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同与异——浅较王了一、秦似抗战时期散文
一、概述
(一)王了一、秦似之生平与散文创作概况
1.王了一之生平与抗战时期散文创作概况
王力,原名为王样巧,后自改名为王力,取字了一,1900年8月10日出化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一个败落的书香世家。据王力本人回忆,五六岁的时候他父亲王贞伦就己经开始教他读书习字了。读的是唐诗,习字的帖的是王力祖父文田公的手抄唐诗本。7岁,王力进私塾学习。1911年,王力到博白县高小读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力得知革命军在武昌起义一事,十分高兴,自动剪了辫子。辛亥革命的成功在当时年幼的王力也灵播下了一颗"民族意识、民主观念和爱国思想的种子"。在高小读书期间,在良师的引导下王力对古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自主背诵古文名篇,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十几部古代章回体小说。强烈的求知欲及刻苦的学习态度使得小小年纪的王为获得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灵光。
1914年,王力从博白高小毕业,贫困的家境己不允许他继续升学,年仅十四岁的王力失学了。失学初期,他曾在父亲开的忆安杂货店打杂,半年后杂货店歇业了,王力又去学习织布,但因近视未能学成,又回到家中。失学并没有德媳王力学习的热情,回家后的王力决定自学。直到1916年他在家办私塾为止,他一直在家自学。在开私塾前不久,王力由父母做主,娶了博白龙树堂的农村姑娘,秦祖巧为妻,次年得长子缉和即秦似。
王力的私塾采用新学堂的教学法,教学效果十分好,深得村人称道。1919年,同村的绅士王礼贤聘请王力到县城做他家的家庭教师。次年,甚里的名±李荫田邀请王力去他的家乡大车坪当家塾老师,王力欣然接受。在当家塾教师的几年里,他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材内容。1921年春天,王为去学生李子初家吃饭,意外发现了学化家里的三箱藏书。这14箱书经史子集俱全,对王力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藏他砸鹏地向学生李子初的父亲借书,学生父亲见王力如此爱书,又是勤学之人,便慷慨地把送14箱书都借给了王为,王力如获至宝。他辞去了大车坪的教职,带着14箱书回家,又开始新一轮的苦读。王力在三箱书的笔记与评语中学懂了两个字——"学问",也找到了治学么道:笃学、慎思、明辨。
........................
(二)王了一、秦似散文类型的界定
现代散文兴起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散文这一名词实在包括了两种意义:就大的方面说,它指的是除了有韵作品以外的一切文章;就小的方面说,它就是专指和小说、诗歌、戏剧并行的一种文艺形式。"这是现代散文学者林慧文在1940年的作品《现代散文的道路》里给散文下的定义,这个定义与现今所通行的散文定义并无二致(可参考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大的方面"既是现在所说的广义散文,即指除了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它包括一般的科学著作、论文及应用文章,而"小的方面"是狭义散文。
从现代散文(指狭义散文,下同)兴起至今,散文的分类繁多。林非依据"叙事、抒情和议论"这三种因素在散文中的醜合比例分类散文,"侧重于议论性的散文,这在现代文学史上统称为'杂文';叙事和抒情送两种因素并重的的散文,就是'小品',或者也称作'散文',即相对于广文的散文而言的狭义散文(注:此处所指的广义散文是上文所指的狭义散文,即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有些文学史家索性称之为'散文小品';至于侧重于抒情性的散文,因为基本上是省略了叙事的因素,自然就写的十分简洁精炼,颇具诗意,也就是'散文诗>;而侧重于叙述性的散文,则是在三十年代以后正式勃兴起来的'报告文学'"。在林非的整理基础上,朱金顺把散文分为四类,一,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为杂文。二,叙事、描写、抒情为主的散文,我们就称为散文,即狭义的散文,回忆文、抒情文、游记之类,都属于它。"三,"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将描写、叙事、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随意漫谈式的文宇,这是随笔式的散文。要称作小品,也许它是恰当的;而将战斗的小品,给了杂文。否则不容易截然分开。"四,"以记事报道为主的散文,便是通讯文学和报告文学。"黄开发又在林非、朱金顺的分类基础上,把现代散文划分为"杂文、小品文、记叙抒情散文和纪实散文"。
由上述的分类可见,杂文指议论性强的的散文,侧重于叙述的则为报告文学(黄发开称之为纪实文学),这在学界己经达成了共识。朱金顺在林非的分类基础上把小品文和散文(此指在狭义散文范围内更狭义的、与杂文、报告文学并列的一种散文类型)区分开来,黄开发沿用了朱金顺的分类标准,把朱金顺分出的"散文"名为"记叙抒情散文",使送一类型的散文在名称上与广义散文、狭义散文区别开来。
...........................
二、王了一、秦似散文风格的异与同
(一)素材之"丰富"与"博杂"
文章体哉结构、语言形态、等都属于文章风格的外部形态,体裁、结构是骨架,语言形态是血肉,表述方式与表现方法是肌理,他们相互依附、相互作用构成了作者的鲜明创作个性与作品的独特风格。王了一与秦似散文的体栽已在第一章论述过,在此不再资化。从文章的素材上说,多,是王了一与秦似的共同点之一。但兵"多"又不一样,如果说侧重于议论的秦似杂文是"多"得"丰富"的话,那王了一小品文的"多"便是"博杂"。他们都擅长于使文章"言之有理"且"言之有物",从素材的选择来说,材料须与文章之"理"相符,从素材的编排来说,散文须"杂而不越"。
王了一小品文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可谓古今中外无所不及。但其博杂的素材又紧密的契合其文脉。比如《姓名》一文,从文章的横向结构而言,王了一写了西洋姓名与中国姓名的异同。在此其中西洋姓名、中国姓名两块成为两个有着相对独立性的板块。王了一又在两大板块中用纵向结构(即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的结构方法)写西洋姓名、中国姓名的发展历丈。王了一在写中国姓名发展史时还穿插了大量的知识性材料,比如中国的"以形为名"、以字为名"、"爱用吉利语"、"名"与"字"、"别号"、"表字"、"笔名"等。尽管该文的文章所选都与名字有关,但其材料可谓涉猎甚广——既通中外,又通古今。其素材既具考究之科学性,又具侃谈之趣味性。文章看似笔触四达,素材安排看似随意漫谈,实际上"井井有序"。王了一小品文的素材博杂,"漫"而不"疏","松"而不"散"让王了一文章"闲"味十足。
素材多,是王了一与秦似的共同点之一。秦似杂文是"多"得"丰富",那王了一小品文的"多"得"博杂",前者的"多"讲究"紧",w素材积"势",后者的"多"讲究"漫"与"松",其文求"闲适"不求"势"。
......................
(二)严密逻辑之"直来直往"与"歪理歪推"
"形散神聚"是王了一小品文与秦似杂文的共同点之一——同时也是优秀的散文必备的素质之一。正如李广田先生所说,散文之"散"者,当"像河流一样自然流布""它顺了壑谷,避了瓦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散文之所为散文,就在于散。"但同时,其"神"须"聚","好的散文,它的本质是散的,但也须具有诗的圆满,完整如珍诛。也具有小说的严密,紧凑如建筑",聚"是指文章"主旨"或者内在逻辑具有一贯性。王了一和秦似的散文,材料丰富,笔触四达——天文地理,俗情人世,可谓无所不包,其形式上的"散"与材料么"博"相得益彰,使文章极具"散"韵。二者的文章不仅"散",还"聚"——皆有着严密的攫辑。秦似杂文之逻辑与其战斗"气质相符——直来直往,贵在"严",王了一则不同,其小品文善用的是歪理歪说逻辑,贵在"妙"。
出于"杂文必须是投枪、匕首"的自觉,秦似的杂文往往带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攻击性。其攻击是直接的,那么他如何发动攻击呢?首先,开篇确立攻击对象——立论,其次,采用"各个突破、层层深入"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各个面破,层层深入"的过程通常是反驳或否定己有的错误观点的过程,也即是驳论过程。在《谈文化界的"奈乱"》中,秦似开篇即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痛疾是自由主义",认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混淆是非,误导青年。他把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黄达三的文章《如何捶救你自己》提出来,层层解剖,从"蒙蔽"真理到青年的"奈乱"到"严重的问题"逐一反驳其观点,同时他巧妙地利用对方论述的漏洞和矛盾的言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幽默大师归国片谈的余兴》、以女性应该安于生物的平等"论》等从时事出发的杂文都具有这种特征。这是一种直来直往式的逻辑,从事理的逻溝来说,它直接辨明何者为对,何者为错,从情感的逻揖来看,它与作者鲜明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立场的高度一致。这种直来直往的逻辑追求的是"严"的效果——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抓的把柄。
....................
三、思想意蕴之异与同...........19
(一)针巧时弊的广与窄.............20
(二)国民性批判深与浅.............22
四、异同之因..............25
(一)精神的同一性...............25
1.传统士大夫之爱国精神.............25
四、异同之因
有上述的篇章可见,王了一的小品文与秦似杂文虽然看上去风格迴异,但其迴异的风格之下又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为何存同因为同为炎黄子孙,因为同为知识分子,有责任,亦有义务呼号呐喊——救亡图存。同中为何又存异?因为时代与历史都需要他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一)精神的同一性
爱国,是秦似与王了一最大的共同点——他们针巧时弊,巧击反动当局,呼吁抗战,为的是救国家于危亡,他们以笔为刀刺向国民瘤疾,为的是刺醒国民,启其智,明其必,为的是唤醒昏睡的巨人,望其怒争,望其立于世界之林。爱国精神体现了个人对于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到秦似与王了一身上,爱国精神不仅体现了普通个体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不仅体现了普通个体对故王家园的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更体现为现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里,既有着对传统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传承,又对应着新的时代要求。
1.传统士大夫之爱国精神
王了一与秦似的±大夫精神来自何处来自他们的家学。在歧山坡的王氏家族中,王了一与秦似的家肪是诗礼相传的书香门第。王力的曾文田公祖父是清朝的贡生,祖叔王方洲与祖父王紫庭都考中秀才,父亲贞伦是清末秀才。尽管从王紫庭这一辈起,王家己败落成寒门,但其门下出之仍是书香弟子。王家书香传统得以传承全赖其家学。与当地普通的寒户物质与精神资源双贫的情况不同,王家有着不少的藏书。从王了一的传记看,他的启蒙书籍是文田公的手巧唐诗本。家中所传下来的《四书》《五经》与众多古代章回体小说是他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王了一早年还获乡友赠书14箱,这14箱书"经史子集齐全,天文地理医星象并陈",这些书籍无疑扩大了王了一的知识视野,而他也正是在研读送些书籍的过程中形成了他最早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秦似亦是这些书籍的受益者,他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建立亦受到这些书籍的巨大影响。这些传统书籍给年幼的王了一与年幼的秦似烙下极为深刻的精神印刻——中国士大夫的"士"之精神。
........................
结语
在阅读论著时,我们可以发现,王了一小品文之成就远高于秦似,在诸多评论者笔下,王了一小品文与散文大师梁实秋、钱钟书的散文齐名,而秦似虽然是"野草派"(包括桂林时期和香港时期)的重要一员,但他该时期的杂文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都不甚理想——"秦似杂文富有热情和朝气,也因此显得含蕴不足"",这是学界的共识。那么比较送样两个成就悬殊的人有意义吗?比较之后也不过是再一次的高下之分而已——意义何在?笔者认为意义是存在的,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领域都取得瞩目的成就(尽管其成就悬殊)的父子并不多,他们的散文作品风格迴异,但细究之下又有着如此多的相同点,为何会存在这样一种文学现象——这是值得探讨的。当然,有比较,必然有"高下之分",但"高下之分"的意义不在于否定"下",而在于肯定与确定"高"。比较王了一与秦似散文不是为了否定秦似,而是为了更深度地发掘二者散文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
王了一与秦似自然亦有"高下",通过本文的比较,无论是素材、逻辑还是表现方法,王了一都更胜一筹。素材多,是王了一与秦似的共同点之一。秦似杂文是"多"得"丰富",那王了一小品文的"多"得"博杂",前者的"多"讲究"紧",以素材积"势",后者的"多"讲究"漫"与"松",其文求"闲适"不求"势"。从逻辑思维上看,二者都有着严密的逻辑,王了一行"歪理歪推"之术,秦似则"直来直往","直来直往"能把话说清楚,有时候却因为思维的过于"清楚"与"分明"而走向二元对立,"歪理歪说"虽有时候让读者"不清不楚",但是尊重了作者与读者的思想自由。"曲笔"运用是二者最突出的共同点,王了以"曲"以求"隐",追求幽默含蕴的艺术效果,秦似"曲笔""直笔"并用,追求讽刺尖刻的艺术效果,从审美价值而言,前者优于后者。在散文的思想意蕴上,秦似针挖时弊之面比王了一广,但王了一对国民性的批判要比秦似更深刻。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5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5916.html