一些特稿写作者开始借鉴小说中常用的一些叙事技巧,将其运用到特稿的写作中,《人物》杂志的特稿写作者更是如此,不仅借鉴国内的叙事技巧,还对国外的一些叙事技巧进行尝试和探索。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人物框架、悬念、冲突、动作和对话。
一、人物框架
对于人物类特稿而言,要想写得吸引人,最关键的是记者如何去理解这个人物,这个理解可能会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而改变,或变得全面透彻,或变得与之前的预设大相径庭,或者变得错综复杂。记者的这种理解和判断,不仅决定了他在之后的写作中对大量的采访素材如何进行取舍和安排,也决定了他用何种方式去塑造人物形象、呈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命运。
《人物》杂志内部认为,理解人物的关键在于细节。细节本身有一种指引的能力,它也可以告诉记者怎么继续深入地采访和写作。如果能将全部细节罗列在写作者面前,捕捉人物特征就会变得简单。
在一篇人物特稿中,《人物》杂志通常会注重以下这 20 多个细节要素,从人物表面到人物内心再到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由浅入深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细节要素包括:外表、家庭背景、教育、工作经历、经济情况、情感史、地点、天赋、信仰、身份、道德、动机、友谊、谈话焦点、自我认知、价值观、时间分配、政治理解、权威关系、习惯、恶习、爱好等。
这 20 多个细节要素会据文章长短和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取舍,并不要求在每篇人物类特稿中都出现,但在出去采访的时候,这些细节都会被注意到,当然,实际采访中还会有预料之外的东西跳到记者眼前,这些往往就是更加生动和重要的细节,如果能将其抓住并且继续挖掘,会为笔下的人物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特稿颇受媒体的青睐,特稿也成为研究者运用叙事理论研究新闻叙事作品的理想范本。一篇优秀的特稿暗含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技巧,特别是人物类特稿的发展,让我国的人物报道向更深、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确保新闻叙事中所提到的基本事实准确无误、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对多种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程度,决定了特稿质量的好坏。
《人物》杂志在将人物新闻故事化的叙述模式下,常常通过巧妙设置人物框架和结构、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细节描写和使用对话等在电影和小说叙述中常用的叙事技巧,将人物性格和心理上的复杂性表现出来,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圆形人物,并且,通过对叙事者身份和视角的转换,来突出记者作为“我”这一人称的价值,增强了特稿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在叙事结构上,《人物》杂志多采用复合型的叙事结构,多种方式交叉使用,使叙事向纵深方向延伸,具体说来,在文章的某一部分或片段内,会以一种叙事结构为主,如因果关系的线性结构、复线交织结构、聚合式结构、片段式结构等,在人物的情感、价值、思想、性格、欲望等维度上下功夫,让记者充分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探寻人物的命运变化,将人物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活的符合时代特性的人物形象,堪比一部“当代史”。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是记者还是读者,很容易忽视上述这些叙事技巧,因为对于大部分新闻媒体而言,在注重信息传播的情况下,“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人物》杂志与大部分媒体的差别就是,它不仅注重“说什么”,还很重视“怎么说”,尤其看重对同一个人物或事件如何更全面更精准地表达。每一个《人物》杂志要重点报道的人物,采访资料动辄会几万甚至十几万字,采访的人数有时会达几十个,这就需要记者对这些资料和素材进行精心地整理和取舍,根据自己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最终确定如何去呈现人物和事件。
这种取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人物类特稿而言,很多细节和关于人物心理的描写,有时可能会陷入“不够客观”的指责,这就对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专业化,必须真实客观,必须寻找多位证人,必须尽可能地多方寻找信息来源、请不同立场的人士出来说话,要处理好叙事技巧地运用与事实陈述之间的关系。避免像在《厉害女士》中犯的错误,即将本来人物类特稿的叙事方法使用在了一篇调查类特稿上。需要区分的是,调査类特稿最重视的是事实而不是叙事技巧,而人物类特稿则更加重视叙事技巧的运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直到戏剧性地呈现人物的命运变化。这也就是说,每个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都是复和繁琐杂的,在人物类特稿的写作中,更没有一个标准的模板能让写作者们反复使用,并且适用于一切人物,那就失去了探索和创新的价值,这个标准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记者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那个适用的“度”,这个“度”可以恰到好处地将事实的真实呈现与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