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与全球各区域指数溢出效应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全球经济活动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特点。本文基于“一带一路”经济战略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各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样化、独立性、顾全大局、可持续的发展,在中国与亚欧非等地区经济合作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探讨它们股票市场的关联关系,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市场与亚洲区,欧洲区,美洲区,非洲区以及全球股市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3 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合作方向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合作方向有两个,分别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后我国与亚欧非美乃至全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带动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全球各个区域股市之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的结果具有比较客观的现实价值:首先对中国和全球各区域的投资者来说,由于股票市场的收益来源于股票价格的波动,股票价格波动越频繁,投资者就越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股票市场波动越大说明越有超额的投资回报,分析研究中国和全球各区域股市收益率存在的关系,有助于全球机构投资者摸清中国和全球各区域股市的运行规律,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金,结合中国和各个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合理高效投资股票,最优化配置资产组合,极力规避投资风险,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理性的参考。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国当前发展“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我国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而股市向来是经济的晴雨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扮演有效资源配置的作用。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率一直是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有关溢出效应的研究就一直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Theodossiou 和Lee(1993)运用 MGARCH 模型对加拿大,日本,英国,美国和德国的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分析表明:美国对英国,加拿大,德国具有正的均值溢出效应,美国对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都具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 Surya,Yunita (2012)以 2004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日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日本股票指数日收益率数据为样本,运用 GARCH(1,1)模型分析了这三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美国股市会对印度西亚有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股市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Badhani(2009)以 S&P 500 指数和 S&P CNX Nifty 指数为数据样本,运用AR(1)-TGARCH(1,1)模型,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和印度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股市的收益和波动性冲击对印度这样的的新兴股票市场有显著的波动影响。但是结果显示印度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对来自美国股市的负面冲击比正面冲击更加敏感。然而美国股市波动的正面冲击对印度股市的波动率不产生影响,负面冲击对印度股市波动会产生剧烈动荡。 Mulyadi, Anwar (2012)采用 GARCH(1,1)和 GARCH-X 模型以从 2006 年 1 月到 2010 年 7 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美国),富时 100 指数(UK),和希腊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为样本数据研究了这三个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三个股票市场存在 1%的显著性水平的均值溢出效应。美国股市对希腊股市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在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不存在 美国股市对希腊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反之亦然。同时在欧债危机期间,美国股市不存在对欧洲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研究溢出效应的方法主要有 ARCH 和 GARCH 模型研究溢出效应。张延良,赵晓琦,胡晓艳(2014)运用 ARCH 族模型研究了金砖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发现金砖国家股市收益率的存在波动聚集性,相对于成熟的股票市场金砖国家的股票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脆弱,在市场市场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比较高,面对市场信息的冲击还比较敏感,很容易放大市场信息,导致股票收益率出现大幅的波动。 陈潇,杨恩(2011)运用 GARCH 模型研究了中美股市的杠杆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都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与美国股市的杠杆效应相对来说沪深股市的杠杆效应要弱的多;沪深股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沪市对深市的波动溢出效应要比深市对沪市的溢出效应更加显著,美国股市与中国沪深股市之间不存在非常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董秀良,曹凤岐(2009)运用多元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研究了我国沪市和美国,日本,香港股市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显示香港股市对沪市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而美,日股票市场对沪市的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由于美日股市与香港股市具有相关性,所以美日股票市场可以通过香港股市间接影响国内股市的波动性。
.........
第三章 数据样本选取和实证模型理论介绍........ 9
第一节 样本数据选取以及介绍 ........ 9
第二节 向量自回归模型 ...... 10
第三节 波动率模型 .......... 1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14
第四章 实证分析........ 15
第一节 样本数据分析 ........ 15
第二节 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23
第三节 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 3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46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47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47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48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49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数据分析
本文实证数据选择沪深 300 指数,MSCI 亚洲指数,MSCI 欧洲指数,MSCI 美洲指数和 MSCI 非洲新兴市场指数为样本。样本数据的区间选择为 2002 年 1 月 1日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数据来源于 Wind 数据终端。考虑到每个区域指数的交易日期存在着不一致,本文剔除了沪深 300 指数和各个 MSCI 区域指数不一致的交易日。本文以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为分割点把样本数据划分为第一阶段 2002年 1 月到 2008 年 1 月和第二阶段从 2008 年 1 月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这样两个阶段来研究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和 MSCI 各个区域指数日收益率的溢出效应。在计算指数收益率时,本文使用以往文献中惯用的处理方法,即1log( / )t t tr P P?? ,其中tr 为 t 期的收益率,tP 为 t 期的指数。剔除了沪深 300 指数与全球各个区域指数不一致的交易日指数,第一组数据沪深 300 指数和 MSCI 亚洲指数的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是 1445 和 1770 个样本数据。第二组沪深 300 指数和 MSCI欧洲指数的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是 1445 和 1770 个样本数据。第三组沪深 300 指数和 MSCI 美洲指数的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是 1385 和 1682 个样本数据。第四组沪深 300 指数和 MSCI 非洲指数的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是 1237 和 1682 个样本数据。第五组沪深 300 指数 MSCI 全球指数的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是 1353 和 1682 个样本数据。
.......
结论
本文采用 2002 年 1 月 1 日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和全球各个区域股票市场指数的日收盘价为样本。以 2008 年金融危机为分割点,分为两个阶段对中国沪深 300 指数与 MSCI 亚洲指数,MSCI 欧洲指数,MSCI 美洲指数,MSCI 非洲指数和 MSCI 全球指数所代表的各个区域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对数收益率的形式,对指数的收益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样本数据的收益率,标准差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次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中国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和全球各个区域指数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均值溢出效应。最后本文利用 MVGARCH-BEKK 模型对中国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和全球各个区域指数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从这些实证分析中得到以下结论:
(1)从各个区域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和全球各个区域主要股票指数日收益率序列均为平稳序列,但是都不服从正太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收益率低于平均收益率的情况比较常见,具有很强的波动率聚集性。
(2)通过对中国和全球各个区域指数的日收益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发现:对于中国和亚洲区股市,在第一阶段中国沪深 300 指数和 MSCI 亚洲指数日收益率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即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在 5%显著性水平下对 MSCI 亚洲指数日收益率存在明显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对于中国和欧洲区股市,在第一阶段 MSCI 欧洲指数日收益率在 5%显著性水平下对中国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区域股票市场对中国股市均值溢出效应更加明显,MSCI 欧洲指数日收益率在 1%显著性水平下对中国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对于中国和美洲区股市,,在第一阶段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和MSCI 美洲指数日收益率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 MSCI 美洲指数日收益率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沪深 300 指数日收益率存在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